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从几件事看两岸文化与文化交流■文/黄清龙(旺报社长)《交流杂志101年6月号第123期(历史资料)》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过:「在人类历史演进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如同大海深处的洋流,经济和社会则是海面翻滚的波涛,至于政治,只不过是偶尔涌现的浪花。」在当前两岸交流的各种层面中,经济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议题,其次则是政治与社会;至于文化交流,虽亦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环节,但受到的关注较小。不过随著时势的演进,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内涵也越来越广。


台湾人情 温暖人心


究竟什么是文化?两岸文化交流又带来什么影响?日前大陆青年作家韩寒在微博上撰文,叙述他首度访台的体验与心得,引起不小回响,似乎也提供了部份的解答。

韩寒文中提到,此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见了马英九总统,而是一些小人物、小事情。譬如他手机掉在计程车上,司机很快送到饭店并婉拒酬谢;朋友眼镜架坏了,眼镜行老板因无法当天配好,感觉不好意思,竟送了一对隐形眼镜供朋友应急。

看过了台湾,回头看大陆,韩寒说「过去大陆穷的时候,台湾相对富有,但现在大陆有钱,台湾却有了另外的东西。」令他不禁感叹:「文化、法制和自由是一个民族的一切,别的国家不会因为你国的富豪疯狂抢购了超级跑车和顶级游艇而尊敬你的国民。」

韩寒情感细腻、观察入微,但他对台湾的体验描述并非独有。几年前一位大陆旅美作家沈宁写的「台北六日」就提到:「台北之美,固然依赖饭店之众多,夜市之繁荣,小吃之丰富,饭菜之精美,但更加吸引著我的,却是台北的人,普通市民们。」

沈宁亲身感受在台湾机场、旅馆、巴士的服务员,脸上总是很和气,很真诚,也很认真,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低贱,也不比别人高贵,所以很舒服。早晨上班高峰,捷运忠孝复兴站里人涌如潮,但台北人虽然匆忙,却晓得礼让,站内上下自动扶梯,所有乘客都自觉站在右侧,空出左半边,让赶路人走。捷运车厢内,靠门处安排博爱座。他每天乘几次捷运,经常看见那博爱座都空著,许多乘客站在旁边,却都不坐。一次他见到有人抱个孩子上车,立刻有四、五人同时站起让座,令他十分感动。这是他在任何大陆人聚集之地,从来没有体会到过的。

有韩寒、沈宁这样感受的大陆朋友还有很多。获得今年旺报两岸征文奖的广州新周刊总主笔阎肖锋,在他的得奖作品「台湾人这么说、这么做」中深刻描述了对台湾的观察:「他们的『爱』是有心的,他们的『亲』是相见的,他们的『义』中是有我的,他们的『庙』是经常朝拜的。他们以忠孝仁义命名道路。他们会热心为陌生人指路,他们宣导献爱心,既监督商家纳税,同时又救助老弱。他们的旅馆里会摆放佛教圣典、圣经、大师语录,各种信仰和谐共处。什么是和谐社会?这就是和谐社会。」

阎肖锋因此感慨地说:「我们过往所了解的中国,只是一半,另一半在台湾,这一半虽小却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为了让更多大陆人了解台湾,广州新周刊已规划在今年六月派出几十人的采访团队来台,准备制作一个大型的台湾专题。

所以什么是文化?文化总绕不开人的因素,更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一种价值观的显扬,一个社会共同遵守的礼仪与品味。无论是巴士服务员的态度、计程车司机的拾「机」不昧,还是捷运车上博爱座的礼让,都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透过韩寒、沈宁、阎肖峰等人的描述,让大陆人看到台湾的美好,也让许多台湾人更懂得珍惜,这就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好处。


台湾人文底蕴 藏在民间


文建会副主委李仁芳提到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到台北的一段经历。大家知道杭州是做了好几朝首都的地方,是个让宋朝皇帝不想回北边去的地方,叶明主管杭州的文化项目,也是个很有气质的人。当天吃完晚饭以后,本来要请他去食养山房,但来不及,所以就临时安排他去永康街一个古琴的店里边去看,刚好那里面在雅集、焚香,有人在表演琴艺。结果他吓了一跳,回去之后开了好几次会,说要学台北这件事情,就是台北的人文底蕴是藏在民间的。

