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四地媒体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两岸媒体交流二十年的回顾与前瞻 文/黄肇松

在一九八七年台湾宣布解除戒严及开放探亲之前,两岸隔绝四十年,要进行任何方面的交流都不容易,尤其以媒体的高度敏感性,交流的艰困更可想见。

两记者来台开启两岸媒体交流
一九九一年八月,两岸媒体交流有了突破。当时中国新闻社记者郭伟锋和新华社记者范丽青,申请来台采访「闽狮渔事件」,笔者当时服务的中国时报受托协助邀请,同时协助安排入台事宜。八月十二日两位记者来台,笔者代表报社接机。他们受到百余位记者同业「包围采访」,从机门到海关,足足走了一个钟头,「寸步难移」的开启了一次「破冰之旅」。
以新闻交流而言,范丽青和郭伟锋两位记者来台采访,具体实现了两岸新闻采访的双向化,在此之前是单向的。岁月匆匆,两岸媒体文流进入第廿年。二十年来,世事变化很大,媒体亦然,而两岸四地媒体的变化是朝著「极大化」发展。
在资讯流早已超过物质流的「资讯时代」,两岸四地媒体力量究竟有多大?让我们来看有一些统计数据,让数字说话。
由近及远,台湾传统媒体中,每天定期发行之中、英文报约三十家,有效发行的杂志七千种,广播电台二十余家(多数有联播的分台),这些媒体近年来变化不大,改变较大的是电视和网路。目前台湾有五家无线电视台、一百个以上的有线电视频道,提供五化八门的节目,可覆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庭,比率之高为世界之冠。网路发展更快,台湾民众网路的接触率,从二○○一年的六.六%一路飙升到二○○六年超过四十%,六年之间成长六倍多,目前已超过百分之六十。这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幅员不大的台湾,构成极为丰沛的资讯流。

两岸四地媒体发展极大化
十四亿人口的中国大陆,所有的统计数字都大的惊人。根据统计,二○○九年年底,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二十%左右,突破一兆元人民币(以下同)大关。其中图书销售增长五十%左右,印刷业总产值达到五千七百亿元,比上年增长二五%;数字出版增长五十%左右,总产值达到八百亿元。另据统计,二○○九年中国出版图书七十亿册,年图书出版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前列;报纸四三七亿份,其中,日报出版总量连续九年居世界首位;期刊三十一亿册,电子期刊出版量达到九千多种,电子图书五十万种,发行总量超过三千万册。而以家数来说,中国大陆报纸超过二千一百家,各类刊物近万种。从统计来看,中国大陆报纸和期刊的出版,近年来维持稳定成长的态势,特别是文化生活类的报刊和有地方特色的报纸与期刊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对资讯流的扩大作出贡献。
然而,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数字,其一是在二○○四年之前,中国报纸广告经营保持二十%的年增长率,而二○○四年开始首度成长不足二十%,到二○○九年,其成长率已降至个位数;其二是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发布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二○○九年,报纸阅读率为五十八.三%,比二○○八年下降五.六%,期刊阅读率为四十五.六%,比二○○八年下降四.五%。二○○九年国民人均年阅读传统纸质版报纸七十三.○一份,比二○○八年减少了十五.五九份;人均年阅謮传统纸质版期刊六.九七本,比二○○八年减少了一.二三本。可见,阅读率出现了大幅下滑。
一种趋势?暂时现象?叶落知秋?端视你从什么角度作观察。但大陆报纸逐渐受到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即台湾所称「网路」)新媒体的冲击,应该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大陆二○○九年有二百五十一座广播电台,二百七十二电视台,两千零八十七座广播电视台,四十四座教育电视台,构成力量庞大「广电大军」,到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九十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九十七%。也就是说,不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有十三多亿的阅听众,广播电视不但成为大陆民众接收生活、娱乐讯息的主要媒体,也是新闻资讯传播的主要管道,应该也相当程度的影响了纸传媒的阅读时间、接触率、购买及广告营收。「二○一○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二○○九年电视广告收入六百五十四亿元。
广电大军固然威猛,但标志著第四次「广播革命」,正在中国大陆风火进行的网路媒体成长趋势更盛。截至二○○九年底,大陆网民规模已达三.八四亿人,较二○○八年底增长八千六百万人,年增长率为廿九%,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网民的总和;用互联网的频率也超过了美国等国家。网民日均上网时间达到二.七小时,比美国的二.三小时还高出○.四个小时。手机网民规模一年内增加了一.二亿,已达到二.三三亿人,占整体网民的六十%。

