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从第二次「江陈会谈」、APEC「连胡会」到「胡六点」 看两岸关系新局  文/潘锡堂(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98年2月号第103期(历史资料)》

  自二○○八年五二○马英九总统就任以来,历经两岸两会北京复谈及第一次「江陈会谈」签署周末包机与开放陆客来台观光等两项协议,两岸开放步伐的加快及两岸经贸政策的松绑,益使两岸关系出现快速的良性发展。尤其自二○○八年十一月上旬第二次「江陈会谈」在台北的举行,顺利签署了空运直航等四项协议,为两岸大三通揭开序幕,以及二○○八年十一月下旬「连胡会」在秘鲁首都利马的举行,更凸显中共对台湾参与国际空间的灵活、弹性与善意。
  尤其,二○○八年底的「胡六点」更是植基于近八个月来两岸关系的最新发展,胡锦涛擘划新一阶段对台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亦体现其在坚持对台原则不变之余,展露更多的新思维及善意与圆融。
  

  一、从台北会谈成果反思台湾下一步
  

  大陆海协会长陈云林为期五天的访台之行,马英九政府、大陆及国际社会普遍对其访台成果予以高度评价与肯定,咸认对两岸交流的扩大、两岸制度化协商的落实、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均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唯独台湾绿营一路从头到尾「呛陈(云林)批马」予以全盘否定。笔者担心的是,虽然自二○○八年五二○以来两岸关系出现良性发展,复以各界普遍肯定陈云林此行之意涵与成果,然而在台湾在野势力藉机刻意操作与激化朝野对立之下,往后「台湾内部因素」势将成为牵绊两岸关系良性发展之不利因素,如何看待与因应,可能是相当艰巨的挑战。
  首先是陈云林访台之行深具如下之意涵与成果。
  一、开启两岸大三通时代的来临:第二次「江陈会谈」签署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等协议,包括航班与航点的扩增,海空运、客货运、截弯取直新航线、由周末包机到平日包机,再加上直接通邮,两岸立即迈入大三通的里程碑,双方在实质上、形式上与心理上之距离大大缩小,两岸「一日生活圈」也蔚然成形。
  二、达成下次会谈优先协商金融合作的共识:此次两会在座谈会中达成共识,即是在两岸携手合作对抗金融海啸的过程中,如果以台、陆、港的外汇存底实力,彼此间能建立很好的机制,将对金融信心问题产生很大的安定作用。因此下次会谈第一优先要讨论的就是金融议题,包括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及互相进入两岸金融市场。
  三、「马陈会」与「赖陈会」,氛围和谐体现对等尊重之意涵:众所瞩目的「赖陈会」与「马陈会」,赖幸媛主委、马英九总统分别以「陈会长」称呼陈云林,而陈云林也拿捏原则立场而不失礼的平衡点、分别称谓赖幸媛主委、马英九总统,使得两岸分别有「各自表述」的空间,马英九政府解读此两场会见体现了两岸「互不否认」的事实,大陆方面的理解是体现两岸平等与尊重,无论如何,彰显和谐、礼貌、善意、对等的精神,却是一致的,可视为替尔后马英九总统与胡锦涛总书记在适当时机互访与会见,奠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起了一个暖身的作用,深具一定程度的象征性意义。
  最后,吾人认为台湾朝野激烈对立之因素,若不寻求有效之因应之道,则其不利于两岸关系之良性发展之严重程度将远大于大陆因素。因为,至少就目前为止,大陆释出两岸协商由易渐难、循序渐进之立场,自二○○八年六月两会复谈以来所签的六项协议,及二○○九年协商金融合作及深化经贸等,看来已逐渐为未来两岸协商国际空间与和平协议,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何况北京先前同意连战作为二○○八年APEC峰会代表所体现的善意,更让两岸二○○九年协商台湾以观察员申请入世卫大会有较良好的回旋空间。因此,若由此次台湾在野势力动辄扣马「牺牲主权换取经济利益」之「帽子」,以及要求废弃「国共平台」来加以观察,笔者建议马政府宜尽速设立「两岸和平发展与合作委员会」,广邀台湾朝野各党领袖与官产学各界精英代表,汇聚一堂、定期集会、集思广益,作为朝野针对两岸政策之意见整合的对话平台与机制,俾能有利于缩小分歧及寻求最大公约数之共识,方不致于牵绊两岸关系之良性发展,实已刻不容缓。

