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高雄世运圆满落幕 文/黄忠荣《交流杂志98年8月号第106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高雄世运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圆满落幕,国际世界运动总会主席朗佛契在七月二十六日闭幕典礼致辞时表示,「高雄世运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世界运动会」,朗佛契一语道出此次世界的成功与圆满,这不但是高雄的骄傲,更是台湾的骄傲。
  台湾在这次世运共获得八金、九银、七铜,在一○三个参赛国中名列第七,金牌数、奖牌数、奖牌排行榜都是史上最佳,充分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谛。
  高雄世运耗费数百亿元,筹备五年以上,是台湾有史以来主办的最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当初不看好的人不少,台湾体育实力未臻世界一流之林是其一,其二是台湾地狭人稠,大众运输系统又未臻完善,交通因素为一重要课题;加上夏季的台湾时有台风、西南气流引发的豪大雨等天气因素,确实令人担心。
  但从开幕式的欢闹喧腾、火树银花,再到闭幕典礼与会者脸上流露出的自信与感动,可以验证高雄真的办到了!台湾真的办到了!从世运的例子可以得知,台湾可以向更高层级的目标勇于挑战,不论是体育、经济、文化或其他方面都应如此。
  当然,台面上人物获得掌声与聚焦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六千多名世运志工无私的奉献,任何一个国际盛会,绝对不能缺少当地民众的合作与配合,去年的北京奥运亦复如此,从四面八方来到高雄的选手,最直接接触的就是志工与住民,他们对高雄或台湾的印象,可能就从这里开始。
  很多志工默默奉献,一天睡二、三个小时的大有人在,他们热情的接待国际友人,宛如外国选手在港都的保姆,世运这么成功,这些无名英雄绝对要在功劳簿上记上一笔,与这么多小人物的无私无我相比,许多大人物更应点滴在心头,以此自励。
  选手是世运的主体,无论得奖与否,场上的精彩表现,以及背后流血流汗的辛苦训练,都值得给予热烈掌声,像夺得金牌的台湾女子拔河队,个个手上都已磨出一层厚厚的茧。豆蔻年华的女孩谁不爱漂亮?但为了梦想及场上的光荣时刻,牺牲许许多多,坚强意志力令人动容。
  又如空手道八十公斤级以下金牌黄昊昀,决赛时遭俄国对手恶性偷袭脸部,后脑倒地被抬出场,经诊断是急性硬脑膜下出血,所幸住进加护病房几天后病情已经稳定,这面金牌几乎是用生命所换来的,可歌可泣。
  场上场下值得歌颂的故事还有很多,但不可讳言,荣耀背后还是有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两岸都在追求和解、共存共荣的同时,开幕式及闭幕式中国大陆都选择缺席。大陆方面未对总统主持开幕,观众展示国旗表达异议,固属进步之举。然而,台湾民众更期待大陆以更开阔的胸襟与会,特别开幕式是马英九总统主持,大方参加不是更能彰显大陆对台湾的善意吗?
  又如高雄捷运目前是十字状,平常搭乘率不高,除了市民觉得不够方便外,国内外选手一定也有所体会,台北市捷运人潮汹涌,就是因为其便利性,特别是路线的不断延伸,提供民众更多的方便,未来高雄要迈向国际化都市之林,环状、甚至网状捷运的发展必不可免。
  但高雄经验也可提供首善之都台北借镜,高雄每人平均享有绿地五.○三平方公尺,台北市仅二.五三平方公尺,台北市这方面也得加加油,特别是听障奥运举办在即,世运许多经验都值得参考。
  总之,在世运获得成功与掌声的同时,台湾仍要虚心以对,让自己从经验中获得更多进步,以争取承办更高、更大规模层级赛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