中国大陆互联网已成媒体主流
中国大陆互联网「资讯流」的注入,有两个发展值得观察。其一是入门网站(大陆称门户网站)对重大新闻的倾注全力,而网民也热烈回应。知名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调查资料显示,在二○○八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八月九日北京奥运会首枚金牌产生时,四十四%的公众通过互联网管道获知了这一消息。在整个奥运会间,十八至三十岁的主体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更重,他们中四十八%第一时间获知奥运首金管道是互联网。
另一个以相当特殊的方式,丰富了「资讯流」的互联网发展,是博客(Blog,台湾译为部落格,香港称之为网上日志)的勃兴。截至二○○九年十二月,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者规模达到二.二一亿,使用率为五十八%,较二○○八年底增长六千万人。活跃博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半年内更新过博客空间的博客使用者,规模达到一.四五亿,增长率为卅八%。这是中国大陆互联网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的重要数据,其表现和能量已成为国际社会关心的焦点话题。
不同于美国的博客已经形成一个专业的新闻博客群落,而且相当成功的进行了商业化操作,博客在中国大陆还被称为「自媒体」或「私媒体」,以个人化的特色进行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白,正如香港所谓的「网上日记」,是一个相对没有修饰、整理、管制的意见平台。但它让普罗大众逐步取得了话语权,终结了以往由官员、记者、专家所主导的「特权话语阶层」的局面,不仅成为一种新的讯息交流方式,也在时政的评论上,逐渐产生政治的影响力。博客从一种技术、一种生活、一种讯息,有逐渐变成一种政治的可能。
不要看香港、澳门总人口还不到千万,媒体发展却相对稳定。在香港,传统的十二家中文报及两家英文报,这几年来「一个都没少」,甚至还出现免费派送的大众化报纸。香港电视市场应该最受台湾电视工作者欣羡,收费电视近年来竞争较激烈,免费电视长期来只有两家;而香港网路的发展,年轻族群热衷,整体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至于澳门,如果有人认为博彩业是它惟一的产业,那就错了,至少媒体业相当发达。五十万人口的澳门(约相当苗栗县人口),却拥有八家中文报、三家葡文报和一家英文报,还有分别以华语、葡语广播的电台和电视台,媒体面貌相当国际化。

两岸四地媒体合作共识尚未凝聚
笔者之所以花了一些篇幅,将两岸四地各类媒体的发展现况作了介绍,是想指出一个事实:散布在两岸四地及五大洲的华文媒体之数量及规模,实在相当惊人。报纸、电视台及广播电台数以千计,杂志期刊数以万计,作为新兴媒体的各类网站、各式网路服务,乃至于无所不在的博客,有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冒窜成长。这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如能有效合作,影响力是未可限量的。尤其是,如能合作传递文化资讯、推动文化产业,因不受政治的羁绊限制,效果会更大。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影响力的滋生和壮大,因为共识尚未凝聚,合作尚未扎根,目标尚未确定,工具尚未运用,力量也就难以产生。
以两岸为例,二十年前,有了郭伟锋和范丽青两位记者来台采访的「破冰之旅」,也才有了翌(一九九二)年十八位大陆记者,组成第一个大陆记者团到台湾参访。换句话说,开始之路并不容易,但是开始之后,已开启的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是关不掉的。
尽管经历一九九四年的「千岛湖事件」以及其后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两岸关系起伏不定,但是新闻交流总在艰困中持续推动。台湾媒体派赴大陆采访的记者人数和次数已难以计数,大陆记者来台也由「专题采访」发展到「驻点采访」。新闻交流辐射到其他方面的交流,新闻交流顺利与否也反映到其他方面交流情况,期间过程是辛苦。如果不这么辛若,不走过这一段的话,两岸关系会更辛苦,更缺乏「触媒」。
可以说,两岸媒体从业人员在推动新闻交流、交往方面,付出了不少心力。但检讨过去两岸四地媒体的合作,真正落实到实质性的新闻讯息方面的合作及营运的合作并不多见,倒是香港与内地媒体合作初见成绩,也仅仅在「初阶段」。这主要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展望未来,如此受主客观制约的困境,在两岸四地的媒体合作中仍不免出现。然而,既然二十年来两岸四地人员互动方面已累积成果,四地媒体高阶负责人及各阶层新闻实务工作者交往频繁,相互了解在增进之中,应已奠定在「适当时机」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合作的基础。笔者认为「某些方面」包括观光的推广、文化资讯传播、文化产业的合作推动及校园交流与人才育成等。至于「适当时机」,就是现在、当下。否则两岸四地及全球华文、华语媒体打造出来巨硕的「资讯流」,仍会闲置空转,无助中华文化的提升,也听任华文、华语庞大文化产值的流失,只能继续充当韩、日电视剧「大长今」和「白色巨塔」的忠实观众。

