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港澳在台成立办事处之意涵及其对未来两岸关系之影响■文/张仕贤(台北海洋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秘书长)《交流杂志101年6月号第123期(历史资料)》

在历经各方多年的努力后,众所关注的「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于今年五月先后在台揭牌运作。两机构的成立除将进一步处理、深化台湾与港、澳间的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医疗等各项交流与合作事宜外,并可提供在台湾的港澳民众适切的急难救助服务,进一步完善保障在台的港澳居民各项权利。

此外,两地驻台办事处的设立承续著去年七月十五日我驻港澳办事处的正名与功能提升,除有助于台港、台澳双边政府部门的顺畅沟通外,也将有利于协助处理台湾民众赴港澳相关事宜;澳门方面更赋予办事处加强台澳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合作等业务功能,诚如其驻台办事处主任梁洁芝所言:「未来办事处将自许成为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为在台工作、学习、旅游的澳门市民提供更妥善的服务,并开展澳台间各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港澳台关系 两岸关系重要指标


对于港澳特区政府在台设立准官方的办事机构,作为两岸三地间的桥梁窗口,吾人在欣慰乐见之余,亦应志记这一切成果实有赖于近年两岸关系的平和与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台港、台澳间的小两岸关系一直是两岸互动格局下的缩影。对台湾来说,港、澳始终都扮演著两岸间积极重要的中介角色,开展台港澳关系与两岸关系就如同人的双脚走路一般,前脚确立方向,后脚才能顺势跟著迈前。

过去,台港、台澳关系发展就像「前脚跨步」一样,它除了是两岸互动往来的关键渠道,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指标,让属于「后脚跟上」的两岸关系,伴随著成功经验,能够走得更加稳健。今后在两岸迈向和平发展的漫长进程中,两岸四地都应认真思考港澳的积极功能与角色发挥,若能进一步发展和善用,当能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的活水与动能。


港澳中介角色的功能思考


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港、澳的中介角色是两岸关系建构下的特殊区域:在政治性规范上,中国大陆透过「一国两制」与《钱七条》形塑了港澳对台交往的规范框架,而我国则是制定《香港澳门关系条例》暨施行细则作为台港、台澳与两岸之间互动交往的区隔。在经济性规范上,由于港澳的贸易优势以及充当两岸桥梁、跳板的经济功能,属于客观存在的物质因素,在两岸的互动交往上扮演很重要的关键角色。如今港、澳在台设立办事处,吾人如果期待港澳能够在两岸规范下作为两岸「制度创新」的「中介角色」,首先在定位上就必须跳脱两岸既有的思维模式与政策框架,才能敞开胸怀,进行全方位的接触与了解。

由于两岸间的症结在于「一中」问题与随之而来的主权归属事项,如果继续缠绕下去,两岸之间很难开展实质建设对话,更遑论直接的协商谈判。因此,港澳的中介角色应该是积极为两岸创造任何可能对话及接触的机会,在思维上若想扮演好这个角色,其前提就是「没有前提」。

两岸政府应该在不断尝试建构新的「理念」前提下,对于创造新共同规范的可能性采取开放的态度,双方的僵局才有可能突破。在这思维下,港澳就不能只是在台海两岸间扮演辅助性的中介角色,而更应该在一些关键性事项中发挥适时、示范性地交往功能,例如过去两岸商谈中的「澳门模式」便是其中显例。

透过建构主义的思考,笔者认为由于两岸仍处于分治状态,港澳在台设立办事处适可在两岸之间扮演著中介缓和的角色。在政治上,由于两岸政府都需要一个可供交往的平台,而透过港澳二地,两岸政府便可以在双方尚未建立新的政治定位共识(或身分认同)前,先行搭建一个有效的交往平台。对双方政府来说,如囿于意识型态的坚持,只会流失彼此务实交往的契机;在外部客观环境与相关条件未臻成熟之前,过于戮力推促两岸直接互设办事处,其结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在经济方面,两岸四地由于具有地缘以及产业的互补优势,在自由贸易以及区域经济蓬勃开展的现今,经济互动上自然会形成一个紧密的交往环链,两岸四地都置身在这样的经济架构安排之中。

由此可见,无论在政治、经济与社会交往各层面,港、澳都扮演著两岸重要的中介功能。虽然以往在绿营执政时期,我们便可感受到港澳的对台政策积极与否端视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否平顺,但是在两岸长期以来交往互动所建立的一些共识中,我们仍可体察两岸现况其实是人为建立的规范。所以只要行为者愿意去建构新的规范,就可能创造无限新的价值认同,进而改变行为者的思维框架。

以两岸四地来说,虽然港、澳是两岸互动体系下的次行为者,但只要愿意就可能改变文化,并塑造新的格局架构。过去,港澳政府的作为常常囿于《基本法》与《钱七条》规范而自我限缩,未来若能在两岸体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应对两岸关系当有正面助益。


未来建言


展望未来,在当前稳定的两岸格局架构中,对于港澳在台设立办事机构后,台港、台澳关系交往的内涵以及互动的持续深化仍有待三方政府共同努力,以下分别就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面向探讨未来台港澳新关系。

首先,从政治面向来说,长期以来官方实质的互动与作为仍嫌不足,若要维持可长可久的互动关系,仍应就建立制度化交流投入更多心力。就当前台港澳政府三方而言,有两个领域可以共同努力:第一步是加强政府间的互动往来,并就相关事务进行协商、签订协议,诸如互免签证、学历认证、打击犯罪、经济合作等,让彼此间的官方互动,不断扩大范围并延伸至各个领域,进而认同两岸四地的正常交往。其次,可积极促成港澳行政长官来台拜会访问,毕竟港澳在两岸间的地位仍有其特殊意涵,若能促成港澳行政长官来台交流并与我中央政府互动,相信将有利于两岸政府务实面对当前政治现实。

其次,就经济面向来说,以往港澳是我国进入大陆市场的跳板中介,未来台湾仍然可以透过港澳进行更多的布局与开拓。二○○九年,大陆为进一步调整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开展港澳与大陆的经济合作模式,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兴建港珠澳大桥、深港高铁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签订框架协议,深化粤港澳合作,强化大陆与港澳的经济联系。例如,支持香港,巩固并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打造澳门,发展旅游休闲、国际商贸及探索陆澳合作新模式。

因此,未来整个大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格局将会产生变化,对各种经济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这不仅为港澳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更将成为中国大陆「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角色。有鉴于珠三角经济区是我台商主要聚集地,展望未来港澳经济发展,政府若能针对部分领域加强与港澳政府合作,必能相得益彰,创造多赢。

最后,从社会与文化面向以观,虽然每年台港、台澳间的民间交流不少,政府也在港澳积极推广台湾文化,但仍有些部份可再增强。第一,针对港澳来台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照顾,对于日后两地社会关系的推展当是利多良善。其二,倡议港澳在台办事处举办「香港周」、「澳门周」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台湾民众可以多元、全面性地认识港澳,对彼此间的长久往来当有很大助益。

衡诸未来台港、台澳关系发展态势,总地来说机遇多于挑战,值此两岸关系缓和之际,台港、台澳关系仍有很大的挥洒空间。未来,政府除应持续积极主动、开拓深化外,亦当在其他领域思考突破,寻求多赢,为日后两岸四地开创更好的格局。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