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重庆台商协会陈振丰副会长
- 更新日期:109-08-31
◎文/徐银矶
早年在台湾仅拥有中小企业汽车各类模具专业工装厂的陈振丰,在2000年决心进军大陆,并利用机会与其他6家同类厂家进行结合,「重庆元创」因而诞生,也成为重庆台商之中颇具规模的知名企业,为台湾争光。
积极主动的态度奠定基础
1977年在金门当兵的陈振丰,退伍之后就选择在汽车行业里面发展。幸运的他,一进公司就获得公司栽培,一路从基层到设计,乃至晋升管理阶层,使他充分得以学以致用,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得的知识,逐步应用在工作之中,借此奠定他之后的创业基础。
回首当年进入台湾瑞利汽车的情况,陈振丰说,当时的他,从模具设计员开始学习模具设计与制作,「积极、主动」是他得以成功获得高层青睐的关键。陈振丰认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将可以决定往后的发展,以及能够学到多少东西的重要因素。「当时我是很积极的,到工厂去申请加班,看模具制作,再去思考我们的设计该怎样满足市场」。就是这样的理念,陈振丰得以把自己设计的专业具体实践到每一个工作流程当中。
身为一名技术人员,一开始会有许多困难以及必须突破的关卡。陈振丰认为,面对工作,自己要先问自己对此行业究竟有无兴趣,若能保有兴趣,才能将枯燥的工作转换为是在学习一件有趣的事。
陈振丰说,「人一旦有兴趣学习,就像从事一个运动项目一样,会时时刻刻想要研究该如何突破,虽然一开始学的是枯燥的图版设计,不若现在已为较灵活的电脑设计,但仍然会想要坚持下去,想办法寻求自我突破」。
回首来时路,陈振丰这一路也并非一路平步青云,当然也碰到许多令他气馁、深感挫折的事。个性踏实的他,总是相信一步一个脚印,能够意志坚定地去突破。陈振丰回忆说,当年他刚进入工厂才3个月,他的主管临时被派至日本出差,也不管他在工作上仍是只「菜鸟」,就把设计图丢给他,命他在主管出差回来前把设计图完成。
初来乍到就接获重责大任的陈振丰,当然不会放弃这个表现的好机会,熬夜加班赶工。然而,在此过程中,却也面临一个设计瓶颈无法突破,第一时间曾想联络主管协助解决求助,却又限于当时联络不便,无论他如何翻书找资料都没有找到解决之道,连骑摩托车都想著解决方法,骑到半路想到突破方法,立即骑回公司直到凌晨两点,完成工作。
陈振丰说,当你突破工作困难时,就会非常有成就感,也会再有兴趣投入工作。
因缘际会下落脚重庆
重庆「元创」的由来原是「原创」,就是从原点开始创造之意。不过,在元创申请专利前已有人申请,于是陈振丰将从原点开始的「原」,改成一元复始的「元」,「元创」因而在重庆诞生。
在元创现今蓬勃发展的光鲜背后,也著实经历过经营困难时期。陈振丰指出,来到大陆的前3至5年,是元创经营最困难的时期。无论从人、事、物、地等与大环境,尤其在资金上,对于急于发展的元创来说是倍感压力的。
元创的资金压力后来在2005年连战出访大陆,与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时,打开台资企业融资瓶颈而解套。元创在资金最为困难的时候,获得「中国开发银行」的5年期融资,使得元创得以有资金更新设备,技术研发工作得以更上一层楼。
在经营理念上,元创也走出「台湾思考」模式,转变为大陆经营模式,把台湾的想法,转为大陆想法,处处以大陆经营为出发点,这样的思考模式转变,成功化解元创一直以来「水土不服」的瓶颈外,元创的用人标准,也以台湾、大陆作为结合,以人性管理为出发点,优质德性为优先,再向专业技术培养的方向迈进,并结合技术学院的建教合作方式,此用人平台得以充实。
