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自十八大权力更迭预判中共对外政策■文/赵建民(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101年4月号第122期(历史资料)》

三月五日中国大陆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将是十八大权力交接前胡温政权的最后一场政治大戏。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成长七‧五%,这是八年来首次将GDP预期增长目标设定在八%以下。但更为外界关注的,却是另外两项预算:国防预算成长一一‧二%,总经费超过一千亿美元,而公共安全支出(亦即一般所谓的维稳经费)再度超过国防经费,成长一一‧五%,超过七千亿人民币。

预料将于今年年底十八大完成接班的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其主政下的未来十年,将会是关键的十年。不再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表示中国大陆已作出结构调整的准备,社会稳定也将进入高风险期。最近发生于广东乌坎村的村民抗议事件以及藏民不断的自焚,只是冰山一角。

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大陆可能最能得心应手,预料将逐渐调整其防御式的「韬光养晦」政策,朝向「积极有所作为」的方向发展,东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将有一新的面貌。假如说邓小平是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对外关系之建构者,江泽民逐渐展开落实此一新政策,胡锦涛力图调适并开始展现大国影响力,对新时期中国大陆的对外关系,习近平有巩固定型和创造典范的作用。

第五代领导人更具影响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浪潮,中共第五代领导人将比前四代领导人具有更巨大的实力与影响力。未来十年,中国大陆的GDP将非常接近,甚至可能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事实上,就一般民众的认知而言,近来全球性的民调显示,不同国家的人民已开始认定中国大陆为国际政治的主轴国。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大胆预测,二○五○年中国大陆的GDP将会是美国的两倍(以二○○九年之货币兑换为基期)。根据IHS Global Insight的估计,二○一五年中国大陆的军事预算将达二三二五亿美元,是日本军费的四倍,超过排名其后十二个国家军事预算的总和。估且不论中国大陆实际军事预算,这个估计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据。 中国大陆GDP和军费的快速成长,让许多人认为中共与美国之间的权力平衡,已逐渐朝向对中国大陆有利的方向发展。中国大陆挑战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只是时间的问题。

此一权力认知观念的转变,将助长大陆民族主义的进一步高涨。事实上,自从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美国对中国大陆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地位日益不安,中国大陆的崛起使美国一手主导二次大战后的世界体系,必须作出修正与调整,国际金融秩序更是此一秩序重构的优先项目。

新的角色定位

中国大陆是促使此一国际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力,具体而言,其角色变化可归纳为下列数项︰

(一)在政策上大陆将渐趋强势,规则适应者的角色将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江泽民时期大陆对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与规范敌意犹存,胡锦涛则逐渐熟悉适应此一西方建构的游戏规则。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例,正式成为会员后的头七年,北京只提出三件上诉案,多数时间是在被告中学习。但二○○九年一年中,中国大陆就提了十五件上诉案,数量超越任何其他国家。在经历学习与摸索后,习近平时代的大陆外交,将逐渐脱离调适,而是主动地要求对现行规章的修改与新规章的制定,中国大陆在国际货币基金(IMF)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与影响力,将更为显著。

东亚区域方面,北京迄未提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主张,此与希望美国箝制北韩核武与日本之再武装有关,但未来十年大陆的实际军事支出,有可能凌驾美国,北京之安全政策是否仍能安于「阻却政策」(access-denial),不无疑问。

(二)利益将更多元

习近平访美再度要求美方尊重大陆之「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s),此一「核心利益」的提法,在概念上与主权有关,限于地缘政治敏感区域如台湾与西藏,也只有在面对美国时才提及,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三月五日年度记者会中重申此一立场。

未来中国大陆的「核心利益」范围将大幅扩大,涵盖政治与战略安全领域。不论自历史、经济资源或战略的角度,南海是不会或缺的一块拼图。目前,美军机舰定期在中国大陆十二海哩外的海域侦察。至二○二○年,中国大陆海军可能拥有三艘航母战斗群,届时其兵力虽不至于向美国近海延伸,但在其邻近海域之活动将趋强势,南海、日本、关岛均将直接承受冲击。

(三)全力发展软实力,经济结构转型冲击其他国家传统产业及高科技产业

目前,大陆的中产阶级人数大约三亿,数量虽大但作为一个阶级仍处于发韧期。至二○二○年,大陆的中产阶级心态上将趋成熟,配合庞大之出国人口,大陆的形象可望改善。

然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大陆的经济靠的是庞大的外来投资从事加工和代工生产,欠缺品牌与附加价值。近年大陆每年海外投资已达六百亿美元,未来将透过并购的方式(如联想Levono并购IBM,四川重机并购𫘣马,北京汽车并购GM的Saab,吉林汽车并购Volvo),取得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所有权。过去连续两年大陆的汽车市场销售都超越美国,未来十年大陆的汽车出口有可能追韩赶日。此次习近平访问洛杉矶时,与动漫公司DreamWorks签订协议,投资三亿美元在大陆成立Oriental DreamWorks公司发展动漫,便是提升软实力的一例。