  二、正确解读APEC「连胡会」的意涵

  众所瞩目的秘鲁首都利马「连胡会」,在两人互称「胡总书记」、「连主席」及「老朋友」的轻松融洽氛围中进行了四十分钟的会晤,对于各方关注的定位与属性问题,已经体现了最后的答案,显然它是一场无关APEC框架下两岸领导人与领导人代表之正式双边会谈,反而是一场首次在国际场域中私下安排的老朋友之间的会晤,对于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此次利马的「连胡会」,系于两岸关系半年来出现的良好发展,第二次「江陈会谈」甫端出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的成绩单后不久,再一次体现两岸植基于善意、新意与包容的高层互动新模式,从而蕴含了如下两项意涵:
  首先是,它可被定位为「中国大陆境外」的另一场「连胡会」,植基于国共论坛之国共平台模式,运用于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之外的一场刻意安排的老友会晤,甚具「创造性模糊」的意涵:由于中国大陆绝对不乐见诸如在APEC等国际多边组织框架下之任何会晤,隐含有「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敏感意涵,因此从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之兼程赶赴利马安排并陪同会见,以及其他陪同会见人员如:令计划、戴秉国等人皆是曾参与北京「连胡会」的主要成员;尤其胡、连互称对方「连主席」、「胡总书记」,在大陆安排会晤的形式与相互称谓之上,已牢牢将此次「连胡会」定位为二人间私人性、友谊性的会面,话题可以无所不谈、轻松对话。其间,连战在谈话中唯一一次略提其有领导人代表的身分,胡锦涛礼貌性地保持缄默,体现出大陆在坚守原则之外,对于其不能认同的部分,考量连战「老友」的立场与面子,亦予以隐忍不发,在在体现大陆方面的灵活与弹性。
  其次是,此次大陆首次不反对提升台湾出席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代表的层级,并安排「连胡会」,可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台湾长期以来的深切期盼,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颇具指标性善意。往昔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主政时代,历年来台湾出席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的代表层级始终都维持在正部长级或工商企业领袖菁英,从未顺利获得代表层级的提升与突破;此次北京在第二次「江陈会谈」前夕,为更加体现大陆对台的善意及顾及台湾想更拓增参与国际空间的愿望,促成连战二○○八年可出席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为代表,对于两岸关系未来的良性发展也甚具正面作用。
  然而,笔者认为,此次利马「连胡会」具新意的巧妙安排,可视为大陆方面在把握住「回避国际领域正式的两岸双边会晤」之既定原则下,对台体现相当的善意与创意,给予台湾方面一定程度的「各自表述、弹性诠释」的空间,马政府若解读此为两岸「互不否认」的体现,也许大陆会保持缄默不做正面回应,但若解读为近六十年来两岸最高层级在国际场域之会谈,甚至视为台湾寻求国际空间之重大突破,可能就言过其实而流于一厢情愿。更何况,北京此次同意连战出席APEC峰会及安排「连胡会」,是更大考量连战自二○○五年首次访陆以来持续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重大贡献,大陆是基于「个案」考量而非尔后均可提升代表层级至「副领导人」层级之「通案」考量,台湾切勿误判。

  三、正确剖析「胡六点」对台的深层意涵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除夕发表对台六点讲话,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布三十周年,总结以落实两岸大三通与人员频密往来之丰硕成果,并且植基自二○○八年五二○台湾二度政党轮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快速且良性发展的新情势,与时俱进且前瞻性地提出内容涵盖一中原则、经济合作、中华文化、政党交流、涉外事务、和平协议等主张,已成为中共今后对台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
  由于「胡六点」延续「邓六条」与「江八点」之两岸和平互动精神,并且立足二○○五年先后提出的「旧胡四点」与「新胡四点」所宣示的「反独」与「盼建两岸和平稳定架构」的基础进一步衍伸,尤其针对马英九总统就职演说有关台海和解、外交休兵与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做出具体回应,值得肯定。笔者详读「胡六点」全文,认为其在原则立场上维持不变,惟在诉求与做法上却更体现弹性灵活与圆融的特色,可谓刚柔并济,因此在解读上不宜预设立场、以偏概全,以免失真误判而错失开创两岸未来双赢新局的契机。职是之故,「胡六点」的深层意涵可包含如下三点:
  首先是坚守「一个中国」原则,惟在对台之运用上体现更多务实兼容并蓄的善意,等同铺陈了「一中各表」的实质内涵:胡锦涛在第一点讲话中开宗明义提出「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作为加速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首要基础,而且在五千多字的演讲稿中反复多次强调「一个中国」,显见其对内部诉求坚持「一中」不容悖离与质疑之决心。然而由于胡锦涛相当重视与珍惜近半年多以来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新契机,故而一方面抛出「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之罕见提法,另方面首度提及「两岸可就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之倡议,已触及两岸定位论之对话与协商,因此若不植基于两岸「创造性模糊」之「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两岸相关之对话与协商实在很难展开,中共领导人应心知肚明。正因如此,「胡六点」为两岸开展政治对话协商齐一定调而多次强调的「一个中国」,其实在对台运用的实质意涵上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不谋而合,台湾部分人士不宜误解其善意而错估情势。
  其次是,有意在逐渐落实两岸大三通与经贸金融交流合作之际,把握契机、提前为两岸协商包括政治性议题在内的全方位谈判时代的来临预做准备:第一、二次及未来的第三次「江陈会谈」基本上应该大致落实两岸大三通与经贸金融方面的成果,惟由于马英九政府已把二○○九年五月间入世卫大会︵WHA︶成为观察员,视为马英九总统倡议「外交休兵」检测大陆对台善意之首要试金石,复以台湾尔后将陆续推出申请加入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提案,两岸开展包括台湾的国际参与等议题的政治性谈判,不仅无可回避甚至有提前面对的趋势,因此胡锦涛为了履行二○○五年第一次「连胡会」「五项愿景」中对台湾参与世卫之承诺,特别在此次针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问题,提到两岸可以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透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准此以观,个人认为「胡六点」调整两岸协商「先经济、后政治」、「由易入难」的顺位,改为「政经同步」的谈判次序,可谓既适时又务实。尤其胡锦涛为了回应马英九总统的台海和解休兵及两岸和平发展,倡议两岸政治性谈判除可展开政治关系的协商,亦可针对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达成和平协议,尽速预作准备,堪称勾勒出相当有善意且可行的两岸可长可久的和平发展路线图。
  复次,「胡六点」对马英九政府及台湾在野势力分别释出善意,不仅愿签订马英九总统所提之「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进而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衔接的可行途径,将可望降低甚至消弭台湾经贸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此外,胡锦涛也肯定台湾文化的丰富内涵及认定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并首度呼吁民进党改变台独立场,则与它开展政党交流正面可期,可谓善意尽出。
  总之,依笔者之见,「胡六点」在坚守原则之余,以务实理性弹性圆融之诉求,开展今后的对台政策,其具体做法不仅体现新思维,更是善意十足,各界解读必须鞭辟入里,不宜失真。〈本文刊于98年2月「交流」杂志第103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