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空运协议使「两岸一日生活圈」真正开始发酵《交流杂志97年12月号第10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文/林安妮
两岸两会首度移师台北举行二次「江陈会谈」,政府解读,两会恢复中断十多年的协商功能,如今两会重新开启制度化协商,一次在大陆举行,一次轮回台湾,这才是有往有来,才是对等。尽管两会协商期间,场外抗议声不断,但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海协会长陈云林,依然顺利签署包括海空直航在内等四项协议。
以往海基会举办三节联谊活动时,最常听见的「台商声音」就是要求尽速开放大三通,此举不仅缩减两岸人、货往返成本,更有助台湾增加竞争力、成为国际运筹中心。可惜,过去十多年来,两岸气氛不佳,互信也在前政府多次猛烈撞击下,一点一滴消失殆尽。
两岸海空运松绑,台湾将有机会消弭边缘化危机
如今,两岸气氛随著新政府上台开始好转,尽管国内反对声依然不绝于耳,但从实质经济面来看,透过两岸海空运松绑,台湾将有机会消弭过去因为不够自由、不够开放的边缘化危机。也难怪,在二次「江陈会谈」后,「华尔街日报」会盛赞台湾,在这一波的国际金融海啸来临时,台湾已先透过两岸和解、两会协商,在一片不景气中,努力自救。
这一回,两岸两会签署的四大协议,包括了海运、空运、邮政合作以及食品安全等,其中,海、空运大松绑最引人关注,也被视为是二次「江陈会谈」中,和台湾经济最有关的核心议题。
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表示,空运、货运以及海运协议一旦落实,对于台湾想建立全球运筹中心、强化产业供应链、企业回台设立总部都有很大帮助。在空运部分,双方达成的共识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两岸建立直达航路(即俗称的空中航线截弯取直)、周末包机延伸为平日包机,以及货运直航。
在直达航路部分,双方同意开通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建立两岸航管部门的直接交接程序。北方航路是指,沿著B576国际航路北上,在军方R8禁航区的右侧BERBA点转折两次往西,在大陆东山接大陆内陆航线。
陆委会副主委傅栋成强调,该条航线绝对没有碰到国军在意的R8禁航区,完全兼顾国家安全,尽管这一回「南线航路」截弯取直尚未谈成,但双方还将继续谈下去。
根据陆委会估算,新的直达航路开通后,桃园至上海的航程将从现在的二小时二十四分钟,缩短到一小时二十二分钟,节省六十二分钟的时间及四十%至四十五%燃油成本,光是旅客及航空公司每年就可以省下新台币三十亿元以上。
在平日包机部分,双方同意将现行的周末包机,调整为每周七天、天天有的常态化包机。双方每周共飞一百零八个往返班次(以往是每周三十六班次),每方各飞五十四个往返班次。此外,大陆也将过去五个周末包机航点,扩增到二十一个航点。这些新增航点包括了成都、重庆、杭州、大连、桂林、深圳、武汉、福州、青岛、长沙、海口、昆明、西安、沈阳、天津、郑州等。
海空协议不仅提升台湾整体的竞争力,也强化台湾与国际市场的连结
根据民航局早前针对台商企业主调查,如果周末包机进一步扩大为平日包机,或每天都有班机在飞的情况时,台商企业主是否会考虑改变长驻大陆的生活型态,并把基地迁回台湾,继续从事大陆的生意?民航局得到的回应是,四十五%的大陆台商企业主表示愿意考虑迁回台湾居住,然后继续经营大陆的生意。
至于针对一些目前在大陆经商,但是在台湾定居的企业主,是否会因为两岸包机增加的缘故,受到大陆磁吸效应吸引而搬到大陆长驻,所获得的回应却是,只有三%台湾企业主表达有此考量。这项问卷说明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如果两岸每日直航,将使得「两岸一日生活圈」真正开始发酵。
在货运包机部分,双方同意开放各两个航点,台湾为高雄小港机场和桃园机场,大陆则开放上海浦东及广州机场,允许每月六十个班次往返。
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表示,海空协议签署除了节省时间、运输成本外,也可以重建台湾在亚洲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战略地位,不仅提升台湾整体的竞争力,也强化台湾与国际市场的连结。
在海空运直航落实后,政府希望,台湾的投资环境将能吸引更多跨国企业来台湾营运,并以台湾作为前进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市场的营运基地。她也说,政府面对大陆经济崛起的因应之道,就是将「威胁极小化,机会极大化」,如果能善用台湾的优势,并进行经贸政策调整,加强台湾经济与全球市场的连结,台湾将可能发展成为台商的营运总部及外商的亚太营运中心。〈本文刊于97年12月「交流」杂志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