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期待观念顿悟的两岸新局-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写于两岸复谈3周年

  • 更新日期:109-09-02

期待观念顿悟的两岸新局-写于两岸复谈3周年

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高孔廉博士


3年前的6月11日,江董事长率海基会协商代表团搭机前往北京。飞机从桃园机场升空之时,犹如和平之鸽振翼而飞,承载著民众的期待以及历史的任务。当时在飞机上,心中难免忐忑,一方面,从5月26日就职到6月11日出发,只有短短15天的时间可以准备,不免担忧幕僚作业百密一疏;另一方面,此次会谈将会对未来的两岸关系发生何种影响,谁又能料得准。

然而3年后再回首,蓦然发现,6月11日两岸两会复谈,揭开了两岸新局的序幕。再仔细观察前后的变化,两岸自1987年开放迄今已有23年,而最后这3年的演变与成果,竟远远超过前20年的总合。

为什么会有这样判若云泥的变化?这个过程,海基会虽然参与其中,但真正的功劳或原因,应该归诸于两岸领导者的「观念顿悟」。顿悟是禅宗用语,每一次的顿悟,都会把人带向更高的格局、全新的视野,同时也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与感受。顿悟不是凭空发生,而是经过一番挣扎与学习后才有的体会与领悟。两岸关系的发展,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不过,两岸关系的「观念顿悟」更为困难,因为它不能只靠单方面的观念顿悟,而是需要双方都有观念顿悟,才能共创新局。

从1987年至2000年这段时间,两岸开始接触谈判,虽然在1993年进行了唯一一次的辜汪会谈,签署4项协议,但双方仍然陷入猜忌、主权的氛围中,因此对于任何事件,都会从负面角度来解读。在这样的观念与架构中,两岸关系自然难有突破。

到了2000年政党轮替后,两岸关系更急转直下,对抗更强,猜忌更深,有人甚至用「危险边缘」来形容这一段时期的两岸关系。这一段过程,对两岸是一个试炼,而经过这一番试炼,国民党深知两岸的结必需解开,相信共产党也体会两岸紧张产生不利情势,有了这个「观念顿悟」,因此才有2005年的和平之旅以及连胡五项和平发展愿景。

2008年,国民党的和平互利主张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而重返执政,两岸关系在双方「观念顿悟」下,呈现了新的局面。两岸之间,「搁置争议」、「协商」、「合作」、「双赢」、「求同存异」、「互信」、「制度化」等观念,取代了「统独争议」、「对抗」、「隔离」、「猜疑」。在这3年时间中,个人亦深深感受到「观念顿悟」的重要性,例如:

-两岸关系的开放,会让台湾有更宽广的舞台;

-两岸交流的管理,更能保障台湾的安全和人民的权益;

-两岸经济的合作,有助于提升台湾的竞争力;

-两岸人民的交流,能增加彼此的了解,奠定两岸和平的基础;

-只看到威胁,会让人裹足不前,丧失机会;只看到机会,会让人过度乐观,忘了风险;而同时管理威胁,利用机会,反而能化解威胁,开创新局。

两岸之所以能在3年的时间中,签15项协议,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两岸的「观念顿悟」,就是两岸都希望把握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人民创造福祉。事实也证明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正面的效益,包括:

-两岸空运直航提供人民来往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两岸海运直航除了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便于企业「供应链」管理之外,也为生鲜农产品销往大陆开创了机会。

-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3年来已有超过2百万人次,带来了1,034亿元的外汇收益。这些都是我们观光产业的收益,而观光产业是最本土的产业,是无法外移的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也带动了我们观光产业升级的契机,除了观光地点基础设施的改善之外,业者也开始大笔投资兴建观光旅馆以及各种设施。我们可以预期,观光产业这种由获利,再投资,进行升级的模式,不仅可以提供更多吸引旅客的景点,既引来大陆观光客,也会招来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食品安全协议及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不仅提供民众饮食安全的保障,也因为这一层保障,让农产品及食品产业可以有更宽广的机会在大陆一展身手。

-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是我国创新产品及文创产业前进大陆市场的护身符,对于我国许多农产品的产地商标,例如冻顶乌龙茶,也已经发挥保护作用。

-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作协议,已成功破获了两岸电信诈欺、毒品犯罪等计31案,逮捕犯罪嫌疑人1,385人,并遣返106人回台。

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3年的两岸关系也并非全无波折,事实上,两岸虽然已经建立了制度化的协商机制以及交流的管理机制,但两岸之间未来更宽广、更深入的合作,以及各种复杂议题的处理,仍有待双方互相信任,产生进一步的「观念顿悟」,将两岸格局与视野带向另一个更高的层次,唯有如此,两岸关系才会有一个突破的新局。

(本文原刊载于2011年6月10日工商时报A6版)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