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湾新商机-陆客自由行

  • 更新日期:109-09-02

台湾新商机-陆客自由行

文/吴孟道

2011年6月21日,海基与海协两会完成《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修正文件一》的换函确认,双方同意6月28日起,大陆居民可赴台湾个人旅游,两岸相关业者引颈企盼的陆客自由行正式启动。虽然开放初期仅有北京、上海及厦门三个试点城市,开放人数也有所限制(原则上限为500人,但实际情况仍由接待方视市场供需调整);不过,长远来看,此也意味著台湾观光产业商机的崛起,两岸的旅游服务业势将迈入更深层的开放与合作。


陆客自由行启动台湾新商机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大幅松绑及开放两岸经贸往来与交流,重要政策包括开放陆客来台观光、推动大三通及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等,使得两岸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大融合情况,同时也带动台湾经济向上提升。其中,开放两岸直航与陆客来台观光,对台湾经济成长贡献更是助益颇大。

根据交通部观光局提供的数据,自2008年7月18日全面开放陆客来台观光,迄2011年5月底止,来台陆客总人数超过350万人次,其中以观光目的申请来台的大陆团客约为235万人次,占了67%;另根据来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结果估算,此段期间来台的全体陆客共创造约2,000亿新台币的外汇收入,其中观光团体陆客部份则占了6成,约1,200亿新台币。此外,行政院主计处的估计指出,2010年陆客来台总共贡献台湾国内生产毛额(GDP)618亿新台币(约20.6亿美元),约占整体观光产值5,100亿新台币的八分之一,对整体经济成长率贡献高达0.28%。

综上可知,自开放陆客来台观光以来,无论是在人数或经济效益方面,大陆团体旅客均创造出十分惊人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仅是计算陆客来台的直接效益,并未加计间接效益。例如,随著陆客来台人数的增加,台湾的旅馆业者也纷纷加码投资,大举兴建饭店或改建原有旅馆,并增添相关设备,外溢的效果远远扩及营建、装修及家具等各类产业。观光局即预估未来3年台湾旅馆业者为因应陆客来台,增加的投资金额将高达797.4亿新台币。显然地,若将间接效益纳入整体贡献,则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益可能是原先的数倍之多。据此观之,陆客对台湾经济的提升,著实具有十足正面的效益,故在扩大受益层面以及进一步刺激台湾观光服务业发展的考量下,政府乃决定推动大陆观光客来台自由行政策。

近几十年来,随著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台湾服务业在三级产业中的比重日益攀升。根据主计处的统计资料,迄2010年底,服务业生产毛额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重已高达67.08%,接近7成。而在就业人口方面,服务业比重虽未如生产毛额比重那般高,但也接近6成,达58.84%。显然地,对逐渐步入已开发国家之林的台湾来说,如何创造服务业的商机、提升服务品质,让整体服务业更加精致化,刺激台湾经济成长,已是现今政府重要的课题之一。

对此,适时开放陆客自由行实具有顺水推舟之效,尤有甚者,可望带动台湾服务业新一轮商机的发展。根据观光局的估算,若以每日5百人、每人停留7至15天、每天消费245.34美元计算,预估陆客自由行每年可为台湾创造91亿至195亿新台币的外汇收入;另据主计处评估,陆客自由行开放后,预估每年平均将增加193亿新台币的GDP。简言之,陆客自由行开放对台湾观光服务业及经济的发展,可谓是商机无限。


自由行效益远较团进团出来得大

陆客自由行除带来庞大商机外,相较于既有的陆客团进团出,无论是从学理或实务上的角度来看,自由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影响范围,都更加全面且广泛。因为团进团出的观光效益大多仅集中于特定旅游景点及地区,在观光路线及旅游范围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所能创造出的商机将只局限于部份商家及业者,无法遍及全台。然而,自由行顾名思义,代表的是可以全台走透透、玩遍遍,故除可直接嘉惠特定景点及地区的旅游业者或商家外,无形中也会对全台各地的内需相关产业,例如小型餐饮、零售、交通及民宿等行业,产生间接效益,进一步带动台湾经济成长。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日前即明白表示,陆客自由行的深度旅游及多元消费行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显然较能扩及到其他民生产业,并可让台湾更多民众获得实质优惠。

此外,国内旅游业者及专家学者也纷纷指出,相较于团进团出的大陆旅客,有能力且能够申请到来台自由行的陆客,经济能力及所得水准普遍较高,连带也会拉高消费意愿及金额。加上停留时间较长、行程相对自由,所带来的观光效益及商机势必会大于团进团出的陆客旅游团。

