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1
整理/李 文
大陆青海发生7.1级大地震伤亡惨重
据联合新闻网4月25日报导,大陆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14日清晨发生规模7.1强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众多房舍倒塌。大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通报,截至24日下午5时,玉树地震灾区已造成2,203人死亡,73人失踪。
大陆人民网报导指出,大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表示,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当前以搜救生命为主的第一阶段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经过逐村逐户拉网式排查搜救,目前已清除死角和盲点,安置受灾群众与灾后重建工作同步进行。
大陆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表示,目前玉树灾区应急搜救基本告一段落,下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将逐步转向重建家园和恢复灾后生产生活。
从21日起,玉树相继出现降雨、降雪、降温、大风和沙尘天气,多变的天气对救援工作,特别是对挖掘被埋物资和救灾物资的运输、发放管理带来一定影响。
海基会4月14日就大陆青海地区地震事,致函海协会表示慰问,并于23日致函大陆海协会,代表政府捐赠100万美金协助青海省玉树地区灾后重建,海协会于24日上午复函表示,地震发生以来,海基会和我方各界及有关团体纷纷表达关切和慰问,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并派出医疗团队参与救治,海协会再次请海基会表达感谢。对于100万美金的捐款,将转交有关方面用于灾区重建。
首季GDP达11.9%
据联合晚报4月15日报导,大陆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数字指出,大陆第1季国内生产毛额(GDP)比去年同季上升11.9%,超越分析师预期的11.7% 。大陆第1季经济成长率飙到近3年来最高水准,连串的数据显示,大陆政府将面临必须让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以及调高利率的更沈重压力。大陆政府日前发布的数字显示,3月房地产涨幅创空前新高,外汇准备的增长也是四个月来最大。
报导指出,许多亚洲国家最近都先后撤消经济刺激措施,以抑制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风险。例如,新加坡14日便因成长加速、通膨压力升高,而允许星元一次性升值;澳洲与印度更已提高利率。
但大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迄今仍未采取升息措施,只把重点置于降低去年激增到1.4兆美元的新增贷款,央行的目标是降低22%。
大陆第一季的出口比去年同季激升29%,但大陆国务院14日仍对终止经济刺激措施的议题保持审慎态度,强调成长主要是靠刺激政策带动,而且去年同季的比较基准较低,也凸显成长的快速,不过,大陆官员表示,将尽更大努力抑制房市飙升。
两岸首季贸易额增加72.7%
据澳门日报4月16日报导,大陆商务部统计,2010年1至3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314.4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上升72.7%。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60.1亿美元,比同期上升59.8%;自台湾进口为254.3亿美元,比同期上升76%。
报导指出,2010年3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25.3亿美元,环比上升44.7%。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3.1亿美元,环比上升43.5%;自台湾进口为102.2亿美元,环比上升45%。
2010年1至3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95个,比2009年同期上升37.4%,实际使用台资金额5.8亿美元,比同期上升53.6%。3月份,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63个,环比上升90.6%,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7亿美元,环比上升92.9%。 截至2010年3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0,656个,实际利用台资501.2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5.2%。
上海世博首场试营运涌入20万人
据联合新闻网4月21日报导,上海世界博览会4月20日展开第一场试营运,号称是「压力测试」的试办活动,当日一早8时正式启动,各展馆于上午9时30分左右陆续开馆,20万名参与演练的游客涌入世博园区,游客从入园安检排队平均就要花上4、50分钟,园区内各场馆、餐厅、甚至连买甜甜圈、进便利商店买东西,处处可见排队人潮。
报导指出,来自台湾的老董牛肉面,第1天就在世博园区卖出了1千碗牛肉面,单日业绩达3万元人民币(近14万元台币);两岸咖啡也热销,单日业绩挑战5万元人民币(约23万元台币),其他世博轴上的台资餐饮店如可颂坊、85℃,都卖到缺货。
依世博局计画,到5月1日正式开幕前,世博会共将举行6次试运行。20日首次「试营运」后,21日进行一天调整,后面几天继续「试营运」。6次试营运中,从最少的5万人,逐渐增加至30、40万人,最多的一次为50万人。 综观试营运首日,冒雨游园的民众普遍反映,从入园开始、过安检、拿预约券、进场馆、上厕所、吃午餐,总是在排队。有些民众不耐久等,干脆提前离场。上海媒体形容盛况有如「春运」。
昨天涌入的20万名民众,仅是世博局预估世博会期间平日游客量40万人的一半,遑论预估尖峰日期可能出现60、80万名游客的规模,届时拥挤的情况可想而知。上海地铁站的每个入口也都出现两名武警战士和一名员警站岗,不停地来回巡逻,旅客「逢包必检」,而且都要通过X光检测仪的检测,安保进入最高等级。
世博园区入口的安检尤为严格,即使园区外已经有较长的等待队伍,安检人员依然非常仔细执行勤务,流程甚至比机场安检更严格,除了对参观者进行全身扫描,为防止参观者在鞋内夹带硬物,安检人员都会亲手摸鞋确定。若参观者随身携带电脑,耗时更长,需要打开电脑和手机检查,全程大约在1分半到2分钟时间,远比上海警方原先预估的18秒要多了许多时间。
大陆成为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
据香港大公报3月27日报导,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陆、德国和美国成为2009年全球最大的三个货物出口国。
该数据显示,2009年大陆的货物出口额达到约1.2兆美元,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德国2009年的出口额达到1.12兆美元,排在第2位,美国出口额为1.06兆美元,位列第三。
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日内瓦表示,世贸组织的经济学家预测2010年全球贸易将走出低谷,比2009年上升约9.5%,从而恢复2008年危机前的水准。其中发展中成员的增速约为11%,发达成员增长7.5%。 报导引述「国际在线」报导指出,2009年全球贸易遭受了自二战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跌幅为12%。
中国银行:原则上不核贷第3套住房贷款
据中央社4月23日报导,大陆中国银行宣布,原则上暂停核贷第3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第3套及以上的房贷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2倍。
为防止贷款流入股市楼市,大陆中国银行还要求房地产开发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在建(兴建中)工程的5成,并将适时调整土地储备贷款额度,严控县级土地储备授信。
大陆中新社报导,90平方公尺以下的首套住房,中国银行将继续实行利率85折优惠,90平方公尺以上的首套住房,头期款不低于30%;第2套住房头期款比例不低于50%;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原则上暂停核贷第3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报导指出,中国银行执行「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在利率调整方式到期时将存量2套、3套及以上的房贷利率分别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1倍和1.2倍。
大陆中国银行表示,加强个人房贷审查,严格「面测、面试和居访」程序,防范虚假贷款,加强贷款用途审核,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
报导指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除执行大陆国务院对惜售者停贷政策外,大陆中国银行还要求新发放贷款要以在建工程为抵押,动态调整贷款成数,贷款总额不得超过在建工程的5成,防止借款人挪用资金。
