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漫游大稻埕  文/林大钧《交流杂志97年8月号第100期(历史资料)》

台北有一个地方很适合静下心来漫游,那就是大稻埕。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对照于今日台北市的街道,大抵指的是民权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庆北路以西,这一块临近于淡水河的地方;二○○四年大稻埕码头整修后开放启用,现在已成了台北市民最便利的休闲去处,每到假日,总是有许多人在这里骑单车、吹风,消磨时光。   淡水开港与茶叶贸易,带来大稻埕的繁华,而大稻埕的发展,实与淡水河开港脱离不了关系,一八六○年淡水正式开港后,实际起卸货物的口岸,就是艋舺(今日之万华)与大稻埕,但艋舺因为河沙淤积,逐渐式微,于是大部分的船只都停靠在大稻埕,著有《台湾通史》的连雅堂曾经说:「大稻埕是台北枢要之地,商务殷盛,冠于全台。」大稻埕于是成为台湾北部商贸中心、人文荟萃的特殊文化。   大稻埕最初是在城隍庙、慈圣宫附近形成聚落,然后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天的位置;而大稻埕最鼎盛的时期,与茶叶密不可分,一八六五年,英国人杜德来台后,引进泉州安溪乌龙茶,让台湾农民栽种,再收买茶叶烘焙精制,其味道甘美芳香,令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直夸这是Oriental Beatuy,于是「东方美人」茶声名大噪,令欧美人士趋之若骛,当时外国五大商行:德记、怡和、美时、义和、新华利,都先后来到大稻埕设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国输出茶叶、樟脑,所以大稻埕可以说是台湾茶叶发展的发源地,一直到今天,大稻埕仍然存有不少茶行,以及当时茶行留存下来的洋房遗址。   也正因为大稻埕是台籍商贾与外商洋行汇集之所,所以其时的建筑,也趋于欧式风格,如今漫步在大稻埕,细看周遭的楼房,依稀可见当时所遗留下来华丽的装饰,如果走得太快,很容易就忽略了。

  四米宽的贵德街, 文化气息浓厚

  只有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才有可能转进小小的贵德街,才能体会到大稻埕之美。这条位于环河北路与西宁北路之间的贵德街,又称「港町」,虽然只有四米宽,但因拥有数十家茶行,而被称为「茶街」,现在虽然早已繁华落尽,但从楼房的招牌上,仍是存在数家茶行字号,依稀可见当时的情景。   「李春生纪念教堂」与「锦记茶行」这两栋美丽的建筑,就是位于贵德街上。出生于清道光年间的李春生,小时候帮父亲撑船摆渡,后来成为洋行买办而成了巨富,当时他的财富甚至可与板桥林本源匹敌,再加上当时因为宗教与通商之间常起磨擦,本身即为基督徒的李春生经常斡旋协调,让纠纷获得圆满的解决,所以李春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而这座仿厦门礼拜堂设计的红砖教堂,就是他所捐建的,后代子孙为了感念他的作为,因此定名为「李春生纪念教堂」。   另一幢同样是在贵德街上的美丽洋房,则是「锦记茶行」。如今的「锦记茶行」虽已荒废,但还是看得出它当年仿巴洛克式建筑的气派与华丽,建筑体分为中央主体与两侧卫塔,主体上有垂花、拖架等装饰,现在已被台北市文化局验定为古迹,它是日据时代茶叶大王陈天来的故居,陈天来曾任台湾茶商公会会长,为了废止制茶税而努力奔走,终于得到当时的总督石冢的支持,而陈天来在从事茶叶致富后,也投资了「蓬莱阁」酒楼、「第一剧场」、「永乐座」,而「第一剧场」与「永乐座」则是日据时代台湾人「专属」的电影院。

  华洋本土戏剧,汇集大稻埕

  也因为大稻埕当华洋交处、商贾荟萃,孕育出它海纳百川的休闲文化,随著一九二○年代的新文化运动翻云覆雨地兴起,大稻埕里京戏、歌仔戏、布袋戏、欧美电影、歌舞剧、话剧也都在此上演,作词家李临秋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永乐座」而与影艺界结缘,最后写下《望春风》、《四季红》、《捕破网》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歌曲。   现在的大稻埕,当然找不到过去的「永乐座」、「第一剧场」或是淡水露天茶座,可以让人听歌看戏了,但是位于西宁北路,由台原艺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林经甫创办的「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倒珍藏了数千件戏偶收藏品,可以好好参观一番,除了展出台湾传统布袋戏、六角戏台之外,还有难得一见「越南水傀儡」,而且每层楼都设置可以让参观人员自由操作的戏台,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博物馆。   其实台湾的戏剧演出,常会随著时代背景而变动,即使像布袋戏这样通俗的庶民文化,也必需随著当时的政策取向而调整,比如说,在日剧时代,日本人要求我们演布袋戏时,伴奏的乐器要用日式的乐器,所以一开始,连唢呐都不能用,但后来日本人发觉,唢呐的声音和日本一些乐器的声音很像,所以又同意我们用唢呐;后来日本推行皇民化,布袋戏的伴奏乐器又被要求要加入萨克斯风;更不要说后来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布袋戏又得加入种种反共戏码,著名的云州大儒侠,还出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中国强」角色了。

  日洋料理台湾小吃,流传百年好滋味

  当然,大稻埕也有许多台湾小吃以及日、洋料理,广告人孙大伟几乎天天在大稻埕不同的街道寻访道地美味,从猪脚、放山鸡、寿司生鱼片、米苔目、杏仁露,这里道地的小吃数也数不完;当然,名气最大的是一九三四年开业的波丽路西餐厅,当年不仅是文学少年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当代台湾新美术运动的画家们,也爱来这里喝咖啡,直到现在,靠著贩卖怀旧气氛,波丽路仍然是高朋满座。   只不过,大稻埕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名,真正存在的时间不超过半世纪,自从一九二○年日本人在台湾废除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改设台北市后,大稻埕这个名字走入了历史,但是大稻埕并不因为名字从官署中消失,而被遗忘,直到今天,大稻埕里的参药行、布行、小吃、戏偶、洋楼……仍然在诉说著大稻埕的故事。〈本文刊于97年8月「交流」杂志第100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