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大陆投资经验-荣成纸业

  • 更新日期:109-08-31

◎ 文/林安妮



去年一场国际金融海啸,让不少大陆台商犹如中了吹箭一般,迟缓、观望进而陷入昏迷,不过,台商之中仍有少数企业把危机当成转机,甚至在大风大浪中看准方向快速前行,事后不仅证实昔日独到、精准的投资眼光,也让自家企业快速从金融海啸的大浪中脱困,荣成纸业就是这样一家台商。

今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企业赴大陆投资或是增资意愿大幅降低,根据经济部投审会资料显示,今年5月,仅有三宗台商增资案排入例行委员会议,当时拿下「月亚军」的就是荣成纸业。荣成纸业当时申请汇出2,000万美元,增资浙江子公司,另外两家台商则是,新普科技申请汇出2,050万美元转投资大陆子公司,以及鸿海精密申请以第三地盈余1,439万美元,间接投资杭州宏讯电子。

今年9月,荣成纸业再度获得经济部投审会核准汇出4,627万美元,增资大陆9家转投资事业,拿下当月的对大陆投资冠军,居次的台商则是台达电申请间接取得东莞达创科技等三家各40.5%股权,约4,295万美元。

 面对金融海啸 审慎扩大投资

 「我们这一行是影响最慢,复苏比较快的行业,」荣成纸业大陆负责人说,荣成纸业目前最大宗客户是电子业者,在历经金融海啸洗礼期间,电子业者尽管面临售出价格和利润都是大幅下降的窘境,但是为了求生存,创造低单价产品的大量出货,对于空运时,使用低克重高质量纸箱的需求,不减反增,当景气恢复时,电子业者旺盛的出货需求,更直接带动荣成业绩快速恢复,再加上,由于大陆扩大内需市场对于包装纸的需求,譬如大陆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也让荣成意识到,就算在国际金融海啸期间,只要投资策略经过审慎评估,依然可以持续开创大陆市场,稳步加码投资。

今年7月,荣成在浙江省嘉兴市的平湖独山港开发区,投产了一个年产70万吨高档牛皮箱纸板的新厂,使得荣成在大陆年产实力,总产能提升到125万吨;目前上海纸箱新厂也正加速兴建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投产。

该负责人说,荣成纸业真正感受到景气寒冬的时间点,是落在去年第四季末到今年第一季,在这段时间里,荣成产品的售价跌了五成,但原料价格跌更多,一口气跌掉了六成五,加减算起来,荣成不仅受伤有限,反而还趁势进了大批价格低廉的原料。如今伴随全球景气开始复苏,在荣成于今年一、二季度去化原先成本较高的原料库存后,今年第三季回稳,第四季预料就可出现较高的获利空间。

开拓市场法则 专注高档产品

 荣成纸业1978年6月在台湾成立,多年来专业产制各种纸类及民生必需品,1985年,荣成在台湾发行股票上市,迄2002年时,资本额已达新台币51.15亿元,一直是台湾排名前三大的造纸业者。1997年起,荣成启动对大陆投资,1998年,荣成与无锡一家乡镇企业合资,在无锡成立了荣成第一家大陆子公司,随后几年,荣成又将布局推向了苏州、昆山、杭州、嘉兴和上海等地。

荣成纸业最早在无锡发迹,当时是选择与一家在地的乡镇企业合作,这是因为考量工厂若是从头开始,速度恐怕太慢,因此经过评估后,挑选到一家不错的合资对象,有别于不少中外合资企业在「磨合」过程中经常吵吵闹闹,荣成与合资伙伴反而没有这个问题,和睦相处至今共创双赢。

 1998年起,荣成在台母公司就推出了专注化策略,同时也启动了企业改造计划,不再生产需要木浆的产品,并于2002年8月完成改造,成为资源回收专业再生制造厂,目前主要产品为工业用纸类,纸器类,及能源环保类相关产品。

在大陆箱板纸市场,荣成纸业排名位居第三,仅次于大陆本土企业玖龙与理文,在华东市场上,则是亚军。值得一提的是,荣成在登陆之初,为了避免卷入中低端市场的恶性削价竞争,一开始就切入高档牛皮箱纸板制造市场,为了抢占一席之地,荣成不仅致力于产品品质提升,每年还投注了相当大成本在环保投资上。