建立全球性华文文化网路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岸四地媒体合作,既确定文化领域是最有可能的标的,以此共识共同扎根,则在成千上万铺天盖地的众多新旧媒体中,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工具来运用、来推动。否则各有立场、各有考量、各有盘算,势难脱一盘散沙的窠臼。所幸,网路媒体革命时代的来临,为两岸四地媒体合作推动文化及文化产业,提供一个更现实可行的操作空间。这个新的合作空间的出现,基本上要将它他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来考量,而这也是网路时代的特性︱全球化。这个合作的方向,必然是朝向两岸四地共同合作建立一个属与全球华人社群的华文文化网路平台,而要成功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即便是与政治关系较小的文化平台,媒体人仍必须先达成操作的共识与原则,有了这样的共识,两岸四地媒体合作才有其可行性与前景。
第一、增进四地新闻从业人员的共识:过去两岸四地新闻媒体从业者最大的差异,应该在媒体经营理念上的不同。港、澳媒体重八卦,台湾媒体重政治,大陆媒体重社会,两岸四地媒体从业人员如何以推动文化为任务取向,建立一套共同认同而且可操作的作业方式,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第二、建立一个两岸四地均可接受的华文文化媒体平台:若一个华文文化平台无法获得两岸四地的同时认同,尤其是大陆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必将使这样的平台缺乏最大华人市场的支持,也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全球化的媒体平台。
第三、资金的整合必须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否则也就很难逃过政治的操作与影响。
第四、人员必须是集合两岸四地的媒体从业人员,以各自的在地观点来整合此一全球性华文文化平台。
总之,在网路媒体革命时代,建立一个有理想、也有操作可能性的「华文文化网路平台」已出现契机。但是否能真正落实,一方面要各方面人士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也值得各方有心人士努力落实。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此一平台能顺利落实成立,除了强化日常的文化新闻的报导和论述,关切两岸四地及全球各地华文、华语文化工作者现况之外,要如何结合所有媒体真诚的推动文化产业,笔者认为重点如下:

网路平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全球华文媒体合作的触媒-中文产业
我们常看CNN、WNBC及BBC的新闻,除了吸收资讯,了解世局外,多少也带著一点学英文的附加价值,英文是强势语言,不得不学。但是,如前所述;有一阵子「韩流」袭卷大中华地区,确实令我们汗颜,南北韩人口不足七千万,却靠著各类传媒成功推销韩文、韩剧及韩国文化,全球使用中文的华人超过十四亿,使用华语者也都超过十亿,我们却还没有把它产业化。当今,全球有超过四千万的各国人士在学汉语,有一百多个国家四千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汉语水平认证考试,在四十多个国家设立近两百个考点。全球中文教学的年产值,保守估计超过十亿美元,这正是全球华文媒体︱不管是传统媒体或新兴媒体的强项,我们是靠文字维生的,这也是两岸四地华文媒体合作的最佳触媒,如何推动,值得在构建全球华文文化网路平台时深刻思考。最重要的是把中文当文化产业,千万不要当成争取向心的统战工具。
二、两岸四地媒体的共同资产-文化创意产业
当前,两岸四地民众的生活型态越来越近,但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差异仍在,尤其谈论政治仍甚敏感。那么,什么是两岸四地媒体合作的共通资产呢?我认为是文化创意产业,值得华文媒体合作开发共创商机,更借此充实中华文化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包罗甚广,涵盖了文学、视觉艺术、音乐与表演艺术、展演设施、工艺、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广告、设计、设计品牌时尚、建筑及建筑设计、数位休闲娱乐、创意生活、文化休闲观光等等。英国在二十年前,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不到十亿美元,就业人口约两万,而现在年产值已超过三百亿美元,就业人口超过三十万人,媒体的推动与宣扬扮演重要角色。放眼望去,与中华文化及华人生活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正等著两岸四地媒体携手合作推动。相信,这也是两岸四地未来最重要的产业,不容忽视。这正是华文文化网路平台可以大施拳脚之处。
三、文化网路平台的试金石-促成两岸故宫联展
因为现实的政治制约,两岸四个故宫︱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南京博物院(故宫南迁文物收藏在此地),迄今无法正常交流,当然是两岸人民在文化上的一大缺憾。「全球华文文化网路平台」如能落实成立,似可将促成四个故宫举办联展,作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试金石,这不只是全球华文文化盛事,更是全球文化的大事,如能促成意义非凡。

长期驻点 报导才能更丰富
二十年来的新闻交流,诚然为两岸四地(尤其是两岸)未来的媒体深化合作立下基础,以华文文化网路平台进行全面合作的可能性及拟议的构架已如上述,但仍须假以时日来进行探索与规划。此期间,交流管道仍须畅通,基础更要求其牢固。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两岸媒体互设媒体采访办事处,现在的驻点有点像「出差团」,所费不赀,累积有限,应该尽速变成设办事处长期驻点。因为,只有长期的累积才能让报导更准确,更能关怀民众,而对两岸文化的报导也才能更深入,取得更大的空间,为未来的文化大平台建立更牢靠的基础。
(作者按:文中有关大陆媒体之最新统计数字,系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赵涛提供,特此致谢)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