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 文/陈立恒《交流杂志99年6月号第111期(历史资料)》

近年,文建会通过文创法,大陆也将文创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两岸无论是政府、产业、学界,都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发展重点,积极运筹帷幄。亚太文创协会则是以民间角色搭起两岸文创的桥梁,开启交流的触媒,再以访问交流、论坛展览、到文创竞赛等多元的媒介,激起交流的花火。两岸各自有著优渥的资源,可以开创文创产业的未来,台湾应知己知彼,从交流过程中找出最优势的定位。
文化要有互动,才能有源源活水,因此两岸文创交流,应该时时保有「请进来、走出去」的热络,才能将文创产业的格局打开。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体质特殊,经营与生产规模往往不能和大企业相比,但是具有以小搏大的潜力,若要在大陆站稳脚步,可以使用策略联盟等方式经营。两岸文创现阶段的交流形式正从萌芽走向茁壮,有赖更多的互信与合作,才能打开两岸文创合作的大门。
开启中华文化资本的钥匙
两岸都握有开拓文创契机的关键︱文化资本,尽管在应用形式以及执行力上有所差距,但是如何创新与活用中华文化,并与现代观念、市场期待和科技互为结合,将之转化成文化资本,是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为下一个经济推手的关键。
举凡文学、技艺、建筑、书法、戏曲艺术、写意水墨、儒道思想,都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再加上全球市场对于中国文化的需求与敬慕,从一九二六年普契尼的「杜兰朵公主」、一九九八年迪士尼借用「花木兰」,到二○○○年李安「卧虎藏龙」的实践,都证明了中国的旋律与传奇,不但没有被遗忘,还可以跨越种族与语言。
近来,两岸都渐渐发现这项资本的重要性。像是法蓝瓷将两岸故宫文物,诠释成具当代时尚感的设计,作品不仅在两岸热卖,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喜爱。老牌食品大厂义美也获得故宫授权,以故宫镇馆之宝「肉形石」及「翠玉白菜」为题材,推出「故宫之美」礼盒,市场反映热烈。故宫更结合创意设计师,以故宫馆藏精品为形象打造「故宫公仔」,成为参观游客人手一只的热卖纪念商品。
两岸文化产业,各自握有开启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企图将文化资本产业化。两岸各有各的优势与风格,我们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就要了解彼此的优势,并善用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本以及执行力。
软实力 台湾核心竞争力
两岸展开交流以后,彼此渐渐发现各自的优势,台湾相较于大陆,优势在于文化内涵、创新。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断裂期,有著丰厚的人文资本与文化素养,再加上多年与国际交流的经验,能以国际语汇传递文化内涵,并且转化为能行销国际的创意商品。相较于此,大陆文创产业对于文化内涵的应用仍较为传统,对于整个文创的价值炼也较为生疏,但其优势在于,市场潜力大、国家政策编列大笔预算支持,以及日渐提升的人文素养。
其实,两岸文创产业可以结合两方的优势,台湾擅长文化资本的运用、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及价值炼的整合,大陆可开辟市场与在地管理。两岸文创可朝「分工、互利、双赢」的方向进行,但此模式要臻于成熟,有赖两岸交流更紧密以及建立长期的合作平台,以对接跟互补方式开创更大的市场。
城市交流 开启文创对话
谈两岸,总是太沈重。其实,文化创意产业最终的目的,不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都应充分利用本身独特的文化加上创意产业,激荡表现出地方独具魅力的风采。将地方上深具特色的文化资产,结合科技、媒体的力量,行销到全世界。
城市确实不失为文创交流的绝佳单位,既能保留地方特色,在交流过程中又能富有弹性,而能接受多元文化的碰撞,更能激荡出火花。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白崇亮先生,曾在去年底「苏台文化影视创意产业研讨会」中提出,「地方它不只是土地、空间或建筑;地方是人的记忆、想像与认同。每个地方上的城市,都在塑造它所以能够吸引人的特色。」以地方为单位的文化创意,更能发展其独特性,激发构成该城市吸引人的元素,让城市品牌与文创品牌相辅相成。
二○○九年亚太文创协会参与主办或协办的两岸交流活动众多,包括「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景德镇.台北两岸陶瓷精品展」、「苏台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当我们将交流的重点放在城市的探索,无论是展览、论坛、交流访问等各种形式,确实可以抛出一些议论,结合文化与观光产业产生综效。将焦点放在城市文化特色,并且以文化为导向,挖掘更多文创产业交流的契机,可将文化创意品牌推向更多的城市。
两岸文创 需要长期据点
近两年本协会与厦门产官学界积极合作,举办「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选择厦门作为据点的原因在于,厦门为「台商」在大陆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可作为进入大陆市场的试金石。不仅比一线城市如上海、北京的成本低、有地利之便,且其文化、语言与台湾闽南文化同源,拥有亲切感与文化渗透力。
台湾的文创业者,其实一直需要一个测试内地市场的跳板,本博览会就是以此理念举办,希望开展出一个平台,让两岸互相观摩、开启合作契机。也希望激荡出的火花,不仅止于短暂的展期,而是能开启一个长期的合作平台,发展出一个两岸文化创意园区。如此,不仅是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基础,更能育成更多跨两岸乃至于国际的文创品牌。今年六月,博览会即将举办第三届,相信有了两年的经验,本届厦门文博会将开展出更富有深度的对话,开创出异彩纷呈的新格局。
除了自己策展,本协会常参与大陆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一方面感受对岸文创业者急起直追的气势,一方面也目睹台湾厂商的品牌力、产品力、创新力以及多元性,在内地有著相当大的潜力去推广文创品牌。台湾有许多刚起步的文创业者,很有机会在大陆市场扎根,相信以大中华市场为品牌的据点,将拥有源源不绝的市场脉源。
两岸关系近年趋向于明朗,交流更为活络,尽管在竞合之间,总会有暧昧的界线,但相信两岸产官学界皆积极在摸索著更顺畅的道路。相较于其他文化区,两岸文创交流的优势在于同文同种,因此沟通上更为顺畅,能够开启更具深度的对话。尽管两岸在历史脉络、法治规范、教育背景有所差异,但是差异往往能创造更多元的火花,并且朝著「同中求异、异中求和」的方向前进,让交流为文创产业创造更多契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