台商经营与活动
- 更新日期:109-09-03
台商经营与活动
整理/玹 聿
台湾名品博览会4月在东莞及南宁登场
据联合报 2月10日、 17日报导,东莞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表示,第 3届台湾名品博览会 4月 19日至 22日举行,共使用 1,100个摊位,将展出超过 2万项台湾优质产品及服务。
台商需要注意今年摊位费较去年增加。谢庆源表示,东莞台协会员企业的摊位费从 2,000元(人民币,以下单位同) /个提高到 2,500元/个,东莞非台协会员的摊位元费为 3,000元/个,台湾本地企业的展位费为 4,200元/个。
谢庆源说,今年的台博会将更注重 B2B(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行销关系)。他说,徐福记公司已经确认会与东莞市外经贸局联合起来,将徐福记经销网的合作伙伴邀请到台博会,进一步提高展会的 B2B效应。另外,东莞台协负责台博会招商的负责人阎海清表示,东莞台协筹备已久的观光工厂有许多进展,将在本届台博会露脸,包括大岭山一家锁厂、侨运礼品、琉璃、运时通床垫、富利平糕点在内的 6家企业,已经表达创立观光工厂的意向,年前已经邀请台湾专家对装修改造进行考察和评议,有望先在今年的台博会上设展试水温。
谢庆源表示,台湾精品馆将延续前 2届特色,依然有不少台湾美食参展。包括士林夜市蚵仔煎、油炸霜淇淋、竹炭花生等食品在列,还有电子产品等高科技创新产品。例如,台湾著名的裕隆汽车品牌东风裕隆「纳智捷」等。另外,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广西南宁签署 2012广西(南宁)台湾名品博览会合作备忘录。双方宣布, 2012广西(南宁)台湾名品博览会将于 4月28日至 5月1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广西民众在当地便可购买到台湾 2万种产品。
广西商务厅副厅长黄焕升指出,这次博览会展览面积超过 1万平方米,约 800个摊位,特装摊位 200多个,约有 250家台湾知名企业展出 2万项产品。这次展览共规划有 3大主题展示区,包括 1.产业形象区:展出台湾精品馆、节能减排、文创金点以及台湾名茶等。 2.地方特色区:展出新竹县、彰化县等地方特色商品。 3.厂商展示区:汇集美容生技、运动休闲、服饰配件、
文化创意产业、台湾名茶以及农产食品等,提供台湾各式产品。博览会期间还将举行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主要包括经贸洽谈会和台湾名品采购订货会等。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副秘书长黄文荣说,台湾商品展 2009年起开始在大陆举办,先后在南京、广州、天津、北京、重庆、沈阳、武汉等城市成功举办 13场次展会,累计近 432万人参观,促成 67.7亿美元商机,成功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大陆社保法增加成本台商应及早因应
据经济日报 3月1日报导,大陆去( 2011)年10月开始,推出「新社会保险法」,强制要求外籍工作者参加保险,并推出社会保险号码,以资讯平台整合追踪外籍工作者的出入境、缴税资料。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徐文惠表示,台商企业应衡量可能增加的成本,并适当调整福利制度。她说,过去台湾人是在大陆并不强制加入社会保险,但自去年起,只要是外国人在大陆境内就业工作,就强制须加入社保。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 5项,费由雇主和员工分摊,每个城市分摊比率不一,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以北京市为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比率为雇主 20%、员工 8%;基本医疗保险比率为雇主 10%,员工 2%;失业保险比率为企业 1%,个人 0.2%。徐文惠指出,参加社保的外籍人士,将获得一组终身有效的「社会保险号码」,作用就等同身分证字号。大陆政府将透过这号码,整合税务、保险、海关等资讯平台,可监控外籍人士在大陆的进出境、缴税状况。徐文惠表示,台商企业中有许多台藉干部,在大陆都须加入社会保险,对台商雇主来说是笔不小的新增支出,但若企业未照规定缴纳,将罚 1到3倍罚款,也会针对企业负责人处以人民币 500元到 3,000元罚款,逾期仍未补缴者,还会直接从企业银行帐户中扣款,甚至扣押、查封企业财产来抵缴保险费。
基本工资调涨大陆各地掀加薪潮