若再以香港开放大陆个人游(即台湾的陆客自由行)的经验来看,自2003年7月中国大陆政府宣布「港澳个人游」政策、开放部分省(市)居民个人赴港旅游后,短短7年间(迄2010年底),个人游计划已推广至中国大陆49个主要城市,超过6千万人次的大陆居民经由个人游前往香港旅游观光,同时也为香港观光旅游等相关行业带来可观收益。另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于今年第一季发布的报告,2010年访港陆客总数占整体访港旅客的63%,总人次高达2,270万,其中有1,420万人次(比率为62.8%)是属于个人游;另外,访港陆客(过夜旅客部份)平均每人消费也从开放初期的5,640港元增加至现今的7,453港元,成长幅度超过3成。

显然地,陆客自由行可能对台湾产生的经济效益,不管是就实务推敲或借镜香港经验剖析,毫无疑问都是十分巨大。而在这么庞大的商机与经济效益背后,有些可能衍生的问题也值得留意。


旅游品质、逾期不归及房价上涨的问题值得留意

首先,在整体旅游品质的维护上,陆客自由行的开放料将衍生出更多的旅游纠纷,包括行程规划、住宿安排及购物等,以香港个人游为例,每年就有约80件大陆旅客购物纠纷的投诉事件发生。若未妥善处理,可能使陆客与外国旅客对台湾旅游环境与品质留下不好的印象。此外,台湾热门观光景点有限,在现今大陆旅行团的疯狂涌入下,准公共财(Quasi-public Goods)的排他性特征已渐次浮现,一旦陆客自由行启动,拥挤成本(Congestion Cost)的问题显会更加严重,不利整体旅游品质的维持。

其次,陆客逾期不归问题可能对台湾社会造成负面冲击,有关单位应加以正视并尽力防范。虽然在自由行开放初期,有能力且申请得到的陆客均是在大陆具有一定所得水准与社会地位的人士,滞台不归或许对其无太大诱因,但随时间经过,开放规模及人数持续扩大,来台自由行的陆客将充满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士,加上陆客自由行的管理模式与团进团出存在明显差异,到时对于来台陆客的管控难度势将更高,逾期不归的事件也可能随之而起。

第三,随陆客而来的庞大金流可能带动台湾房价的上涨,尤其是都会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在预期心理的推波助澜下,有机会持续向上攀升。虽然目前政府尚未全面开放陆资企业或个人来台置产,亦即,大陆人士来台购置不动产,需遵循《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取得设定或移转不动产物权许可办法》规定,由内政部、陆委会、国防部及国安局联合审查通过才可办理,但坊间已有诸多房地产业者指出,若是透过人头户的买卖,前述规定将徒具形式,无法发挥管控作用。

是以,为有效规避上述情况之发生,未来有关单位势必得正视并尝试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在旅游品质的维护方面,多加开发新的观光景点,降低拥挤成本;在陆客逾期不归部份,加强事前审核动作,尽早防范;而在房价上涨方面,则可从严查人头户著手,由买卖源头严加控管做起。唯有全面做好准备,并积极研拟配套措施,才能让陆客自由行发挥最大效益。


陆客自由行带动台湾向前行

近年来,在全球化的风潮下,大力提升旅游观光业产值已是先进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更是促进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台湾,也不例外。回首台湾的观光事业发展,这3年来伴随陆客来台观光的开放,呈现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的局面,也为台湾经济成长做出卓著的贡献。未来,在陆客自由行正式上路并全面启动后,相信可再造台湾观光产业的新荣景。诚如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所说的:「陆客自由行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未来当自由行上轨道后,试点城市与人数也会随之扩大开放,陆客将成为台湾旅游市场的主流客源。」

最后,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即使开放陆客自由行可能衍生出上述问题,但不容否认的,其所带来的庞大商机及经济效益,对台湾观光服务业及经济发展都具有莫大助益。而自由行高度弹性的旅游行程,将不会使商机仅局限于部份地区与商家,反而可嘉惠更多台湾的中小型餐饮、零售及交通等行业,让一般社会大众更能感受到陆客自由行所带来的好处。尤有甚者,更可借此开创与诸如生态、文化或医疗等各业结合的主题旅游,丰富相关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台湾旅游服务业的品质,并为两岸旅游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个新的里程碑。台湾观光向前行,指日可待!

(本文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金组高级助理研究员,台北大学经济学博士)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