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经贸老兵萧万长  不仅要拼经济,还要替两岸关系架起和平之桥 文/薛孟杰《交流杂志97年6月号第99期(历史资料)》

随著两岸包机直航、陆客来台观光即将在七月四日上路,两岸关系将迈入一个崭新阶段,五二○后新政府以新角度检视两岸关系固然为其重要关键,但台湾内部长期以来呼吁两岸经贸正常化的谔谔之声,亦是两岸关系得以重启协商的催化剂,其中副总统萧万长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声音之一。   萧万长最为外界熟知的是他曾担任三十多年的公职,长年参与国际经贸业务,在国贸局任内,代表台湾参与农业开放等多项经贸谈判,在经济部长任内积极推动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行政院经建会主委任内,提出亚太营运中心策略,以因应亚太经济新布局。然后,在行政院长任内,沈著应变,让台湾面临一九九七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时,没有受到波及,称他是经济老兵绝对当之无愧。   由于两千年大选后政权轮替,萧万长卸任公职,但是他仍持续对台湾经贸发展保持关切,由于曾参与亚太经合会(APEC)领袖会议,亦曾担任过陆委会主委,对大陆事务有著深刻了解,面对中国大陆经济即将快速崛起,他积极倡导两岸共同市场理念,希望能够让两岸经贸制度化与正常化,进而谋求两岸的和平。   萧万长所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理念,后来曾短暂的被当时执政的民进党所认可,但是随著民进党内部锁国主张再起,遭到民进党强烈批判,甚至还一度成为今年大选对手重砲抨击的对象,萧万长曾为此感到委屈,并抗议经济议题与政治口水扯在一起。所幸,从大选结果可以发现,台湾多数选民认同马萧的主张,更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走向对峙紧张的局面,民众企盼的是和平及经济发展。   萧万长认为,台湾目前需要的是市场与生产条件,而中国大陆则亟于提升经济结构,缩小贫富不均问题,中国大陆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台湾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过的,两岸正好可以发挥互补效果,如果两岸可以整合成一个经济体,更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事实上,随著全球区域经济整合时代的来临,台湾确实有急迫需要重新检视两岸关系。因为横亘在台湾眼前的最大挑战即在于,东协国家与中国大陆正进行经济整合,东亚包括日本、韩国等多国亦正努力与欧美国家甚至中国大陆建立经济联盟,消除贸易的壁垒。台湾虽自诩为贸易大国,但由于过去八年内部处于政治热经济冷的情况,除了台商大举前进中国大陆外,两岸官方往来几乎停顿。因此,两岸经贸关系越来越复杂,但官方对话却形同中断,许多问题仅能靠民间自力救济,两岸亦错失政治对话的机会。   这也是萧万长在选前即使面对对手猛烈的抨击砲火,但仍坚持两岸经贸交流必须正常化的原因。萧万长认为,两岸共同市场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而在共同市场形成前,还有许多事必须要先作,例如投资与贸易的保障,两岸金融合作与接轨,建立争议排解与仲裁制度,就产品标准规格化、标准检测认证等规范进行协商,甚至研商共同投资开发计画等等,两岸必须要先搁置敏感的政治争议,就经济合作展开交流,才可能进一步合作,藉著经济同盟,逐步缩小政治上的差距,而在这样的过程下,两岸人民才都可能有好日子过。   但尽管马萧的两岸论述获得台湾多数选民的认同,两岸毕竟隔阂八年,海陆两会自辜汪二老仙逝后,几乎仅剩下民间文件的认证,谁去迈出第一步,拉近两岸的距离,为两岸复谈作准备?   这项重担最后又落在甫当选副总统的萧万长身上,由于他在三二○后一直到总统副总统正式就职前,正好有个空档时间,有机会参加博鳌论坛,再加上从萧万长成立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以来,每年都参与博鳌论坛,虽是以民间人士的身份参与,但是透过每一届博鳌论坛的召开,他亦建立了丰厚人脉,并藉著他在博鳌的好人缘消弭了大陆方面不少疑虑,萧万长因此顺利成行,并首度以准副总统的身份,在四月十四日与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   萧万长在「萧胡会谈」中以「正视现实,开启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十六字箴言作为破题,胡锦涛则向萧万长表示,当前两岸关系正朝著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加强两岸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这是人心所望、大势所趋,表达对台湾的善意。萧万长并把握时机,向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分别是启动周末包机落实两岸直航、尽快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促进两岸经贸交流正常化、尽快恢复两岸两会协商。   从两个多月后的今天回顾「萧胡会」,萧万长当时提出的四项建议,现在几乎都已陆续上路,之后再经过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的推波助澜,终于让海陆两会得以重启协商,敲定开放陆客观光及包机直航的时间表。   尽管身为副总统,要关切的事务绝非仅两岸事务而已,但诚如萧万长所言,他很清楚,在亚洲国家的竞争中,台湾正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不能再蹉跎下去,而台湾是贸易起家,面对中国大陆全球瞩目的新兴市场,台湾更不能缺席,并必须借力使力,壮大台湾。萧万长会如何运用副总统的影响力,兑现马萧在选前宣示的专业治国,让台湾经济起飞、两岸关系长治久安,外界正拭目以待。〈本文刊于97年6月「交流」杂志第99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