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发行人语-为民兴利 互惠双赢《交流杂志99年8月号第11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今年六月底,正值仲夏时节,第五次江陈会谈「互惠 双赢之旅」在大陆圆满落幕,海基会与海协会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与「两岸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IPR)。这次会谈,做到我们一再强调的「对等互惠」,完全符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不但没有开放大陆劳工、扩大农产品来台,更获致大陆对我方开放市场、保护智慧财产权的成果。整体而言,这两项协议不但对两岸经贸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更攸关未来台湾经济发展。
  对台湾经济而言,ECFA的重要意义,就是争取我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公平竞争地位,借由「降低关税、促进出口、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振兴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台湾经济永续发展。这个良性循环,就如同日本教授大前研一说的﹁ECFA是台湾经济的维他命」。另一方面,对大陆而言,降低台湾农渔产品的关税,可以让更多民众享受质优物美的台湾水果、农渔特产等;降低台湾原料与零组件关税,则可以降低大陆及台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进而增加劳工的就业机会。
  ECFA的签署,不仅在两岸受到关注,因与区域经济息息相关,也成为各国瞩目焦点。协议签署后,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澳洲、新加坡等各国重要媒体及国际通讯社,均即时报导此项讯息,大大提高台湾的国际能见度。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包括美国、新加坡、欧盟及WTO等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亦纷纷发表谈话支持两岸两会签署的ECFA,认为有助于两岸经济往来与区域和平发展。
  诚如马总统七月一日记者会所说的:ECFA的签订对台湾、两岸、亚太地区乃至于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项协议是台湾突破经济孤立、两岸经贸走向互惠合作、更是加速亚洲经济整合的一大步,今后台湾的价值会受到亚太地区与国际社会更大的重视,台湾很可能成为各国企业进军大陆市场的跳板。
  在ECFA之外,不容忽视的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脑力已取代劳力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来源,保护脑力创作的智慧财产权已经成为普世价值。两岸能够就「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达成协议,透过双方的法令、制度,建立完善的智慧财产权保障措施,不但有利双方产品与服务贸易的往来、品牌与专利的建立,也使两岸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受到保护。长期而言,这对台湾发展成为创新、研发中心,将有深远的影响与助益。
  七月六日,陆委会针对第五次江陈会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对ECFA的满意度超过六成一,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满意度则达到七成。更有高达近八成(七十九.三%)的民众赞成继续透过两岸制度化协商,处理两岸交流问题。如上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协商结果是肯定的、满意的,这也是我们继续追求两岸关系和平繁荣的原动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