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8-31
◎整理/陈达旅
台港证券业签合作备忘录
根据中央社11月24日报导,中华民国证券商业同业公会今天与香港证券业协会 (HKSA),在香港正式签署了解合作备忘录 (MOU),成为券商公会与外国券商组织签署的第12个MOU。
这项MOU由券商公会理事长黄敏助与HKSA主席李耀荣代表双方签署,香港财政司长曾俊华、财经事务暨库务局长陈家强、香港证监会高级总监蒲伟光等人及当地金融业人士并应邀观礼。
券商公会与HKSA签订的MOU,主轴为建立资讯交换管道,内容包括双方证券业及证券市场相关法规、如何建构发展有效率的交易机制、加强券商自律功能、投资人教育等项目,并将在必要时相互咨询及合作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
黄敏助表示,香港与国际接轨度高,在国际金融市场拥有重要地位,台湾券商在香港的发展或布局,不仅只著眼于两岸三地,更看中香港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将香港视为国际化重要跳板。
黄敏助指出,两岸政治气氛逐渐和缓,产业互动频繁,在金融监理合作瞭解备忘录(MOU)签署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FA)可望签署下,香港将能扮演牵引及促进两岸合作角色,两岸三地金融业更可差异化分工,结合资金、知识及资讯,使投资者能分享两岸三地共创的成果。
HKSA前身为「香港证券经纪业协会」,成立于1978年,会员涵盖350家港资、陆资及外资券商,占当地所有券商的7成,会员人数则逾1,300名。
台银香港分行获准在港办理人民币业务
根据经济日报11月25日报导,国银两岸金融往来再跨一大步,台银董事长张秀莲11月24日表示,金管会已于11月23日核准台银香港分行办理人民币业务。这是首度有国银海外分行获准办理人民币业务。
台湾银行香港分行成为第一家可办理人民币业务的国银,据了解,是因为台银审核资料最完备,因此比其他银行早通过。
目前共有17家国银有香港分行,银行局表示,国银香港分行想办理人民币业务,随时都可提出申请,只要文件齐全,金管会在送件后7日内就可核准。除了台银,其余银行应该很快就会陆续拿到金管会的核准函。
银行拿到金管会的核准后,还必须和中银香港分行签署「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之后便可在香港办理人民币零售业务及贸易结算业务。
按香港规定,未来国银香港分行可承作人民币业务,和香港当地银行业者相去不远,包括存款、支票存款、兑换、汇款、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及代为销售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和公司债。
唯一港银可以承作、但台资银行香港分行不能作的业务是「发行银联卡」,这主要是台湾的法令还不准国银发行银联卡,即使是香港分行也不行,该业务未来将视两岸进展再决定开放时间。
金管会核准的业务包含贸易型放款,银行主管透露,国银香港分行可以对大陆规范的500大企业贸易往来资金需求放款。
港府上调全年GDP预测至负增长3.3%
根据香港文汇报11月14日报导,香港经济持续改善,第3季经济按季增长0.4%,按年跌幅亦进一步收缩至跌2.4%,惟较市场预期的跌1.3%为差。港府经济顾问陈李蔼伦表示,香港经济最坏时间已过去,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有信心香港2009年第4季及2010年全年将恢复经济正增长,港府决定上调2009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测至收缩3.3%。不过,她呼吁市场不可过度乐观,经济复苏仍会反复,投资者要留意资产市场波动。
港府公布第3季经济数据,香港第3季GDP按年负增长2.4%,差于市场预期的负增长1.3%,但较第2季按年负增长3.6%为佳,为连续第2个季度按年跌幅收缩;环比方面,第3季GDP按季增长0.4%,增幅虽逊于第2季的按季增长3.5%,但此为香港经济已连续2个季度录得正增长。由于预计第4季经济持续改善,港府将上调全年经济预测至负增长3.3%,收缩幅度低于2009年8月时预测的负增长3.5%至负增长4.5%。
陈李蔼伦指出,资本市场转佳以及就业市场改善,刺激香港境内消费进一步恢复,支撑香港经济第3季增长。数据显示,香港私人消费开支经历连续4个季度按年下跌后,在第3季见底回升0.2%;香港营商气氛明显转强,整体固定投资在经历连续3季双位数字跌幅后亦初见回升,第3季按年增长1.4%。