据经济日报 2月9日报导,今年大陆各大中小城市纷纷提高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海市将从 4月1日起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推动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收入增长,包括进一步提高环卫等公益性岗位一线职工岗位津贴。山东省青岛市人社局表示,今年将市内 7区和5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人民币 610元、 540元提高到 1,100元、 950元。青岛市 1995年首次提出用人单位最低工资标准,迄今已调整 10次。广东省深圳市新版最低工资标准 2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市约有 150万名劳务工受益。调整后该市全日制就业劳工最低工资由每月 1,320元上调至 1,500元(约新台币 7,200元),涨幅 13.6%,目前深圳的最低工资在大陆已公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的城市中位居第一。大陆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副主任岳颖指出, 2007年下半年以来大陆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出现明显上扬,因此今年各地掀起「加薪潮」。他认为,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消除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劳工基本生活的影响,保障他们的生活能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被问到深圳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在龙岗工作5年的李先生说,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有 3,000多元,早就超过 1,500元,但最低工资标准调高,加班费、社保养老费都会相应地上涨,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增加。
大陆财税新制专家吁台商因应
据中央社 2月28日报导,大陆从今年元旦起选择上海市试点,将部分服务业营业税项目改征加值税,专家建议,尚未在上海设营业机构,但在上海提供应税服务业较多的台商,可考虑在当地设经营机构。汉邦管理顾问公司会计师史芳铭表示,大陆在目前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制度下,对生产性服务业征收营业税,造成了增值税制的抵扣炼断裂,导致重复课税现象。史芳铭解释,大陆现行的增值税指销售有形货物,等同台湾加值型营业税,至于营业税部分则指提供无形劳务,等同台湾非加值型营业税。史芳铭指出,大陆从今年 1月1日起,选择上海市试点将目前营业税项目改征加值税,其中选择交通运输业及 6个现代服务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作为初步试点,未来再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史芳铭说,待条件成熟时,大陆会再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大陆内进行试点;试点结束后,除了部分行业外,目前营业税项目将全面改征加值税。有关面对大陆财税新制,台商该如何因应部分,史芳铭建议,由于目前大陆仅在上海市试点将部分服务业的营业税项目改征加值税,因此现阶段未在上海设立营业机构,但在上海提供应税服务业较多的台商,可考虑在上海设立经营机构。至于在上海及非上海分别设立总分支机构的台商,史芳铭指出,台商未来可考虑尽量将应税服务业务,多安排由上海机构执行及提供。
今年2、3季景气不乐观台商经营仍困难
据工商时报 2月1日报导,在用工难、融资难、转型难 3难夹攻下,大陆台商对今年 2、3季景气并不乐观。有台商表示,基本工资再怎么涨也招不到员工,而大陆官方为台商设的专项融资贷款,也常是看得到吃不到,「第 2季好不起来,第 3季也不乐观」。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深圳台商协会前会长黄明智表示,现在基本工资已「高到受不了」,在成本不断上涨、订单持续萎缩下,不少台商不是缩编就是撤厂,或往东南亚跑,特别是劳力密集的鞋业、纺织业等。据他指出,不少前往东南亚的台商反映「成效还不错」。黄明智说,例如柬埔寨,基本工资仅有大陆的一半不到,其他还有泰国、孟加拉、寮国等都有台商陆续前往探路。而先前较热门的越南,现在因缺工潮不断、工资持续上涨等问题,台商进驻热潮退烧。东莞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则表示,现在工资涨再多也招不到员工,同时企业又面临订单少、价格不好、原料进口成本上升、大陆劳工意识抬头等问题,企业经营压力非常大。昆山台商协会会长李宽信表示,目前昆山台商缺工率约在 10~20%左右,今年可能更严重。他说,许多工厂为抢工人使尽浑身解数,甚至到火车站等地拉拢工人。李宽信并指出,目前台商仍存有融资难的问题。例如国开行针对台资企业设立 300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台资中小企业却因担保困难、借贷规模不高等,难以实际受惠。
