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港澳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8-31

◎ 整理/苏   菲


温家宝:支持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据2009年12月29日工商时报报导,大陆国家总理温家宝28日会见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时表示,无论香港遇到多大困难,中国大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且强调上海不会取代香港。温家宝的谈话显示出沪港两地在「金融中心」此一地位上,瑜亮情结已十分明显。


曾荫权引述温家宝谈话表示,中国大陆将支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支持香港成为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场,包含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探索发展人民币融资、推动人民币债券业务在港发展、研究人民币直接在港投资、鼓励大陆企业在港上市、与促成香港与上海证券市场的合作。


温家宝虽然亲口承诺北京对香港的支持,但市场却普遍认为沪港两地的心结并不会因此而解除,而上海仍将发挥金融领域上的磁吸力量,导致香港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上海与香港分别是长三角经济圈与珠三角经济圈势力的代表,彼此间的较劲意味浓厚。而自从去年5月大陆国务院分别宣布上海将建设成「国际金融与国际航运」双中心,而香港与深圳将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等5大中心后,两地「争宠」的情况正式浮上台面。


刚卸任的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周文耀近期曾表示,中国大陆必定朝向可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方向发展,这将威胁到香港作为大陆金融中心的地位。


而在香港最老牌的银行,是恒生指数成分股、也是港币发行银行之一的汇丰银行(HSBC)日前宣布要到上海上市,更被市场视为中国大陆金融重心逐渐北移的象征。


香港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展开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据2009年12月22日香港政府新闻公报,香港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同意于2010年年初,订立双方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港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和联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会让香港商界在联盟市场,享受更佳的市场准入机会,并令香港在贸易、收入和就业方面受惠。


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涵盖范围广泛,并以贸易及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为重点。谈判主要涵盖下列范畴:

(一)撤销所有工业货品的关税,并免除或减少农产品的关税;

(二)放宽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反倾销、保障及补贴措施;

(三)订立简单和具透明度的产地来源规则及清关程序,以促进双边贸易;

(四)开放服务贸易;以及

(五)开放和促进投资。


联盟由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组成,是香港在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香港和联盟国家均属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2004年至2008年期间,香港与联盟的双边商品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6%。2008年,双边商品贸易总额约720亿港元,联盟在该年为香港的第11大贸易伙伴。


曾荫权对2010香港经济不乐观

据2009年12月30日世界新闻网及2010年1月3日世界日报报导,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发表关于应对金融海啸的演说时指出,香港经济复苏未必会很顺利,一改过往多次强调「香港经济最坏时候已经过去」、「经济已见复苏」的论调,提出今年中可能出现「双底衰退」的新论调。所谓「双底衰退」是指该地生产总值经历了短暂正增长后,再次回落。因此,现时香港财政储备虽高达5千亿港元,但是为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港府须审慎理财,储备盈余。


然而,汇丰亚太区业务策略及经济顾问梁兆基则认为真正出现双底衰退的机会不大,反而香港过去十年都没有正视经济结构问题,抗拒与大陆全面融合,即使即时开始处理,「时间都很勉强」。梁兆基强调,大陆未来十年的国力将进一步提升,例如上海计划于2020年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竞争力亦不断增强,对香港的金融和贸易构成正面竞争,但现时香港与大陆融合的定位仍然不清晰,亦未有任何足以应付未来十年情况的发展蓝图。他认为香港应该在铁路及空运方面,加快与大陆基础建设连接,亦即香港的经济结构及定位问题已相当紧急,不能再原地踏步,否则可能逐渐落后,甚至沦为二、三线城市。


香港高级公务员 1月起减薪

据2009年12月17日联合报报导,为了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与市民共度时艰,香港一万多名首长级及高级公务员,自1月起减薪5.38%。


香港立法会12月16日三读通过政府提出的「公职人员薪酬调整条例草案」,同意首长级及高级公务员自今年1月起减薪。据估计,这次减薪可为香港库房节省港币5亿2千万元。在金融海啸冲击下,香港行政会议去年6月同意政府部门高层公务员减薪、中下层公务员冻薪的决定;行政长官曾荫权连同各部门首长,自去年7月1日已自动减薪5.38%。


不过,高级公务员对减薪的决定相当不满,不少人提出反对,部分立法会议员也要求政府降低减薪幅度。据统计,香港高级公务员月薪在港币4万8千4百元以上,曾荫权的月薪为35万元,三位司长的月薪也高达30万元,其余问责官员约20万元左右。


香港租住成本居亚洲第二位

据2009年12月23日香港东方日报报导,根据《富比世》(Forbes)统计,亚洲区最昂贵的居住地为东京、香港及北京,亚洲区的居住成本整体更进一步追上欧洲的水平。


该调查是以高端两房单位的平均租金来衡量不同城市的居住成本。东京以月租4,737美元居首、香港以3,871美元排名第二、北京则以3,659美元排行第三,但三者中北京的人均收入最低,仅6,000美元,租金所占比例最高。不少亚洲区城市受制于空间有限,对房地产供求失衡下推动租金上升。


调查亦评论香港楼市炽热乃由于香港政府采取勾地政策,土地供应数量有限,加上中国大陆推出刺激经济措施,资金为了投资及自用等目的,流入香港楼市。在低息、低税、低首期比例下,若中央政府短期内不收紧银根,相信资产价格仍会向上。


其他城市方面,上海排名第5、台北则排名第16,该分析相信随著台湾内部经济反弹,与中国大陆的合作关系更趋紧密下,楼市将可受益。


澳门经济多元化    考验崔世安

据1月4日中国时报报导,随著澳门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于去年底落幕,由新特首领导的澳门正式进入「崔世安时代」,在北京敦促澳门经济多元化,不要一赌定江山之际,如何面对博彩背后的贫富差距扩大,将是崔世安未来施政的重点。


10年来,澳门经济以平均15%的速度成长,当金融风暴在08年席卷全球时,澳门人均GDP达到3万9千美元,列居亚洲第二,澳门飞跃式的发展不仅是奇迹,更像神话。「一赌独大」的博彩业,占澳门经济发展份额达70%以上。澳门学者分析指出,博彩业严重扩大贫富悬殊问题,一般民众的收入较亚洲其他富裕地区,仍存在一段距离。


博彩业确实支撑澳门的财政,但也使其他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受到挤压,如土地资源的不足,就使房价租金狂飙,导致民怨爆发。


更令人担心的是,澳门青年竞争力下降和犯罪率上升的问题。据统计资料显示,07年从事博彩业的年轻人占澳门青年就业人口的两成,其中22%的青年博彩从业人员是「弃学从赌」,高中辍学占两成;而涉及财务、洗钱、偷窃等犯罪案件,也明显增多。顾虑到社会动荡及大量资金流入赌场的后果,北京终于出手,敦促澳门领导人将经济增长放缓放稳。


对此,崔世安在就职演说中表示,未来5年,在加强博彩业监管的同时,重点扶持会展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适度发展多元化经济。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