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大学教学心得—林冈:「有竞争才有进步」 文/林冈、汤斌《交流杂志99年6月号第111期(历史资料)》

台湾和大陆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目前两岸高校学生差距真的不大。」来台进行学术交流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林冈笑著表示,「大陆也有大学生上课吃早餐的情况,只是大部分教授都会管一管」。当然他也坦承,仔细观察仍有相异之处。至于大学招收陆生、这个最近在台湾争论得沸沸扬扬的议题,林冈教授认为两岸高校学生一起学习,反而可起互相刺激之效。
曾来台数次的林冈教授,此行是应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系之邀,为硕博士班「中国政治发展」课程进行短期教学,同时也为新著寻找相关资料。
目前,台湾社会普遍忧心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求学态度,总觉得他们不如前辈用功、也不关心国际大事,但林冈教授却不如此认为。他以这两个月在台教学的经验来看,台湾学生面对课业时,态度相当主动,上课也会进行讨论。只是可能受到媒体影响,台湾学生比大陆学生更关心周遭的事物。在他班上,就有同学要求讨论日前举行的「双英辩论」和ECFA的相关议题。相对来说,大陆学生较为关注国际事务。
林冈教授进一步指出,台湾学生可以透过许多管道,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资讯。就量来说,这是比大陆学生较为幸运的地方。他认为,目前台湾学生在获取资讯上,并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意」,应积极把握机会,吸收各方面的资讯或知识。
林教授表示,台湾学生较为活泼,无论在同侪来往或师生交流,程度上都比大陆学生来得频繁。这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只是比较需要克服生活中「来自外界的诱惑」,才能专心念书。
他指出,大陆有些家境比较困苦的学生,为求未来觅得出路、改善家庭情况,平时生活只专心念书,几乎没有娱乐或社团活动,外界实在很难想像他们刻苦向学的过程。但林教授也坦承,大陆大学生素质差异较大,不如台湾学生来得整齐。
在担任福建社科院助理研究员一段时间后,林冈教授亦如一般优秀的大陆学生,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大学任教过一段时间。他说,过去总觉得台湾学生的英文程度很好,但最近发现大陆学生有「后来居上」之势,尤其上海高校生的英语发音,相当标准。
很多媒体曾报导,大陆学生会早起在校园里背诵或朗读英文。林冈教授指出,这是因为大陆学生比起台湾学生,人生目标较为明确。一般优秀的学生皆把留学当成未来优先要达成的目标,愿意花较多的精力与时间苦读英文。他笑说,「专业素养就不见得肯花这样的时间了」。
虽然从专业角度观察,林教授认为台湾学生的英文能力还不错,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出国留学或发展的计划,日常生活也不大用得到英文,听力和会话比不上阅读的表现,他建议台湾学生可以加强这两部份。
林冈教授同时坦言,比起美国,两岸研究所要求学生的阅读量太少。教授每周开出的阅读书单,仅有美国一般研究所的三分之一,更遑论学生的课后投入,多比教授预期的低。他认为,可能是课程设计的关系,两岸教授都对研究所学生有「课修得多但不精」的感觉,这可能是两岸高教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至于谈到近来引起各界关注的陆生来台议题,由于按录取率看,大陆目前大专院校的数量并不多,林冈教授认为,台湾的大学要招收大陆学生并不困难,只是程度较佳的大陆学生,首选还是大陆顶尖的高校,或者是国外大学,不一定会来台求学。
林教授指出,开放大陆学生来台,的确可以解决一部份学校招生不足的现况。但他认为,一般大陆学生如要到台湾就读大专院校,还是优先考虑台大、政大、清华等公立大学,在台湾生活水准高于大陆的情况下,私立高校恐需以提供奖学金等优惠方式,才能招收到大陆学生。
林教授同时认为,学校不需要将招收陆生特别化,按照两岸相关法规招生即可。他表示,除非两岸学生有定期化、制度化及一定人数的交流,否则校方毋须再设立特别单位处理招收陆生事宜。对大陆学生的生活照护或学习辅导,也只要按一般情况从旁给予协助即可,以免外界误解陆生瓜分或稀释了教育资源。
另外,林冈教授特别提醒未来想来台就读高校的大陆学生,虽然两岸没有语言及文化上的隔阂,但仍应「入乡随俗」、调整心态,适应台湾社会的多元化,也避免受到不良事物影响。还要记得多和老师同学接触,尽快让求学之路步上轨道,同时应有长远计画,先行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生涯规划,才不会白走这一遭。
由于目前台湾仍有反对陆生来台的意见,因此林教授语重心长指出,「有竞争才有进步」。他认为,两岸学生进行交流,可起相互刺激的效果,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对教授来说,有更多来处不同的学生,一起进行观念激荡或意见交流,也可获致教学上的成就感。因此,台湾社会实应以开放、理性态度讨论此一课题,尽早实施,才能有助于台湾高等教育环境的健全发展。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