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1
破冰之旅 赖幸媛访问香港
据中国时报6月5日报导,陆委会主委赖幸媛3日在港澳处长朱曦等人陪同下,前往香港展开为期2天的访问,并视察驻港单位业务,成为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首位访港的现任部会首长,赖幸媛的「破冰之旅」,对台港关系发展具有指标意义。
赖幸媛说,陆委会香港事务局是全球第三大外馆,近两年随著两岸关系的改善,台港关系也跟著改善,她认为这次以陆委会主委的官方身分前往视察,对台、港关系的拓展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帮助。
赖幸媛首先前往陆委会香港事务局(中华旅行社)视察业务和工作,并为驻港机构代表和成员打气。赖幸媛认为,在两岸两会的制度化协商架构下,陆委会主委到大陆或国台办主任到台湾,都是可期待的,她欢迎国台办主任王毅访问台湾。「我也希望以后能以『陆委会主委』身分前往大陆参访。」赖幸媛说,两岸良性互动促成台港关系升温,此行能顺利访港,就是台港关系升温的具体表现。她希望今后能提升台港全面性的合作交流,并在台港「两会」的平台上,促进双边互访。
台港成立两会 交流迈入新里程
据中国时报5月28日报导,在行政院长吴敦义主持揭牌仪式后,「财团法人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简称台港策进会)26日起正式运作。台港策进会与香港的「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简称港台协进会),不但是台港关系的新尝试,也是双方搭起新合作平台的象征,未来台港官员可在此平台上,针对双方关注的事项进行沟通,并提升台港交流层级。
自马政府上任后,香港特区政府一改过去保守心态,持续且主动改善与台湾关系,除香港官员陆续访台、香港特首曾荫权宣布设立驻台办事机构外,最大发展就是与台湾共同建构新的合作平台,即「台港策进会」和「港台协进会」。马总统于去(2009)年5月宣布要成立台港策进会后,曾荫权不但迅速回应,港台协进会更在今年4月1日正式运作,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
台港「两会」虽对外宣称是非官方组织,但官方色彩浓厚。从「两会」成员和组织观之,可看出官方重视程度,台港双方更因政府的资源支援,可直接且迅速协商处理具体业务,让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如同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所言,「台港关系发展将提升至一个新的阶段」。
台港「两会」正式运作后,彼此互为对口单位,可就个别涉及公权力行使的事项进行磋商,并签订合作备忘录或相关文件。据悉,日前台港策进会已请各部会针对台港间需沟通的事项提供意见。而「台港航权」、「台商在港上市」、「避免双重课税」和「食品安全卫生」等议题,未来皆可望列入「两会」联席会议中讨论。
不过,在两岸关系不断深化情况下,台港关系重要性要如何不被边缘化,仍待双方努力。台港「两会」若能尽快完成高层互访、相关单位直接对话、召开联席会议并有具体成效,再加上两地思想及制度的类似背景,台港关系应有让人乐观期待的发展。
台湾驻港机构正名 曾荫权积极回应
据中央社6月18日报导,立法院副院长曾永权由台湾驻港代表、中华旅行社总经理杨家骏陪同,于18日应邀前往香港礼宾府会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曾永权建议台港互设官方机构,作为在新的两岸关系下促进台港关系的第一步。
曾永权进表示,香港一直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扮演中介角色,对促进两岸关系作出很多贡献。但随著两岸关系日益密切及签署「两岸经济协议」(ECFA),外界开始关注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是否产生变化。为因应两岸关系所出现的新形势,曾永权提出3项促进台港关系的建议:
第一、为台湾驻港机构正名,将当前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的驻港机构「中华旅行社」正名为「香港中华经济文化中心」,具体名称可以商议。此外,基于互惠原则,他会在立法院争取同意港方在台设立同等代表机构。曾永权还以澳门为例指出,澳门现已设立「台北经济文化中心」,是台湾在澳门的正式派驻机构,香港也可以参照澳门模式,准许台湾在香港挂牌成立「台北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正式驻港机构,统合所有台湾驻港单位,包括「光华新闻文化中心」、「远东贸易中心」、「台北贸易中心」等,为香港市民、港台交往提供一条龙服务。他认为,香港特区政府也可前往台湾开设包含贸易、旅游、文化的综合办事处,这样双管齐下势必有利提升和强化台港关系。
第二、强化机构合作,深化各种交流。台港之间已各自成立政府认可的半官方、获公权力授权的民间机构–「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及「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今后「两会」可加强经济、文化等交流。例如,台湾可以在香港举办「台湾月」,香港在台举办「香港月」,让彼此更了解对方。
第三、台港双方可以商讨签署经贸、航权、医疗卫生合作及便利人民往返的相关协议。
曾永权进一步表示,正名后的台湾驻港机构应是官方机构,而且将会合署办公。所谓「合署办公」,即把台湾各部委的驻港机构合并起来统一办公。未来将透过台港「两会」研商台湾驻港机构正名及互设官方单位事宜。曾永权表示,随著两岸关系日益改善,未来香港要在两岸关系中继续扮演中介角色,做出贡献,就要有新思维,以达到两岸及香港三赢。针对曾永权所提的看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则以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回应上述建议。
港澳特区分别与大陆签署《〈CEPA〉补充协议七》
据中央社5月28日报导,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服务贸易和增强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和大陆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于27日签署《〈大陆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CEPA〉补充协议七》涵盖19个领域,共有35项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包括涉及14个服务领域的27项开放措施,其中8项属「先行先试」措施。
大陆14个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这些领域包括建筑、医疗、技术检验分析与货物检验、专业设计、视听、分销、银行、证券、社会服务、旅游、文娱、航空运输、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和个体工商户。当中「技术检验分析与货物检验」及「专业设计」是新增的服务领域,使得《安排》所涵盖的服务贸易开放领域由42个增至44个。各项《〈CEPA〉补充协议七》市场开放措施将于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整体而言,《〈CEPA〉补充协议七》有助加快推动香港服务业拓展大陆市场,以及促进两地服务业融合和专业交流。大部分市场开放及便利化措施,涵盖香港4大支柱行业及6项优势产业,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物流、高增值服务中心的地位,更为两地共同发展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和文化产业奠下基础。
翌(28)日,大陆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及澳门特区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共同签署《〈大陆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七》。此协议涵盖13个服务贸易领域,涉及24项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技术检验分析与货物检验」和「专业设计」两领域。同时,进一步开放药剂师、药房技术助理等7类人在大陆短期执业;澳门医疗机构可在上海、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共5省市以独资形式设立医院,在广东省设立独资、合资、合作疗养院。澳门社服机构可在大陆各地举办养老机构和残疾人福利机构。
大陆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CEPA〉补充协议七》的特点是在原有基础上,大陆开放领域再扩大,开放深度再加强。截至目前,大陆对澳门开放的领域达到43个,共261项具体措施,也为两地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于明(2011)年生效的《〈CEPA〉补充协议七》,包括「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服务贸易」两部分内容共有30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