另外,中国大陆积极发展全球英文电视新闻网及广设孔子学院,说明了提升软实力,将是中共第五代领导人的要务。

(四)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更大,造成压力

大陆的能源使用总量已经超越美国,未来十年,中国大陆在全球各地掠夺能源的趋势将更明显。过去中国海洋石油公司(CNOOC)欲并购美国Unocal以及澳洲矿田,遭受当地国政府出面干涉之事例,将更为层出不穷。中国大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与先进国家之争执,也不易和缓。

综合实力提升的挑战与问题

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固然引发「中国模式」是否优于「华盛顿共识」的争辩,未来十年中国大陆领导人的外交空间,也一定较前任领导人宽广。但是,内外在环境的动态发展并非全然有利,新一代的领导人将面临空前的挑战。

首先,面对日益复杂的外在环境,大陆似乎有「制度滞后」的状况。学者裴敏欣认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大陆不论在制度法规、具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以及人才等方面,均嫌不足。大陆将对外经援视为重要外交工具,对非洲的贷款已超过世界银行,但迄未设立专责机构负责对外经援或借贷。在国家资本主义主导下,中国大陆出现了许多超大型企业(如中石化),但这些巨型国企的成功,多得利于政策利多,欠缺市场竞争力。私营企业除了少数(如华为、联想)外,多不成气候。

至于人才方面,大陆的大学院校虽有四千所,但高等教育体系的竞争力也相对滞后。

其次,中国大陆的经援或贷款固然少有附带条件,较为接受国称许,但对在地国资源的掠夺以及其特殊之经营形态(如多雇用本国劳工),已引起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的批评。如大陆对东协主要盟邦缅甸承诺投资已达两百亿美元,但在当地民众压力下,不得不于去年九月终止中方资助建造耗资三十六亿美元的巨型Myitsone水坝。北京在缅甸的最大战略投资─两条输油管线通至大陆西部─也受到缅民的反对,在此背景下,美国顺势于去年年底强化与缅甸的关系。

自内部而言,中国大陆正经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转型。未来十年,此一仍然高度集权的一党专政体制,势必做出更大的调适,使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能够获得适度的表达。最近发生于广东乌坎村的群体性事件,已相当程度地反映了此一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在中产阶级持续壮大下,国家必须腾出更多的空间,社会也将更趋多元化。此一内在结构性的矛盾,对大陆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将发生牵制的效果。

对台湾的影响及我方因应之道

大陆崛起的速度惊人,高速的发展必定带来重大的体制与结构转型,调适不及或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不可避免。面对此一新旧体制与文化争妍、中西模式竞逐的状况,对手确实不易发展出一套逻辑严整之对策。对对手而言,大陆仍然充满许多不确定。因此,是友是敌的辩论不仅在台湾持续发酵,即便在美国此一争论仍然未息。美国学界较持平的说法,认为中国大陆已强大到无可围堵,但过去柯林顿总统提出的「交往政策」(engagement),以期自价值上根本地改变中国大陆的目标,似乎也未如预期,新的「共同演展」(co-evolution)战略呼之欲出。

对台湾而言,强大却又复杂的大陆带来的挑战更甚他国。习近平访美期间,台海议题轻松带过,双方行礼如仪,充分说明过去三年多来马政府的两岸政策,足以保障台湾的最大国家利益。美方重申基于三个联合公报的「一中政策」,但也首次提出「拒绝任何台独主张」的说法,异于过往「不支持台独」的一贯立场。

重要友邦有关「一中政策」的表达方式与内容,攸关我方利益至巨,当然应密切关注。但是,面对新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中国大陆的强势崛起,台湾必须扩大视野,不能一如既往,以两岸作为唯一聚焦。自此而言,国内至今仍然辩论「九二共识」是否存在的问题,不免令人对台湾能否充分掌握全球化的脉动,并据以制定正确的战略思惟,不无怀疑。

首先,面对与我关系至巨的强大对手,台湾必须进一步思考如何与大陆建立起更有效的官方交流模式(modus operandi),进一步找到将台海和平制度化的议定方式(modus vivendi)。

其次,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强的绝对优势渐失,对处理包括台海在内的区域安全事务的能力,已不如既往。大陆在沿海部署飞弹,射程远超过台海地区,可直接威胁驻日、韩、关岛的美军,但中(共)美有意义的战略对话迄未制度化,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实质对话管道建立,如何强化台湾的战略地位,突出外交空间,依然是朝野最大的考验。

再次,随著大陆国力的提升,加上欧盟金融危机以及美、日经济持续低迷,大陆在国际社会的发言份量日增,已经高涨的中国民族主义,必将更加澎湃,此于两岸关系的意义为何?大陆是否会改变过去三年来之软性策略?对两岸协商是否造成影响?这些问题,值得台湾方面严密观察。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