确实,台湾不像中国大陆,政策都是由上而下规划,我们的文化是从民间生长起来。台湾位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会点,过往曲折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兼容并蓄,把西洋、东洋与中国文化熔于一炉,台北街头各式各样的美食、小吃,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尤其,台湾过去六十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累积与培育了人民的高素质。这些高教育水平的人民,促使台湾走过戒严体制、转型为多元开放社会之后,转而创造了华人世界最蓬勃的公民社会。因为公民社会成形,也开启了华人世界的新文化风景。所以教育水准、人民素质、公民社会、艺文创新,综合起来,就是文化。台湾人文的厚度跟底子,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一点一滴所累积出来的。


文化发展 亟需政府重视


但是这样由民间长起来的文化土壤,如果政府长期不加以重视,提供必要的奥援,是否能够确保长久深化经营下去,便成为疑问。就在韩寒发文的同时,台湾发生了震惊文化与表演艺术界的两件事,凸显了台湾文化发展上的窘困与局限。一件是优人神鼓艺术总监刘若瑀宣布暂停申请文建会扶植团队补助,三年内不再创作。一件是「全民大剧团」因不堪亏损,其著名的定目剧「宝岛综艺秀」决定熄灯停演。

一两个艺文团体的消失,或许不足以论断台湾文化政策的良窳,但不可否认政府用在文化上的预算太少;文建会扶植团队的预算一年约两亿元,加上其他专案补助后共计约三‧六亿元。视觉艺术的补助部分,也是每年约两亿元,文学界的预算甚至只有一千五百万元。

相较之下,大陆在经济崛起之后,近年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动作迅速灵活,二○○四年就成立第一个孔子学院。今天已有二百一十所孔子学院,分布在六十四个国家,还有六十一个国家排队候补。

去年,中共十七大六中全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洋洋洒洒提出了六大要点,包括: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加强重点文化领域经费保障、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以及确保财政支持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等。这是中共首度倾全党之力,针对文化发展进行全盘式的擘画谋略。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今年四月底,大陆财政部剑及履及,公布扶持文化政策,除了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年度预算时,文化领域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以多项财税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包括透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及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鼓励金融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

大陆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文化改革政策,方向明确、办法具体、诱因庞大,对大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深远。反观台湾,从一九九○年代中期,曾陆续举办三届「全国文化会议」,但都是由文建会主导,而非跨部会联手出击,因此无法放大格局。加上文建会在中央政府居于弱势,使得「全国文化会议」多数有关文化建设的结论无法加快脚步落实,最后被讥为大拜拜。


投入资源 发挥台湾文化优势


大陆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其由上而下的决策模式,优点是一呼百诺,效率奇高无比,缺点则是不够开放多元;台湾则是一个「民本位」的社会,在文化发展的决策形成以及执行上,我们的优缺点恰好和大陆形成对比,这是两岸体制上的差异使然,我们不必羡慕对方,也毋需自我膨胀。

大陆市场庞大,文化商机潜力雄厚,未来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对台湾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如果台湾不能提供文创发展足够的资源,那么在大陆市场的磁吸效应下,难保台湾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人不会步上制造业的后尘,跟著飘洋过海而去。

当然,在文化的领域上,大与小并不是绝对的,至少不能只以表面的数字来论定。就拿出版来说,大陆一年新出版品十五万种,台湾是四万多种,大陆约为台湾的三‧七倍的规模,但大陆人口是台湾的五十七倍,以每百万人出版品密度来看,台湾是大陆的一五‧四倍。而大陆每年评选十大好书中,来自台湾的总有两、三本以上。

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内设立了二十座豪宅别墅,希望吸引文化创意大师入住,提升杭州的软实力。结果,二十位中就有三位台湾文化人,足以证明台湾的文化优势。

台湾的文化优势还能维持多久?在马政府即将进入第二个任期,在文化部就要成立的此刻,这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大问题。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