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湾在两岸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文/杨开煌(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交流杂志97年6月号第99期(历史资料)》

  一、 前言

  自从「三二二」马英九当选之后,「马上,就会好」就从竞选口号变成全民的期待,大家都觉得要等到「五二○」实在太久了,希望立刻交接,给台湾一个新的机会,终于到政党的轮替,一切都站到了变化的起点。然而,迄今马总统执政一个月了,结果如何呢?有媒体调查指出马英九宣誓就职总统后,有七成二民众支持马英九的治国理念,七成四期待未来施政优先「拚经济」;另外,知道马英九就职演说内容的人,八成二对演说内容表示好评。到了六月十日民进党民调中心公布一份民调指出,台湾民众马英九总统的满意度已经降到百分之五十点八,不满意度则由百分之二十二点五攀升到百分之四十二点七。而其他的媒体得到相似的结果,民众感到满意比例为百分之五十,感到不满的民众为百分之二十九。而行政院长刘兆玄新官上任,施政满意度也在低档徘徊。调查发现,百分之四十的受访者肯定他的表现,不过也有百分之二十九的民众觉得不理想。
  媒体认为这代表国人对马政府上路初期的表现,可说是失望。客观而论,「马上,就会好」的支票是跳票了;在一片不满声中,对马在现阶段的两岸政策仍然给予明确的支持,民调发现在马政府的政策表现上,两岸关系的政绩获得百分之五十九民众掌声,拚经济也受到百分之三十七国人认同,但处理物价却让百分之五十四百姓不满。何以马的人望会迅速流失?个人以为,马英九最严肃的问题就是除了「两岸关系」的处理之外,在其他问题都没有真正抓住机遇,从而使得执政的机遇变成自己的挑战。所谓「抓住机遇」意谓著执政者,一方面必须有明确的施政方向,一方面善于处理任何干扰施政方向的各种事件,掌握出台政策或决定的时机;换言之,机遇本身只是一种改变和随著改变而呈现的新的可能,此种可能,并不意味著静态的结构或情境,可以等我们去实践或成就的一种事功;而是动态的提供我们改变自我的入口,一旦执政者不善于把握这样的可能,则机遇便就是一种挑战,执政者如果不知道或是不善于处理机遇,则全民就必须面对挑战;反之,政府如果适当处理挑战也可能变成新的机遇。

