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港澳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8-31

◎ 整理/陈达旅

●         

在港陆资企业积极访台

  根据经济日报6月19日报导,大陆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郭莉领军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访问团,应工业总会邀请于 6月20日来台参访。 该团成员包括北京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郭莉(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北京驻港联络办公室秘书长赵广廷、台务部部长唐怡源等偕同中国银行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华润集团、香港中旅集团、香港中国保险集团、中远(香港)集团、京泰集团等香港中资企业负责人或代表等一行21人。


  海基会表示,江丙坤董事长于6月22日接见该团,除了向与会代表说明近期两岸经贸往来情势、交流及协商成果外,并表示目前正积极推动的第四次江陈会谈,系为台湾人民安居乐业创造更有利条件,他并鼓励两岸三地企业应发挥优势互补的精神,共同创造企业最大的利润。


  访问团团长郭莉表示,香港中资企业将近2,700家,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在对台经贸交流方面更具条件和优势。此行将多了解台湾的投资环境,未来也会持续组团来台考察,积极促进双方交流合作。


  据悉,继郭莉之后,香港中国企业协会总裁王辽平也将于7月下旬率领另一批香港中资企业来台考察。王辽平去年底已率领一批香港中资企业法务主管访台,先行了解台湾对外商投资的相关法律规范。


  据了解,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密集访台,显示未来台湾正式开放陆资,在香港有多年投资、营运经验的这批企业,极可能成为首批登台的中资企业。由于香港这批大型中资企业不少都已在香港上市,必须接受香港监理机关监管,企业运作较为公开、透明。由这批中资企业率先来台投资,可避免部分台湾人士对于中资企业登台的疑虑。

●  

中港签人民币结算合作备忘录

  根据经济日报6月30日报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6月29日签署备忘录,预计7月起,香港企业与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地企业贸易,可选择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进程。


  这项措施不仅能为香港银行业提供拓展新业务的机会,也有利进出口商控制汇率风险。


  周、任两人日前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周小川在香港转机回北京时,与任志刚在机场就香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签署备忘录。7月1 日正值香港回归大陆12周年,周小川此举也被视为是大陆以实际行动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周小川在记者会上表示,这项业务能为大陆、香港带来3项好处,包括减少买卖外汇风险、减少换汇成本,同时让汇率定价更直接。


  周小川说,人民币离岸结算初期将先在大陆数百家企业做试点。任志刚则说,香港并没有企业试点名单,只要与大陆的试点企业有贸易,便可选择以人民币结算,其他境外企业也可利用香港的平台做人民币结算。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指出,香港长远目标是成为大陆以外的人民币结算中心,这项协议是一个里程碑,说明香港展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就绪。该协议可增加企业灵活性,也能为香港银行带来更大业务空间。


  在2004年2月,香港银行就获准提供人民币兑换、境外汇款、信用卡和吸纳存款服务,但一直受到大陆严格限制。


  外电引述?丰控股经济学家梁兆基说法认为,该协议对香港而言是重要的里程碑,因其标志著人民币第一次参与香港的经济活动。不过,这并不会产生新的人民币需求,因此不太可能构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也表示,就短期和中期而言,香港银行不太可能因人民币成为贸易结算货币而获得大笔收益,兑现收益可能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同时也取决于大陆愿意将人民币相关业务开放到何种程度。

港贸发局调低今年出口成长预测

  根据中央社6月16日报导,香港贸发局表示,由于全球贸易表现较预期为差,决定调低今年香港出口成长预测,由原先预测的下跌6%,调低至下跌10%至12%,果真如此,将是55年来最差的1年。


  贸发局发表的「全球经济衰退下的香港出口中期展望」报告指出,虽然有迹象显示海外买家已恢复采购,但预期外围贸易环境仍需延至今年下半年才可回稳。


  反映香港出口商信心的贸发局出口指数,由今年首季的25.8点,大幅回升至第2季的42.9点,升至过去1年的最高水平,显示香港出口的收缩步伐显著减缓。

在不同行业中,电子业的出口指数升至45.1点,反映该行业近期的出口萎缩程度已大为纾缓;至于港商对出口到大陆的信心指数,更升至49.9点,接近出口收缩和扩张的临界线。


  贸发局首席经济师梁海国指出,全球贸易环境面对的最大威胁,是世界经济衰退可能较预期深远;要摆脱长期经济困境,最重要的是在亚洲经济体中的过度储蓄,以及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的过度消费之间,重新取得平衡。


  他表示,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H1N1新流感的爆发,对全球贸易前景构成威胁。虽然大陆经济与其他经济体同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与其他海外地区相比,大陆消费市场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梁海国预期,香港出口在全球经济显著复苏时,将重返正常的成长轨道。   

澳门修法扩大企业融资贷款补贴

  根据澳门日报6月9日报导,新修订的《企业融资贷款利息补贴》自6月9日起生效,凡符合条件且获银行批出贷款的投资项目,可获澳门政府提供4厘利息补贴,补贴期最长4年。每家受惠企业每年获利息补贴的贷款额上限为1,000万(澳门元,下同),最低为30万。澳门政府每年拨出的可获补贴贷款总金额,由原来上限4亿提高至6亿,增幅为50%,令更多企业可受惠。


  澳门经济局表示,《企业融资贷款利息补贴》实施超过10年,因应澳门产业结构变化,原来只有特定行业可享受利息补贴,现透过新修订法规扩大受惠行业,除金融业或在公共批给或转批给制度下经营的企业,基本上只要符合申请条件,均可获利息补贴。


  新法规除保留购买、建造和修缮设施,购买新设备、新机器及新货车等投资项目可获利息补贴,新增的4类投资项目包括:一、取得知识产权;二、签订商业特许合同及特许经营合同;三、购买具能源效益的物料及设备,以及用于能源管理的监控、测量及分析设备;四、购买和安装再生能源系统。


  申请利息补贴的银行贷款下限由原来的50万降低至30万。另外,以下几类项目,包括使用电脑等辅助设施改善产品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改善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的投资项目,贷款额下限最低为10万。

港交所放宽上市的盈利条件以吸引陆企

  根据香港文汇报6月6日报导,香港交易所公布放宽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申请人盈利条件,由现行的「上市前1年盈利不低于2,000万港元,再加上2年盈利不低于3,000万港元」,放宽为「上市前3年盈利总和最少达5,000万港元」,但同时要满足其他条件。


  市场人士认为,此举不会降低上市公司质素,反而令香港市场更灵活,有助吸引更多大陆中小型民营企业往香港挂牌。


  该所认为,在若干情况下,例如个别公司因金融危机之故,暂时影响到其业务纪录期的盈利,联交所可能会放宽申请人严格遵守现行的「盈利测试」上市准则。联交所相信,若涉及的负面影响只属暂时性,有关的上市申请人亦不宜视之为「不符合上市资格」,理应获得盈利放宽。


  香港交易所指,联交所可全权酌情决定是否给予放宽,该所将根据每名申请人的事实及情况,考虑每项放宽申请本身的理据,考虑的因素包括:一、申请人于申请IPO前的最近3个会计年度,盈利总和最少达5,000万港元。二、申请人应能证明,若非因暂时的情况所影响,其于该3年的营运盈利将会远超5,000万港元。同时,因素还包括,三、这个3年业务纪录期,必须包括一个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或以后日期止的会计年度。四、在业务纪录期最后一个会计年度,日常业务所产生的营运现金流,在未计营运资金变动及扣除已付税项前必须为正数。五、申请人必须证明并令联交所确信,导致其无法符合现行「盈利测试」规定的状况及情况纯属暂时性。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