大陆专利授权排名3台商上榜
据工商时报 2月26日报导,大陆知识产权局公布 2011年企业专利授权量排行榜,富士康旗下的鸿富锦、友达光电、英业达等 3家台资企业入围前 10名,而大陆本土的中兴通讯与华为依然高居专利数量的冠亚军。鸿富锦与友达早已是大陆专利申请的常胜军,英业达则是首次入围,也使得今年入围前 10强的台资企业比去年增加,台资企业的专利授权总量更达到 1,653件。显示台资企业在专利技术上已经与对手逐渐拉开距离,有助于保持台资的竞争优势。 2011年大陆的专利申请量达到 50万件,授权量超过 17万件,年增率达到 27.4%,外国企业在大陆申请专利也首次突破 10万件关卡,显示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大陆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表示, 2011年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半导体、移动通信、电子、生物医药等,这与外国企业在大陆申请的热门技术专利大致相同。另外,按照 2011年专利授权的城市排行榜,深圳、杭州、南京则位居前 3名,其中深圳的专利授权量达到 11,826件,远超过亚军杭州的 4,509件,使得深圳成为名符其实的研发大城。大陆电子业内人士指出,深圳夺冠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兴、华为、鸿富锦的研发总部均位于深圳,纵然目前产线西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深圳作为主要研发地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大麦客设立转型贸易洽谈平台
据联合报 2月27日报导,台商大麦客营运长宋永同表示,原来在大麦客 3楼的「台博商贸中心」将改成「东莞名品采购中心」,以贸易洽谈为主,一改过去陈列展示为主的型态,让大陆的台商能在这里找到商机。大麦客 3楼的台博商贸中心,中间位置将变成以展示柜、贸易为主的采购洽谈中心,这些台企展示柜每个将以 2公尺宽的柜面,展示主要商品,可以派员驻柜,也可以不派,由大麦客媒合下游采购商,等于一年不到 1万元人民币,就可在大麦客有个 365天的基地。他说,东莞名品采购中心的招商工作,目前已展开。至于在大麦客贩售商品的会员店,宋永同表示,现在会员店基本定型。部分消费者质疑,赴大麦客还要花 350元人民币先购买会员卡一事,宋永同表示,现在已改采只要来店消费, 3次购买金额超过 350元,就可办一张会员卡,等于不用另外花费办卡。现场也备有「体验卡」,可随时持卡采购。他说,目前会员人数已有 2万人,还要增加。宋永同表示,大麦客也推出「大麦客学院」,有会员卡的消费者可以免费参加各种讲座。对便利商店形式「小麦客」,宋永同表示,今年会努力推广加盟,目前在东莞已有 5间「小麦客」,发展不错。
全家超商抢进大陆西部市场
据经济日报 2月29日报导,继 7-11于2011年进军成都后,全球第二大连锁便利店-全家便利店也将在今年抢滩大陆西部市场。据悉,全家已于成都市中心成立西南大区总部,另外一大一小两个物流配送中心也已选定地址,首批 5家分店最快 3月于成都开业。成都是大陆西南重镇,全家希望以成都为中心来辐射整个西南地区,包括四川境内各二级城市及西部其他省市。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表示,过去各大零售巨头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但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的零售业已出现过度竞争的趋势,随西部省区经济地位凸显,一些嗅觉敏锐零售巨头纷纷将目光集中到西部省区。至去年 10月初,成都 24小时便利商店的总数已近 500家,加上当地的红旗、舞东风、互惠等传统中小型社区超市,数量更达到 2,700余家。全家便利商店于 2004年正式进入上海市场,之后又陆续进入广州、杭州、苏州等主要城市展店,目前在大陆的门市总数超过 880家。
上海震旦博物馆10月开幕