  二、机遇即挑战

  当前的两岸关系无论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处于顺境,但此种顺境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是常态吗?此一顺境能维持多久?特别是在这一波的蜜月期之后两岸关系的走向为何?有那些可能的变数?总之,在当前的两岸关系的机遇中包含了那些可能的挑战?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应该是当前的急务。
  首先,对当前两岸关系的评估:任何人从台湾以往近四十年(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的反共教育,再加近二十年的「反中」的社会化过程,来审视近一个月的两岸关系,必然觉得当前的发展确实很快。以两岸民间互助为例,以过去民进党的「反中、去中、仇中」的宣传,以致台湾社会流行戴别人「红帽子」的作法,竟然在四川的震灾中,台湾民间的参与热情和爱心的持久,简直是判若两极;以两岸两会的协商为例,中断了十年,而仅仅花了二天就可以签订二项协议,此种两极化的表现,当然很可能只是反应出前十年(一九九九至二○○八)两岸敌对关系的谷底反弹,只是「补课」,但无论如何并非常态。什么才是常态呢?从民间社会来说,经过两岸人民观光的社会互动,相互投资的经贸互动以及师生交流的学术互动之后,双方的认知更具经验意涵,更加深入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到类似「汶川地震」之后,台湾社会的表现,究竟是成熟的民主社会的「人道关怀」,或是更加上「同胞之爱」。因此,当前的挑战就是如何落实已有的协议,和有序通过两岸的学历认证,创造更正常的交流渠道,以使两岸社会关系逐步双向化和正常化。从两岸两会的关系来看,此次「送礼式」和「仪式性」的谈判自然不是常态,谈判的目的在寻找妥协方案,因此,不论是经济利益或是政治定位的谈判,都是激烈的攻防,以往我方的谈判受到媒体太多的左右,过份重视过程的对等,以至使前方的谈判者成为木偶,反而受制于人,而忘记谈判的目的;目前的挑战是两岸两会此次签订的协议,并不是来自攻防式协商的结果,往后的协商既不能以过去不求结果的谈判,亦不能以此次快速的签约,视为两岸协商谈判唯一的典范。往后的两岸两会谈判将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事前的「兵推」预演,是维护台湾的主体性和最大利益所不可或缺的课题,特别是未来的政治性议题的谈判事前兵推更是重要。
  其次,延续两岸关系机遇的挑战是什么?从现况来看,两岸关系正常化发展的挑战大致来自三大方面:
  从台湾的内环境而言,其挑战有三:
  第一、来自内部的行政官僚的保守及意识形态的横梗。所谓「行政官僚的保守」是指原本对两岸的不平等限制就是国民党时代的官僚体制所制定的,在国民党下台之后,有些官员在无官无责的压力下曾多次走访大陆,与大陆官民之间均有过接触,开始对大陆有了全新的经验和理解,特别对大陆在世界的角色有所理解,如今再由他们去领导那些对大陆,只有反共式和反中国式理解的中高层干部,必会产生观念落差和执行落差;另外,是由在意识形态上有落差而认定,只能对抗才能突显台湾主体性的官僚,由他们去实际执行和实践两岸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所产生的价值反差和观念矛盾。
  第二、来自情治单位人员的徬徨。长期以来,台湾的情治人员的思想训练,只有对付敌人,对付中共的渗透和颠覆,而欠缺对所谓「朋友的监督」,因此在台湾只有共谍,几乎没有日谍、美谍等,如今两岸开始了更密切、更热络、甚至是更「友好」的往来,则台湾安全的工作应该如何从新认识和布署?那些破坏两岸关系正常化,有害台湾利益的共产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分子,我们是否应该一体看待,如何一体看待?相信都是新政府树立台湾主体性的挑战。
  第三、来自军人的失落感。以往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在国家认同上「自我迷失」,以致中华民国的军人陷入不知「为何而战」的困境,于是只能以单一的不对称假想敌——共军,来强化自己的存在和必要性;如今两岸关系逐步正常化,所谓的两岸军事冲突和斗争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未来还可能正式终止两岸敌对状况,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于是这些依赖共军「犯台」的国军在思想上失落、角色上失位、功能上失效,只好自我安慰地想「终止敌对」、「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都还早得很,只要自己退伍前不发生。这种思想上保守与两岸关系正常化的发展是有距离的;因此,新政府必须有一套军人角色、功能的新教材,才能重塑中华民国军人的意义,也重塑中华民国国防的意义。
  从两岸关系的外环境而言,相关的国家对「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看法和现阶段可以接受的底限,是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依变项。基于「别人的分裂和冲突常常是自己国家的利益」的国家政治原则,在当前的情况下,「两岸关系正常化」是有制约因素的,而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期待,例如马英九的两岸「三不说」(不统、不独、不武),或许可以照顾目前美国在两岸关系中的利益;但是对台湾仍有领土野心的日本右派政客,则除了「三不说」之外,还希望两岸「不和」,才是对日本有利。换言之,对台湾而言,处理两岸关系的机遇有可能是周边国际形势的挑战;反之,国际形势的机遇有可能是两岸关系的挑战;其中包含著辩证转化的过程,是需要新政府的团体以智避害、以巧取胜,尤其是台湾不再扮演相关国家「反华」的马前卒,中华民国也不再是反共急先锋的情况下,相关国家是否真正认识和尊重,马英九政府为台湾人民所选择的这一条新的「台湾自己的路」,更是马英九的一个严肃挑战。
  从两岸关系的本身发展来看,其挑战也很多,基本上也有三大问题:
  第一、如何从处理两岸危机迈向共同管理两岸危机:自从两岸开放交流至今,在台湾方面一直呈现著「政策跟著民间跑」的现象,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开放政策是一直不对等的开放,北京当局对台湾民间开放的政策,比台北当局对台湾民间开放的政策更早、更多、更快,如今两岸相互的开放政策逐渐拉平,因此,两岸当局都应该从处理两岸危机转为预防和管理两岸危机,因此有必要讨论建立若干两岸机构来共同管理。
  第二、如何从互斥的「一中原则」迈向并存互惠的「一中原则」:两岸之间没有「一中原则」就没有两岸关系,但在互斥的「一中原则」下,只有半组的「两岸关系」,即在台海两岸存在著「九二共识」下的两岸关系。在国际间只有「一中原则」,因为以往两岸当局所熟悉的,是由西方社会输出的国际关系下的互斥式「一中原则」,如今的国际社会已从传统的国际法原则渐渐转为全球化的新法则所取代,国家的统治也渐渐转向城市治理,尤其是台海两岸出现新的互动契机,在此情况下也为两岸的「一中原则」带来国际并存的可能性,此一挑战是十分艰巨的,但也是充满开创性的。
  第三、从线性发展的两岸关系思考,转向突破非线性发展的两岸关系思考:在长期社会化的制式训练下,一般都习惯于线性发展的思考模式,它是因果律的思考,是按经验法则的思考,是静态的思考模式,其结果放在两岸关系中,就是一种积累式的两岸关系的期待,在此情况下,我们就会提出「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等定型化的线性发展的路径图,以为按部就班的努力,是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不二法门。
  然而人们慢慢发现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是多因的、偶然的和动态的,换言之,两岸关系的发展可能是曲折的、不规律的、多因的或者是无因的,因为两岸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复杂关系」,有时一个简单而非有意的作为,或是一两位低阶公务员的错误疏忽,就抵消或破坏了群体改善问题的所有努力,致使两岸关系呈现非线型的发展。
  两岸关系除了大结构的建立之外,所有「动态性复杂因素」的破坏,常常是在于渐变的过程,使人极不易察觉,一旦被察觉了,不是为时已晚,就是不知如何有效处理。故而应该两手并用,一方面是难易并行、交互面对,经济议题与政治议题是两类性质不同的谈判,或许谈判的风格与技巧,容有相通之处,其他很难相容,所以应同时并举、相互支援,也可以是两岸协商的选项;同时,两岸之间需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才能突破非线型的魔咒,开创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

  三、结论

  两岸关系的发展经过二十年的交流,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方式,如今又开启了机会之窗,两岸同胞如何面对此一形势,两岸精英如何迎接此一挑战,两岸领导人如何把握此一机遇,关系著民族的复兴,关系著民族的发展,更关系著民族的尊严,这是两岸只能赢不能输的挑战。〈本文刊于97年6月「交流」杂志第99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