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交流杂志97年12月号第10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众所瞩目的第二次「江陈会谈」,业于十一月七日顺利落幕。这次会谈具有两个重大意义,首先是海基会与海协会两会恢复并落实制度化协商,象征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历史新页。其次,这次会谈所签署的四项协议均为民生经济议题,而且在会谈期中特别联袂办理「两岸工商及航运」与「两岸金融」两场座谈会,凸显两岸对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视与努力,也预示今后两岸协商的重点将是促进经贸关系正常化。
为了志记这场两岸要事,本期特别制作「台北会谈专辑」,对这次会谈的整个过程、四项协议的内容与意义做了扼要的介绍分析,留下了两岸历史见证。这次会谈的历史价值尚有待时间来证明,但我们必须一提的是,参与这次会谈的每一个人,不论是会谈的工作人员、媒体、相关场合员工、维安人员,乃至持不同意见的人士,都是一场划时代的演出,也都见证了历史,相信关心两岸事务的读者都会有所感触。
推动经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明年首件要事,因此本期特别刊出「二○○九年的重头戏─两岸经贸合作」、「推动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之思维」与「金融海啸对两岸的冲击与影响」三篇文章,作为探讨两岸经贸协商与交流的先声,未来将会就相关议题与进程适时做深入的报导分析,敬请读者拭目以待。
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牵涉广泛,举凡「中华民族」、「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台湾主体性」、「邦交国」等名词长期以来都时时刻刻牵扯到很多人的敏感神经。本期约请许志嘉教授撰写「从APEC到WHA的政治观察」,对今年两岸在APEC的互动及明年特别是在WHA的可能互动进行分析。
自民国八十年三月成立迄今,海基会已走过十七个年头,今年十二月二日第七届董监事会开始运作,并推选江丙坤先生续任董事长,高孔廉先生则续任副董事长兼秘书长。海基与海协两会联系协商制度化之后,海基会的业务越来越繁重,在十一月下旬,曾三次组团前往大陆参访,而且今后类似会务活动会越来越多。因此从第七届起增加董事员额,由原来的四十三人增为五十三人,希望借此扩大海基会的社会基础与代表性,并借重董监事丰富渊博的学经验与大陆海协会理事进行多层次、多面向的交流。多交流多沟通,少误解少误判,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相信能够获得大多数民众的认同。〈本文刊于97年12月「交流」杂志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