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现况与前景 文/周仲岛《交流杂志99年6月号第111期(历史资料)》

引 言
海峡两岸地缘关系密切,相同天气和气候现象常同时影响大陆和台湾,因而学术基础研究与预报实务都有极高的共通性。台湾和大陆气象界,在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和剧烈降水)研究都颇富经验,在季风和气候变迁等领域也有许多值得借镜之处,两岸气象交流具有高度互补性。
海峡两岸的气象交流,从民国八十三年共同庆祝两岸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七十周年开始,尔后在历届理事长带领下,双方交流热络。也由于成效绩优,学会连续五度受到行政院陆委会的表扬,至今已有超过五十次团体交流活动的记录。
两岸气象交流活动的推动并不容易,除协调及申请手续外,经费也是一个问题。近年来依委托单位中央气象局的需求,邀请大陆气象局组团来访,已成为学会每年的重点工作。自民国九十三年开始,每年大陆气象界来台参加「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本会组团赴大陆参加「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已成为两岸气象界的年度盛事。
以下就最近几年学会在两岸事务交流,简短说明。
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
此一系列研讨会,由中央气象局委托本学会主办,重点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这也是两岸气象界最实际的需要,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福祉。九十五年十月,本学会邀请当时中国大陆气象局长秦大河院士率团来台发表论文,双方共发表二十八篇论文,分别讨论气象灾害与灾害防治、气象科技与应用、气候监测与分析、预报技术与个案研究、遥测与整合应用等。会议主题特别加强气候变迁、气候模式、灾变天气特征,也讨论到台风和中尺度气象问题,非常切合两岸实际需求。当年代表团是近十年来访层级最高的一次,大陆领导阶层很多四十岁左右的年轻干部,拥有博士学位及省(市)局长的经历,且大陆中央与地方、作业单位与学术单位的挂职和交流非常密切。
大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与风云二号卫星错开观测,可提供涵盖东亚地区和台湾,每半小时一次的卫星云图;每年四至十月洪汛或台风期间,还可加强观测,提供每十五分钟或更密集的卫星云图,对台湾天气分析和预报有相当助益。
最近一次的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于九十八年十二月举办,研讨主题包括: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台风与梅雨季定量降水预报;全球暖化与灾害性天气;气象分析技术资料之交换;以及其他天气预报实务之交流。此外,本次交流重点项目,在于加强双方对台风、梅雨季、豪大雨预报能力以及全球暖化和剧烈天气相关技术之探讨。
大陆参访团由气象局沈晓农副局长担任团长,两岸总共发表三十篇论文,参加人数约八十位。大陆参访团并由本学会安排,参访中央气象局所属作业中心、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中国文化大学大气科学系及台北市灾害防救中心;另安排到中央气象局宜兰气象站、花莲气象站、花莲雷达站及农委会水土保持局花莲凤林凤义坑土石流观测站现场参访。该年适值莫拉克侵袭台湾造成重大灾害,尤其是豪大雨对土石斜坡的崩塌,以及气候暖化与超大降雨的关联,都是双方热烈讨论的议题。
另外在九十八年六月,大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以及福建省政府在福州共同举办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本学会居中协调,促成台湾大学和福建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并作为福建省气象局人才培育的基地。
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
此一系列会议,由大陆气象局之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中心主办。九十六年的研讨会假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两岸学者专家共提出二十五篇论文,我方有十二位学者专家出席并发表十篇论文。内容包括:天气个案分析、都卜勒气象雷达、台风、数值预报、气候统计、气象服务等。九十七年研讨会,以汶川地震重灾区降水与泥石流滑坡特征分析、气象信息在防灾应变之应用等为探讨主题。
九十八年研讨会,假北京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举行,我方有二十位学者专家出席并发表十三篇论文,由本人带团前往,中央气象局辛在勤局长以顾问身分与会。由于当年莫拉克台风为台湾及大陆皆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有多篇论文系以莫拉克台风为探讨主题。大陆方面的与会人士,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联寿院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元副院长、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式功副院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及其他气象作业、学术单位之学者专家。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也是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亲自接待;另外由于相关台风议题讨论热烈,会中也谈及未来如何强化,包括台风命名以及合作研究的可能性。
