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青岛台商协会官俊博会长
- 更新日期:109-08-31
首创台商产品行销网站的台商协会
专访青岛台商协会官俊博会长
◎文/林安妮
青岛台商产品 搭上网路行销热
青岛台商协会创意十足,今年5月,青岛台协仿效大陆当红的拍卖网站淘宝网,推出了「海贝网」。海贝网上买得到「正港」青岛台商产品,也买得到台糖出品的诗丹雅兰系列保养品和台湾繁体字畅销书,不仅台味十足,青岛台协也顿时成为大陆第一家拥有B2C专业行销网站的台商协会。
过去不少大陆台商协会为了展销会员产品想破头,有的协会办集体推介会,也有台商协会干脆在台协会馆画出一块区域,长期展销会员产品。但青岛台协这回却是搭上当红的网路购物热,尝试利用较小资源,求取最大报酬。
提起海贝网,新任青岛台商协会会长官俊博有说不出的骄傲,尽管海贝网从5月开幕以来,人气还在累积中,销售品项也还在扩充中,不过,实地走访一趟海贝网仍会发现,海贝网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购物网站,相中的物品只要一经点选并付款后,就可以在家等著商品送上门。
官俊博说,取名为海贝网,就是希望大陆网民以及在大陆的台湾人,能犹如在海边淘贝壳一般,意外在海贝网上发掘台商产品之美。他也希望,有意透过海贝网展销的台商,不妨加入海贝网,让台商产品能够更快更省行销全大陆。
目前陈列在海贝网的商品,包括珍珍食品和当年以小YG纯棉内衣打出名号的豪门内衣,两家企业都是在青岛投资的台商,此外,海贝网还找来一家位在厦门的台湾书店,希望在大陆生活的台湾人,在大陆就能闻到熟悉的台湾书香味。
发挥人道救援 筹组急难救助基金会
青岛台协目前会员约有260家,号称「长江以北最大的台商协会」。去年10月,官俊博初掌青岛台协,作为「新鲜人」会长的他有个宏愿,那就是希望能在短短一届任期中,完成青岛台协的组织重组工作。
海贝网是官俊博的一项创举,他希望透过新颖、有效的行销工具协助台商展销商品,也为青岛台协开创一些会务运作的财源。此外,他上任后也邀集了一批台商筹组「急难救助基金会」,目前已经初步募得人民币10多万元的善款,预计在未来1至2年内募集到人民币50万元。
官俊博表示,去年四川发生强震,让青岛台协体认到有需要筹组一个急难救助组织,来协助会员或非会员处理各种意外事故,台协想学习台湾慈济功德,那股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不过,最让青岛台商心生迫切感必须立即成立基金会的原因却是,今年接连发生两起青岛台商意外事故,台协接连面临考验,一个是要在短短三天协助处理所有善后,一个则是非会员子女跨区就读却在上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点出了不少台商的辛酸处境。
官俊博说,两起事故几乎是接续发生,因此触动了不少台商的心,每个人出门在外都需要朋友帮忙,这些意外事故发生时,当地台商几乎是人人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快速动员,只不过,这当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时间压力,尔后都必须要靠著制度化的组织来协处才行。因此急难救助基金会靠著相互扶持,点点滴滴汇集了大家的爱心、热心,成为青岛台商急难救助的新资源。
放下家族事业 勇闯天下
初见官俊博的人,一定会对他一身健康黝黑的肌肤感到印象深刻,不过,他过去担任青岛台协副会长时代,却是维持一贯低调态度,不仅鲜少在镁光灯前曝光,今年6月海基会举行台商端节联谊活动时,也是他第一次代表台协回台露脸,堪称是「新鲜人」会长。
事实上,官俊博也算得上是最早投资青岛的一批台商,提起这段历史,他笑说,自己和青岛没啥渊源,最早是同学带著他到青岛投资房地产,没料到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不少外资撤出大陆,他的同学也决定抽腿,但当时的他,仍认为大陆值得继续观察,所以就留了下来,一直到现在,他不但和一位青岛姑娘共结连理,就连当年管教他甚严的父亲,也接到青岛同住。
官俊博和父亲的相处,几乎是所有台湾传统家庭中「父与子」相处的缩影-骨子里的父子连心,但却也存在一些理想上的冲突。
官俊博在1983年毕业于中国市政专科学校,也就是今天位在台北的中国科技大学。他当时念的是土木工程,毕业后到日本东京国际经济外语学院念书,不过书还没念完,就被父亲急call回台,准备安排接掌家族事业。
官俊博乖乖返台,但却也和经商的父亲一再理念不合,父亲一再告诉他,不好好做,就找不到这么好的薪水。当年年方27、28岁的他,索性告别父亲自己到外头闯天下,没多久,官俊博就公布了自己的新职务,那就是出任日本某知名服饰公司在台开设第一家服饰店的店长。
官俊博笑说,来自日本公司的部长一共面试了他三回,一再问他非得要价这么高的酬劳吗?原来当时的他,开出了每月3万元的月薪价,在当时,算得上很好的待遇。不过,最后公司还是看中他的才华和潜力聘雇了他,他也不枉费日本公司的期许,一年内就在台湾开出了6家店。
经过一年多,官俊博就和同学一起到青岛投资。他说,天安门事件后,才是他真正开始展业、创业的起点。
创造财富 企业以研发取胜
90年代初期的大陆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起飞的年代,官俊博当时在青岛的创业就是投资摩托车,他一路从买卖摩托车零配件、发动机一直卖到整车,一直到现在他仍是日本知名的汤浅电池和统一电池的代理商。
时序来到2001年,官俊博的创业人生开始有了新变化,过去他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靠著制造财发迹,但是在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他认为未来的市场会更加竞争,今后的制造财只会越来越微薄,所以他决心朝著微笑曲线的左端走,也就是打算靠著研发、设计,来开创新事业。
官俊博说,他的事业都是围绕著交通事业来开展,从前卖的是摩托车,现在则是改卖「未来车」,他的两家工业设计公司都是专门接单,帮助大陆车厂把概念「可视化」,也就是车厂决意开模量产前,先由官俊博的公司设计出等比例的模型来,协助车厂验证如何市场化。
他说,偶尔碰上朋友听他在做模型车,会一时兴起向他索取模型车来收藏,每回碰上这种时刻,他都笑说,「不如送一台实体车给你好了」,原因是官俊博的「未来车」是在车厂尚未量产前的产物,每台车造价相当高昂,甚至都还要数十万美元,但更重要的是,每个模型都是车厂的智慧结晶,他负有严格的保密责任。
时时戒慎 才可永续经营
这几年,随著外在环境快速变化,以及大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少传统产业型台商都苦于利润缩水。官俊博累积20多年闯荡大陆商场的心得就是「无常」。今天好不一定保证明天好,所以不需对于今日的荣景感到骄傲,但却必须为了永续经营,要时时戒备,时时察觉情势的变化。
官俊博认为,大陆台商不需要怀忧丧志,因为台湾人最强的优势还是在于台湾人的经商文化和管理精神。他进一步解释,大陆经济快速崛起也带起了一批快速致富的富商,但这些富商却经常以掠夺式的手法抢攻市场和运用生产要素,造成经营生态的破坏,甚至也打破了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他认为,台商最强的地方就是拥有富足的人力资产,以及坚忍不拔的韧性,只要保持长期经营的决心一定能够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