大陆中国银行并表示,将适时调整土地储备贷款额度。严格信贷准入条件,控制对县级土地储备机构的新增授信,落实土地抵押,审慎测算土地评估价值。严格监控土地最终用途和资金回笼情况,确保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偿还贷款。
发布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意见
据大陆中国网4月13日报导,大陆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大陆将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准、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
该意见提出20条措施,涉及「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5大问题。
为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该意见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援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援。稳步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
另该意见也明定,支援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内外策略投资者,规范外资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和企业并购,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并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报导指出,为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大陆将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补充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项目条目,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内外资企业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保持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的发展趋势;对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加大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支援力度,同时完善行政服务,在办理工商、税务、外汇、社会保险等手续时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
为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该意见提出,全面清理涉及外商投资的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改进审批方式,在试点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大陆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格式化审批,大力推行线上行政许可,规范行政行为。
大陆工资5年涨5成
大陆中评社3月30日报导,美国“Staronline”专文指出,随著大陆工资水准大幅上涨,大陆已经不再是全球廉价商品的制造基地。文章中指出,对美国公司来说,把大陆作为廉价商品制造基地的经营策略已经不再适用。因为过去5年,大陆制造业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平均工资水准已经上涨了50%以上,个别地区过去5年的工资累计上涨幅度甚至超过120%。
报导表示,在东莞地区,普通流水线操作工月薪工资已经上涨到1,000元以上(包括加班费和福利),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技术工人的月薪则超过2,000元,与5年前相比增长幅度也在30-40%之间。
在富庶的浙江嘉兴,普通流水线操作工的月薪工资水准目前已经达到1,800元(包括加班费和福利),与5年前相比增长幅度高达120%。技术工人的月薪则高达6,000元,与5年相比增长幅度近100%。 除工资水准上涨之外,土地价格与5年前相比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在天津,工业用地价格已经从6年前的每平方米不足75元飚升到每平方米达300-400元。
文章中说,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迫使海外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在大陆的经营策略,继续将大陆作为廉价低附加值商品制造基地显然已经不合适。为了保持合理利润空间,海外跨国公司不是将中国制造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为低廉的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就是转而生产更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商品。
文章指出,对于一些非高科技型公司来说,在决定将制造或组装基地搬迁大陆之前一定要考虑仔细。不断上涨的工资成本和土地价格可能使设想中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报导引述MINI Technology Co Ltd首席执行官Datuk Seri Kelvin表示:大陆成本低廉的概念正在过时,在大陆制造业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经常性现象;大陆工人流动性也非常高,许多大陆工人只要工资能多出10%就会考虑换工作,人力管理的隐性成本也不容忽视。
国土部:防止二、三线城市地价上涨
据大陆北京青年报3月30日报导,大陆国土部发布《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时表示,2010年,大陆会有一系列调控政策,地价上涨幅度或会有所放缓。一线城市居住地价增长将趋于平稳,须防止二、三线城市地价跟风上涨。该报告显示,2009年全大陆(105个监测城市)总体综合地价水准值为2,653元/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价最高,为4,712元/平方米;其次为居住地价,3,824元/平方米;工业地价最低,为597元/平方米。
从2009年全大陆城市地价与房地产市场关系分析看,商住综合地价与商品房价格均呈快速上涨趋势,房价上涨幅度远高于地价,商品房价格及增长率均为2001年以来最高水准。2009年全年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呈现量价齐涨态势,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中居住用地所占比重略有提高。
报告指出,2009年地价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一线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较活跃的城市。而随著大陆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小城市对住房用地需求会持续增大,首套购房优惠政策的持续实施落实、刚性购房需求的释放,将刺激二、三线城市房价的增长,从而激发城市居住地价的上涨。但是,二、三线城市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状况、产业聚集程度等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市场需求弹性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必须防止二、三线城市地价跟风过快上涨。
上海工资达人民币3,566元增长8.3%
据联合报4月1日报导,上海职工年度平均工资已连续多年上涨。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上海市2009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人民币42,789元,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比上年增长8.3%。
此外,自4月1日起,上海市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标准等民生保障待遇也将有不同幅度增加;调整后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最高为每月660元,最低为每月460元,这是上海市连续第4年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
同时,随著上海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青年职业见习学员生活费补贴也将相应提高至672元,增加96元;而大龄协保人员就业补贴、大龄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就业岗位补贴也自4月1日起提高至560元,增加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