据联合报 2月13日报导,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内唯一台资企业展馆 --震旦馆以「中华玉文化」为主题,吸引 200多万名游客。馆内藏品于 2月17日至 4月17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区的震旦博物馆,举办馆藏「中国古代器物展」和「宝格丽 125年义大利经典设计艺术」特展。之后震旦博物馆将会进行第二阶段整修, 10月重新开馆。届时,震旦博物馆将成为集展览、研究、典藏、推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博物馆。据了解,震旦博物馆的收藏以中国古代器物为主。该馆常设展品皆来自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私人收藏品,种类有佛像、玉器、陶器、瓷器等,包括不少海外回流文物,其中镇馆之宝之一是从水牛城博物馆拍下的「避邪神兽」,藏品中还有不少是从佳士得、苏富比、保利、嘉德、翰海等国内外拍卖公司拍得。震旦博物馆一共 6层,面积 6,313平方米,是日本知名设计师安藤忠雄在大陆首个完成的设计作品。 2月17日到 4月17日预展期间, 3至6楼将设「中国古代器物展」, 1至3楼是「宝格丽125年义大利经典设计艺术」。 10月份博物馆开馆后,民众将透过安藤忠雄特别设置的「和黄浦江水流方向一致」参观路线,走入陶俑展厅、玉器展厅、青花瓷展厅、佛像展厅、古器物学研究中心。除了藏品的轮换展示外,震旦博物馆内的古器物学研究中心还设置图书研究室、参考品库房等,为预约者和讲座学员提供实物观摩的机会。
台商园地
高国伦接任苏州台商协会会长
苏州台商协会于 2月16日举行新任会长交接典礼,第 6届黄维祝会长届期已满,由长兴化工集团董事长高国伦接任第 7届会长。高国伦会长出身高雄世家,曾担任港都企业家联谊会创会会长,是台湾高高屏地区的企业家平台开创者之一,接任后可借其经验协助当地台商进一步升级转型,同时有助于促进南台湾厂商与大陆之间经贸往来。黄维祝会长表示,卸任后将转任荣誉会长,继续辅佐接任新会长参与台商事务。苏州的台资占大陆台资的 7分之 1,是台商聚集的重镇,自 1985年第 1家台商到苏州投资以来,目前苏州有 9,629项台商投资项目,累计实际到帐台资 228.5亿美元。拜台资电子产业聚集的效应,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已成为大陆最大的电子展。
台企联在北京召开第2届副会长会第4次会议
台企联于 2月11日在北京召开第 2届副会长会第 4次会议,总会长郭山辉、常务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叶惠德等 33位副会长以上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驻会副秘书长郑荣文主持。会中,郭山辉总会长作了台企联 2012年工作规划,他指出,辅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是台企联 2012年的工作重点,台企联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大家普遍面临的、迫切需求的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各功能委员会的作用,从专案、品牌、承接地等方面开展工作,真正为广大台商谋得福利。智库功能委员会主委叶宏灯、爱心家园义工专项委员会主委于曰江、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委王健源、两岸交流委员会主委张文潭、新能源新技术委员会主委徐涛在会中分别作功能委员会工作规划报告;王姿涵、孙德聪、李茂盛、林清发、黄明智、曾钦照等 6位责任片区常务副会长也分别作片区工作规划报告
学测首度于大陆举办台商子女成绩亮眼
据中央社 2月13日报导, 101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首次在大陆华东及华南地区设立考场,让台商子女就地考试,而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学生的表现相当亮眼, 46人应考 7人达顶标,近半将申请大陆大学。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副董事长周建国表示,今年学测成绩是该校高中部创建 3年以来最好的一次,顶标率达到 15%;另有 6名学生达到前标。另外,位于昆山的华东台商子女学校,也有 2人达顶标、 9人前标。周建国分析,达到顶标的同学多半都会申请大陆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因为大陆认为,台湾的学科能力测验是「具认证性且行之有年」,而就读这些学校的好处是与家人不会相隔太远,又能提早融入大陆民众的社交圈及建立人脉。这次台商子女们能首次就地在大陆考试,让学生省去返台舟车劳顿之苦,周建国认为这是政府关心照顾在大陆的台湾之子,但其实孩子们都想回台湾念书的,只是就读大陆台商子女学校的学生,一直未能比照海外侨校有加分制度,是关键原因。他举例,一个考满级分的学生,在大陆能申请到北大或清华,但在台湾却不一定能申请得到台大好的系所;但从印尼或是马来西亚侨校毕业的学生,只要达到前标,经加分 25%就可以成为顶标的 75分。他认为,这些在大陆的台湾之子之女都对台湾有感情,但要提供足够诱因让他们愿意回台念书求学,是政策制定时应该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