海峡两岸气象名词研讨会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两岸大气科学学者所组成,每年轮流主办气象名词研讨会,以增加两岸气象名词的一致性,对于两岸气象科技交流有很大的贡献。
八十八年第一届研讨会在台北召开,确定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的编定方案。八十九年第二届在海南海口市召开,对中国大陆专家按编定方案整理的「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初稿)」,进行逐条审定与讨论。
九十一年第三届在垦丁召开,针对「对照本」,海峡两岸各自选取较优与较劣及新词翻译进行范例讨论,为往后翻译名词的一致性,提供原则性建议,汇编成﹁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乙书(以下称老名词)。此外,并依据美国气象学会出版之「气象名词辞典第二版」,除去第一版已有部分,和已收录于国立编译馆于八十七年所编之「气象学名词第四版」部分后,整理出约一千字之「新增字汇」(以下称新名词)。
九十五年第四届在新疆喀什市召开会议,针对「新增字汇」选取常用重要新词,希望在新词尚未完全确立「惯用译名」之前,提供双方可接受之「共同推荐译名」。
九十七年第五届在台北举行,针对老名词当中的四百四十八则「共同推荐译名」进行研讨,两岸达成一致者计有两百八十八则,约占六十四.三%。
九十八年第六届原本预定在福建武夷山举办,后因莫拉克台风改到海南三亚进行。会中讨论五百五十三则老名词中,两岸推荐名相同者一百三十五则,双方均建议删除者共有三十三则;另讨论九百三十六则新名词,完成研定两岸译名相同者,及双方均建议删除者计三百六十八则。两岸独特用语,且无交集者,例如「向量︱矢量」「乱流︱湍流」「计︱仪」等,则未列入讨论。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这几年已定案之成果,汇整提供各自之政府主管机关(大陆名词委、台湾教育部国立编译馆),进行国家大气科学名词之修订,以作为教学、研究之名词使用依据,未来亦将配合两岸政府推动「中华大辞典」之编辑工作。
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九十一年完成「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本」,不但使社会大众及气象界了解两岸气象名词的差异性,减少误解,更进而以缩小两岸气象名词称谓差异,作为双方共同努力之方向。老名词异中求同、新词尚未讨论获得共识者,仍应作为未来之工作目标,持续进行。
目前两岸台风因中文译名不同,常造成两岸作业单位与使用大众之误解,是否借由两岸气象名词委员会对谈机制进行研讨,或由两岸气象局直接讨论,亦是未来努力方向之一。
全国大气科学研究生暨两岸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自八十三年两岸气象交流以来,即开办两岸青年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每次均在两岸大气科学界造成热烈回响,这归功于两岸担任导师的著名科学家大力支持,以及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的全力配合。研讨会历来的主题共有五方面:气候动力学、气候预报、气候模拟与全球变化;中小尺度与灾害性天气;大气物理、大气探测与遥感;大气环境、大气化学与边界层物理;地球流体力学。
研讨会均由研究生主导研讨会议议题、安排特邀报告人及主持所有会议,老师从旁协助与指导,达到「做中学」的教育目的,使学生逐步成长,并且议题广泛。大陆研究生上台报告有板有眼,问题发言也相当踊跃与深入。对岸研究生以大尺度研究与模式模拟见长,我们则偏重小尺度的专研与新技术的开发,各有特色。
结语
台湾因为台风、豪雨等灾害性天气常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大陆也面临相同问题,如何加强即时天气预报技术及遥测资料应用,可作为未来两岸气象科技交流重点。台湾今年将举办花卉博览会,大陆办理北京奥运及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提供相关承办单位及活动地点气象服务的内容与运作方式,应该可作为中央气象局提供台北市花博会服务的参考。
长期以来,在政府支持与中央气象局全体工作人员努力下,我国台风预报技术已达世界一流水准,并仍在进步中。台湾地区自动雨量网站已建设完成多年,都卜勒气象雷达网连也已完成,卫星接收和各种预报整合系统也不断更新。在学术界与作业单位的努力下,气象界的学者专家们无不力求有所突破,但由于天气变化之多变性,气象工作者需努力探究的大自然奥秘尚多。
中华民国气象学会举办过多次两岸气象交流活动,已为两岸气象交流奠定扎实基础。基于两岸气象间共同工作需求,应思考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两岸大气科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模式。借由不断的互访,建立深厚的互信基础,继续推动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至为要务。让两岸学术实务脐带得以长长久久,永续经营,共同造福后代子子孙孙。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