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名称弹性多元 无政治意涵
- 更新日期:109-09-01
下述评论并非事实:
据6月9日某报「新闻透视」分析,香港宣布与纽西兰签署「紧密经贸协定」(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CEP),「正式名称不是原先设定的「自由贸易协定」,而是沿用与中国大陆签署的「紧密经贸」相关字眼。这看出香港不仅必须晚于北京签,协议的名称也须受限,不能出现任何主权或政治性意涵。」
前述评论并非事实,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对于会员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等经济合作协议,不论其名称为何,一律通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以有别于全球自由贸易协议。截至2010年5月止,会员间一共签署了277个RTA目前有效实施中(in force)。
至于签署之名称问题,各会员所签之协议名称非常多,以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CEP)(紧密经济伙伴)名称签署的有:纽西兰与新加坡(Agreement Between New Zealand And Singapore On 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纽西兰与泰国(Thailand-New Zealand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等。
以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CER)(紧密经济关系)名称签署的有:澳洲与纽西兰(Australia New Zealand Closer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Agreement)等。
以Economic Partnership(EP)(经济伙伴)名称签署的有:日本与新加坡(Agreement Between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For A New-Age Economic Partnership)、日本与墨西哥(Agreement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Mexican States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Economic partnership)等。
以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CECA)(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名称签署的有;印度与新加坡(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Republic Of India And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等。
由以上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名称可知,使用CEP、CER、EP或CECA的名称非常普遍,使用这些名称并无任何限制,也无任何政治性意涵在内。
每个WTO会员与其他会员间签署经济协议时使用之名称各有各的喜好,因此,将来台湾与其他WTO会员签署经济协议之名称也是双方协商决定,无须做过多的政治联想。
至于WTO对于会员报备RTA之分类,不论其签署之名称为何,一律是依其协议实质内容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Type)。
一、实施部分货物关税减让之协议归类为「部分范围」(Partial Scope, PS),如东协-大陆(货物)(2004.11.24.);智利-印度(2009.01.13.)。
二、实施大多数货物关税减让之协议则归类于FTA,如澳洲-纽西兰(货物)(1983.04.14);智利-中国大陆(2007.06.20.)。
三、若是协议内容含有服务业合作,则归类为「经济整合协议」(Economic Integration Agreement, EIA),如澳洲-纽西兰(服务业)(1995.11.22.);东协-大陆(服务业)(2008.06.26.)。
四、同时属于 FTA与EIA的有:大陆-香港(2003-12.27.);智利-日本(2007.08.24.)。
五、对于对外采取一致的关税政策则归类为关税同盟(Custom Union, CU),如欧盟前身-欧洲执行委员会条约(1957.04.24.)、南方共同市场(1991.02.17.)。
六、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学理上「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与「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向WTO报备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