不过,香港整体货物出口未能延续第2季强劲反弹势头,第3季按季回跌2.8%,拉低第3季香港经济表现。陈李蔼伦指出,欧美虽已现经济复苏「绿芽」,产品需求仍疲弱,香港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持续录得超逾20%的跌幅。但她预计,第4季香港货物出口将有所改善,因为出口行业景气指数连续4季为负数后,第3季首次转为正数(1%),可见企业订单已有好转,尤其是中国大陆订单数月来持续上升。
陈李蔼伦续称,虽然外围经济下行风险暂时消退,但全球经济前景仍相当不明朗,其中明显的风险是全球经济在庞大财政刺激政策逐步失效后能否持续复苏。她强调,香港经济复苏基础仍未稳定,加上失业率仍高,市场切不可盲目乐观,要留意资本市场风险。
现时香港资本市场是由低息环境及充裕流动资金带动,但低息环境不可能长期持续,一旦政府退市或引发利息回升,冲击房、股市,港府将密切留意这一潜在风险,投资者亦需审慎投资。陈李蔼伦透露,香港房价较2008年年底已上升2%,伴随房价攀升,香港人买房负担指数已加重至36.4%,未来利息若再上升3个百分点,该指数将升至47%。
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率团访台
根据经济日报11月19日报导,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率领40多家港商访台,参访台湾电子、绿能、太阳能产业,寻找港台合作机会。
香港贸发局11月17日组成「香港科技商贸团」来台访问,本次来台的港商以科技业为主,还有科技、电子产业周边配套的服务业包括会计、金融、法律业等共计40多人。
「香港科技商贸团」已拜访经济部工业局、资策会、工研院、新竹科学园区、国科会以及联华电子,并与台湾40多家厂商洽商交流,11月19日参观仁宝电脑、大同公司。
林天福表示港两地都看重欧美市场,大量出口到欧美国家,但经过一年多的金融海啸后,应该把握台湾、香港的优势,「强强联手」一起合作抢攻大陆商机。
这次来台是吸取台湾科技业的强项,找到交流、合作机会,提高香港在产品设计上的科技质量。香港每年有大量产品销到大陆,如果能在商品上加入台湾科技的研发、创意,一定潜力无穷。
台湾在食品制造、设计上有专业,香港有高消费品、奢侈品,如果台港联手,把食品跟消费品做一结合,相信能打通大陆市场环节。
对于两岸签署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林天福认为,他不担心香港受到影响,在两岸经贸往来更频繁下,市场的饼会越做越大,香港将有更多商机,全球很多资金都会透过香港的金融机构,寻觅投资机会。
台湾电电公会副理事长欧正明表示,香港经济受惠大陆市场,许多产业都被大陆市场所带动、成长,未来随著两岸三地经济往来更加紧密,港资企业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台港双方应该找到一个合作模式,强化彼此优势。
澳门贸促局组织工商界访台交流
根据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11月8日新闻稿,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以下简称「贸促局」)组织30多人工商界代表团于11月1日至4日期间赴台考察访问,是次乃是澳门特区经贸部门首次联同工商界代表到台湾。透过此行,除了澳门贸促局与台湾外贸协会/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外,澳台双方亦探讨了更多的合作空间,当中包括研究和计划邀请台湾创意设计中心来澳交流、在澳开设台湾产品的长期展销中心、举行台澳名优产品展销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精致农产品方面的合作及深化与台湾在特许经营和连锁方面的联系等。
澳门贸促局李炳康主席与外贸协会王志刚董事长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名义于11月2日共签署合作协议。透过此协议,为日后台、澳经贸双边关系发展奠定具体的互动合作机制,有利于开展两地商贸推广工作。
贸促局除与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外,为使澳门重要工商领袖了解台湾经贸及投资环境现况,也具体落实推动双方的合作协议,外贸协会与是次访澳代表团于11月2日举行「台湾经贸介绍及座谈」。
「澳门工商界台湾访问团」由澳门出入口商会吴荣恪会长任荣誉团长,贸促局李炳康主席担任团长、澳门中联办台务部程金中部长作为顾问。 访台4天,除前往台北世贸中心南港展览馆、台湾创意设计中心等地参访外,11月2日出席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主持之欢迎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