陈振丰认为,台湾企业在大陆发展,最忌讳「自傲」。这样的迷思若不打破,反而是让台湾企业因而在大陆被人看不起。陈振丰说,不管人生或是企业经营,都必须要身段柔软,与周遭的人、企业和平相处,创造双赢机会才是永续经营的基础,千万不可迷思于优越感。
他同时表示,工业时代过了,资讯时代来临,目前大陆已没有不可突破的工业产品,尤其是汽车工业。所以,面对大陆市场,台湾企业应打破过去看待大陆市场的思维,面对大陆崛起的挑战,才能提升自己的能量,以备必要之需。
对于元创的用人策略,陈振丰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认为,要想办法将台湾带来的干部促其成长而不局限于过去,愿意将公司的愿景共享以及进行必要之分享,是目前元创在用人策略上最大的功课。
对于大陆干部,陈振丰则是著重在想办法将教授台干的心得,以内、外培训的方式,传授给陆干,促使陆干观念改变得以认同台干,融合创新经验。而台干管理者的心理障碍如何去除,以及陆干如何认同公司愿景,这些都将是陈振丰持续努力的目标。
陈振丰说,他希望以企业文化、技术专精、执行创新、改变企业、创造台、陆干发展方向,打造元创成为大陆台商的样版企业。他也期待在未来5至8年之间就可以缴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外,将来10至15年元创还将推动陆干全面介入经营的大目标,而台干则担任得以分享经营成果与扮演顾问指导的角色,以企业贡献结合社会,成为陈振丰经营元创最大的愿景。
「态度决定一切」 给现代年轻人建议
从基层做起的陈振丰,也常感叹现今年轻人的工作态度与以往大不相同。「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他每月出席早餐会报时,必要对员工宣传的重点理念。陈振丰认为,现今与过去时空环境不同,许多事物拿来进行比对或许不甚公平,但为人处事、学习态度、工作伦理、执行、创新等原则是不可改变的。
陈振丰给予现代年轻人的建议是,在工作前期要用心、用力,以柔软身段学习专业,专业能力才是自己的生存平台,而这平台的搭设则需要3至5年的专心努力才能得到应有的行业专精。
至于该如何长期累积工作经验,陈振丰则鼓励年轻人要更为收敛、付出、稳重、好学、贡献,如此才能使自我人生受行业肯定,更向经营、管理阶层发展,为自己的公司、社会永续成长的发展贡献心力,并得以使自己永保创新力,才不会被企业、社会所淘汰。
面对未来的大陆市场,元创也有自己的永保创新力的企图心。陈振丰指出,在目前业界对于大陆汽车市场的看法,无论是自主品牌也好,或是要合资品牌也好,都应当是朝向发展每个人都可以用得到的民用车为主。
陈振丰认为,目前大陆有13亿的人口,将来会达到14亿,而有经济能力的,可能会由现在的20个百姓成长到40个百姓,甚至到达60个百姓。当达到60个百姓可以消费汽车的时候,大陆市场购买力就会相当可观,那时候就会有许多人以车代步,因为大陆幅员实在太辽阔,就像美国一样,一个家庭将会有好几辆汽车,未来汽车发展应当是以经济型,耗油量较小的汽车,以代步为目的的汽车设计,由此思路来发展应是比较恰当的。
对于从台湾转移到重庆发展,回首过往,陈振丰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他说,当时元创进到西南地区来是因为福特的关系,才顺著这个思路一脚踏进来。如今,他发现这个选择是对的。
陈振丰认为,大陆台商的韧性是非常强的,打拼事业的精神也十分坚定。所以,叶启田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才会在台湾得到如此大的回响。他也认为,台湾是海岛型国家,台商在一开始先走到大陆沿海发展,在沿海饱和后,最后还是会走到西南地区来投资,大陆西南地区也将成为台商到大陆发展的主要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