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哈尔滨台商协会新任会长~蔡国田会长
- 更新日期:109-09-02
专访哈尔滨台商协会新任会长~蔡国田会长
文/林 海
以往台商到大陆投资,优先选择的地区若不是珠三角,就是长三角,但哈尔滨台商协会新任会长蔡国田则一改传统思维,选择东北地区作为发展重点,「这里的天然资源优势,就是我所看中的。」
「宝岛眼镜」起家 投入生技产业
从「宝岛眼镜」起家,到跨领域、跨海峡到大陆的黑龙江省去设立工厂,生产新品牌苏打水,蔡国田认为,宝岛眼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但已经累积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市占率,但蔡国田认为,「相对的,现在的发展空间也已经不再那么大了。」
蔡国田表示,会以「苏打水」作为产品来重点发展,主要还是看好生技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为了企业在大陆的转型开发不一样的经营项目。此外,他指出,生技产业对人体有帮助,也是另一个考量重点。
蔡国田举例,一般人若胃不好,医生一定会让他多吃苏打饼干,能够中和胃酸,「苏打水也是这个道理,同时,吸收还更快。」他认为,做生意虽然是要赚钱,但是如果能够以对人有帮助的产业、产品来赚钱,那会是更好的一件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在往这个目标努力。」
从2007年建设工厂,到2009年投入生产,2010年正式推向市场,去年一年的时间,蔡国田的苏打水营业额大概在人民币2,000万(约为新台币8,800万元)左右。他表示,这份成绩单虽然看起来不甚亮眼,但是第一年来说,却是相当不错,也符合公司的预期。
创立品牌 品质取胜
虽然在黑龙江设厂,但是所生产的苏打水却是在大陆全国范围销售,蔡国田表示,目前主要是创立并且推广自己的品牌,刚开始的几年,只要能够把这一个新品牌推向全大陆市场,成为最出名的苏打矿泉水就成功了。
「我们是以品质取胜。」蔡国田表示,由于大陆有许多类似的产品,品质并没有他所生产的那么好,同时他的产品售价也属于高价位,在大陆市场上容量330ml的苏打水,售价就高达人民币10元(约为新台币44元)。蔡国田说,「我们的产品,主要群众并不是一般人。」
生技产业从研发到成功生产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同时高级品的市场开发比较慢,但蔡国田对于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他表示今年的营业额,目标要有400%的成长,在市场上的销售额,绝对会突破人民币1亿元(约为新台币4.4亿元)。
引进生技技术 发展有机农业
除了苏打水之外,蔡国田的生技产业布局,还将朝向技术农业、有机农业。他表示强调,企业不能只停在研究阶段,一定要让产品流向市场,公司才会有效益以支撑未来的长期研究。以他担任执行长的「海昌生化科技」和「海昌生物技术」为例,当公司生产的高端苏打水大量供应市场后,便能再投入第二阶段的牛粪转化肥料等计划。
蔡国田强调,海昌公司作为黑龙江企业,不仅要利用黑龙江的资源,更要保护好黑龙江的资源,解决好工业、农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发展有机农业,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给黑龙江。被问及为什么选择一般人认为「天寒地冻」的东北做为发展区域,蔡国田表示,是因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拥有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外的天然矿物质水资源,「这里的水,矿物质成分相当高,我就是嗅到了这里资源上的优势。」
对于与以往发展环境有大幅的改变,蔡国田认为,在黑龙江发展唯一的困难,就在于自己能不能克服气候干冷的影响,「除此之外,黑龙江对于台商发展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蔡国田指出,随著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民众的消费力,目前东北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相当高,已经与过往印象有很大的不同。再者,东北人与南方人更大的不同点在于,东北人的储蓄意愿普遍不高,因此更愿意花钱,「这种消费力的展现不是隐性,而是显性的。」
企业转型进入内需市场 仍需谨慎评估
此外,随著经济发展及消费力提高带动的,还有广大的内需市场,配合大陆经济转型的政策,东北地区也成为众多企业不能忽视的市场。但蔡国田认为,东北地区虽然有这些优势,但并不是适合所有台资企业都来设点发展。
「东北并不适合IT这种以劳力密集需求的产业。」蔡国田说,来东北发展的台资企业,都是针对大陆内需市场,以及服务业为主。东北地区虽然目前并没有出现大陆东南沿海的「缺工潮」,但是人口相对并不那么多,因此若IT相关产业要设厂,还是以长三角地区比较适当。
蔡国田表示,目前在哈尔滨的台资企业只有1百多家,只有少数的企业发展到外销领域,外销的地点也都以东北亚的俄罗斯、日本与韩国等国为主。
而近几年来,大陆各地区对于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几乎多个省份、城市都推出了所谓的「惠台措施」。但蔡国田却认为,政策对于台商在设立据点的选择上,只是考量的一小部份。蔡国田表示,台商面对大陆各城市竞相招商引资的发展愿景时,必须想到外在有利的政策不一定是真的,要思考这些政策能否延续。
由于哈尔滨目前正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并在2011年要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品牌,重点打造避暑旅游胜地。
同时,不只是哈尔滨,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大陆许多省区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随著第「十二五规划」即将实施,也推出不同的政策并频频向台商招手。对此,蔡国田认为,政策多好不是台商考虑的重点,在大陆,必须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著手并不断拓展人脉关系,「不赚钱的政策多好有什么用?」。
整合黑龙江台商 结合再造高峰
过去曾在镇江台协常务副会长的蔡国田,4年前转战东北,最近更当选为哈尔滨台商协会新任会长,由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日前新任会长交接仪式上,不但有来自大陆各地数十个台商协会的代表参加,并有10多个台协会长亲自出席,江苏省台办更组织了一个40余人的访问团远道而来,参与盛会。
蔡国田表示,东北的台商很少,哈尔滨大约只有100多家台商,其中只有50多家比较常跟台协接触,希望未来能拉拢大家在一起,提供即时而正确的资讯,让台商朋友不再因为单打独斗而受人欺负。
根据自己10多年来与台协会长们接触的经验,蔡国田表示,最大体悟就是自从2008年两岸关系改善以来,越来越多优秀台商愿意出面担任台协会长。此外,第二个改变的现象则是,由于台商开始由出口转向大陆内销市场,因此也有更多的服务业台商出任台协会长,很多台协会长跟他谈的都是:「会员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因此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会务上。」
蔡国田说,当选会长后第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能整合全黑龙江的台商,把未参与协会的台商找出来,其次则是发展更多的台商来到哈尔滨寻找机会。他认为,不论气候或交通,黑龙江的劣势,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可能是一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