 该负责人表示,这几年来,大陆环保意识抬头,经常可见大陆政府要求关闭地方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纸厂,荣成不仅不受影响,反而因为注重环保、研发,享受了不少政策优惠,由此似乎也说明,荣成先知先行的路子是走对了。

此外,荣成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成为佼佼者,除了与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发展策略精准有关外,最重要的是,荣成产品深具竞争力,一般电子业者需求最旺盛的空运低克重高质量纸箱,更是荣成的强项。

该负责人说,可别小看一个纸箱,电子业者在两岸运送组装过程或是交付海外买家时,所需的空运纸箱,都必须是低克重、超薄、爆破率低以及载重率高的纸箱,「电子业者对于利润相当敏感,空运纸箱够轻够薄才能省运费,低爆破率也才能保护好电子产品,不发生瑕疵,」荣成的产品满足了客户锱铢必计的需求,因此广受好评。

排忧解难 海基会与台办助益良多

荣成纸业在大陆发展十多年,无锡厂从最早每年6万吨的规模,发展到今天的55万吨,加上嘉兴平湖厂70万吨规模,爆发力与成长力可见一斑。不过,在傲人的销售成绩与市占率背后,荣成也难免碰上过一些不顺遂,特别是这一两年,荣成在大力扩厂与扩张市场的同时,也会遭遇一些政策上的难题或市场上的纠纷。

「只要台商是合法、合理、合情,碰上困难,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沟通,不要放弃,更不必担心权益会白白遭到损害。」该负责人说:「这几年,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大陆对台商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视与日俱增,」这都是归功于2005年国民党连战主席与江丙坤副主席破冰之旅之后,开启国共党际合作,促进了大陆政府提高保护台商意识;再者,两岸两会在去年恢复制度化协商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副董事长高孔廉经常到大陆实地探访台商,务实的排忧解难,也让大陆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台商、回应台商的合理需求。

以荣成的经验,若在大陆碰上相关矛盾与纠纷,如果自己无法独力解决,就需要透过管道来协调,「目前大陆各地都成立了台商协会,这是台商可以利用的第一管道。」他解释,台商协会不只是大陆各地台办系统的重要联系窗口,也经常与海基会联系往来,台商碰上任何问题,都可以透过台协、台办或海基会来寻求支援,迅速解决。

他表示,一般的问题,可以循台协管道先向省市台办反映,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棘手,还可向北京的国台办反映,并可透过海基会来协调,「海基会有一批熟悉大陆投资法令的财经法律专业顾问团队,可以提供专家建议,此外,海基、海协、国台办沟通管道畅通,海基会也会适时去函海协会协调大陆官方依法协助,这对台商助益很大!」

荣成这一两年碰上的有些难题与纠纷,就是在海基会与台办系统热忱快速居中协调下,获得适时解决。荣成该大陆负责人,对于海基会的迅速回应,和专业协调能力印象深刻,他直说:海基会真是大陆台商最稳健可靠的娘家。

赞成签订ECFA   公平竞争创造生机

荣成纸业创业以来,始终秉持「专注化」的发展策略,全力投入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资源再生环保事业,荣成纸业在大陆专注于高档工业用纸和纸器产品的蓝图布局,发展脚步稳健踏实,是奋力跻身国际化中不可忽视的领导厂商。

海基、海协在去年复谈后,先后实现了两岸大三通、陆客来台以及大陆资本可以来台投资等多项新的利多政策,今年,两岸可望洽签金融监理备忘录(MOU)以及启动商谈两岸经济架构协议(ECFA)议题,为海峡两岸经贸、农渔业、文化等交流,创造了历史的机遇。

荣成大陆负责人说:这些政策都是台湾人民与大陆台商殷切期盼的利多政策,像是两岸三通后,企业运送货物时间与成本,变得更短、更省,人员往来也更加便利,这些是过去期盼很久的希望,现在终于实现了,未来两岸洽签MOU后,台资银行也将有机会解决台商在大陆融资的问题,有助于大陆台商做大做强,更及时有效的发展大陆市场。

尽管国内有些反对声音,认为两岸洽签ECFA之后,台湾人才以及企业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淘汰战。荣成大陆负责人认为,大陆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市场,同时也是全球金融危机复苏最快的地区,如果不尽速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并加强合作,那么台湾就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台湾人不怕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只要不断研发创新,不断技术升级,台湾人始终会不断打拼,不断创造蓬勃生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