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趋势下的台湾■文/史惠慈(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整合研究中心研究员)《交流杂志101年8月号第124期(历史资料)》

一九九七年世界GDP排名前三十名的经济体中,只有日本、中国大陆、韩国、台湾、香港还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FTA区域经济整合,而东亚区域也仅东协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AFTA)的存在。此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FTA)发展,却成为世界进展最快的地区。

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深化

由区域贸易协定数目而言,目前亚洲主要国家共有一○九个FTA已生效,八个FTA已签署,五十九个FTA正在谈判阶段,另外则有六十三个FTA正在进行评估,合计目前共有二三九个区域贸易协定(FTA)(详附表)。


亚洲主要国家区域贸易协定之进展(截至2012年 5 月)

国家生效签署谈判阶段评估阶段合计
新加坡1827330
韩国901101231
印度13012934
泰国916521
中国1007724
马来西亚1035624
日本1304522
印尼713617
菲律宾700411
越南702514
台湾40217
香港21104
合计10985963239


注:由亚洲主要国家区域贸易协定之进展表可以了解东亚国家区域贸易协定之最新进展,不过需注意重复计算的问题,例如日本与新加坡之区域贸易协定已生效,所以会在新加坡及日本生效栏位中各计算一次。

资料来源:中华经济研究院(2012)。

就国家来看,印度洽签或可能谈判的FTA数目最多有三十四个,至于东亚的国家中则以韩国的三十一个FTA最多,其次则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协国家,以及中国大陆、日本等国,均有二十个FTA以上。相对于东协国家、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的积极投入或相互结盟享受区域经济整合(FTA)效益,台湾区域经济整合(FTA)的路途走得相对辛苦,进展缓慢,至今台湾已经生效的FTA数目仅有五个,加上谈判及评估中为九个。

东协为轴心

以签署对象的联结效果来看,目前以东协为轴心的整合局面已逐渐形成。东协是在一九七六年成立,并在一九九二 年协议成立东协自由贸易区。东协自由贸易区的内容与一般自由贸易协定相同,最重要的部分为关税调降。东协于一九九三年实施「共同有效关税计划」(CEPT),决议在一九九三年起于十五年内(而后时程经过数次提前)完成东协自由贸易区之建立,逐步完成将关税降至○五%的目标。适用「共同有效关税计划」(CEPT)的产品项目为制造业产品,包含资本财及加工农产品。

随著区域内货品贸易愈趋成熟,东协各国认为应该制定一个更严谨的协定,来加速区域内货物的流通并且降低成本。因此,东协于二○○七年的第二十一次东协自由贸易区会议上提出加强现有的「共同有效关税计划」(CEPT),使其升级为货品贸易协定(ASEAN Trade in Good Agreement,ATIGA)的决定。东协货品贸易协定于二○○九年二月二十六签署,二○一○年五月十七日生效。

除了对内整合不断深化外,东协也积极加强对外的联结,形成东协为轴心(hub)的态势,即东协+N的整合模式。目前,东协+N的整合模式已成为东亚经济整合的主流,包括东协—中国大陆FTA、东协—韩国FTA、东协—印度FTA,以及东协—日本FTA与东协—纽澳FTA。除了上述双边协定模式外,另外包括东协、中、日、韩等十三国之东亚自由贸易区(East Asia Free Trade Area),即所谓东协加三,以及包括东协、中、日、韩、澳、纽及印度十六国之东亚全面经济伙伴(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for East Asia),即所谓东协加六也在进行当中。

东亚高峰会第十一届外交部长会议于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于河内举行,各国部长强调最近东协加三区域金融合作的进展,包括落实清迈倡议多边化(编按:清迈倡议内容系于东协加三范围内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以便在有关国家出现外汇资金短缺时进行援助),以及预定于二○一一年第一季在新加坡成立的东协加三宏观经济研究室 (AMRO)。会中并提及东协加三与亚洲发展银行(ADB)合作成立信用担保与投资机构,以确保区域内金融环境稳定及促进长期投资,另外也重申确保粮食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至于东协加六主要是由日本所倡议,目的是在稀释中国大陆在东亚区域之影响力,不过目前仍止于讨论阶段,并无太多具体动作。

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威胁日增

除了东协以外,日本及韩国也积极投入区域经济整合。以日本为例,在二○○○年以前,日本没有与任何一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区域主义的抬头,中国大陆经济势力的崛起,以及与东协国家进行区域经济整合的积极态度,让日本无论在经济及外交层面上都面临相当大挑战。自二○○二年签署第一个FTA—日本与新加坡经济伙伴协定(EPA)后,迄今日本已对外签署生效了十二个区域贸易协定,几乎是以平均一年签署两个的速度进行。

至于韩国的情形也类似,在二○○四年之前,韩国对外只签署了亚太贸易协定(Asia-Pacific Trade Agreement),但全球增加的区域贸易协定之经济效果已逐渐显现,而韩国是一个外贸依存度相当高的国家,若是无法与主要国家签订FTA,很容易被边缘化而蒙受损失。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更促使韩国体认出必须快速拓展FTA网络。

迄今,韩国已签署了包括东协、美国、欧盟等七个FTA,也是唯一洽签横跨欧美亚三洲FTA的国家。基于台湾与韩国出口结构的相似性甚高,因此对台湾某些产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大陆在二○○一年加入WTO之后也开始主动投入区域经济整合的行列,当然亚太其他国家竞相投入区域经济整合对于中国大陆形成一定程度之影响,是促使中国大陆积极对外洽签FTA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与区域经济整合伙伴的洽谈,相对于加入WTO过程而言,处于较平等的地位,且可以较短时间与较小幅度的市场开放为代价达成协议;而东亚金融风暴的冲击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至今,中国大陆已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十一个,谈判中的有七个,评估中的有六个。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大陆对于韩国、新加坡、越南等东亚国家而言,含有中美间战略平衡的意味,再加上广大的内需市场,致使中国大陆俨然成为东北亚的另一个区域经济整合的中心,区域经济整合角力的重点。

台湾面临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边缘化的威胁

区域经济整合(FTA)对非缔约国的威胁,主要来自于排外性优惠关税待遇、市场开放,以及区域经济整合后所衍生的经济效益。因此,区域经济整合涵盖的市场越大、原有的关税保护越高、与非缔约国间的贸易关联性越大,则该FTA对非缔约国的冲击就越大。由此观之,至今台湾已签的五个FTA(萨尔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马拉、巴拿马)仅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二%,因此所衍生的经济效益有限,对他人的威胁性也小。而中国大陆、东协、日本、南韩、纽西兰等亚太市场,以及欧盟、美国两大市场,却是台湾对外的主要出口市场,也囊括台湾的竞争对手。

就台湾与这些国家的贸易额而言,约七五%的台湾贸易市场已面临东协、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等国家签署之FTA优惠贸易条件的冲击。而且随著东亚国家洽签区域经济整合的进展加快落实,如欧盟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展开自由贸易谈判外,又开启与越南的自由贸易谈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进行第二轮谈判;中日韩FTA于二○一二年启动谈判;日本与蒙古将于二○一二年内签署FTA,更将冲击扩大。

固然,两岸ECFA的洽签可以挽回台湾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劣势,但随中韩FTA或中日韩FTA的尾随其后,台湾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将不多亦不长。换言之,台湾与对手国间的贸易实力差距正日益拉大,此不仅威胁到台湾的外贸表现,更进而危及台湾的经济发展。

面对日渐加深的东亚区域经济整合(FTA)威胁之台湾,所面临的已不是加入区域经济整合趋势与否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加快融入区域经济整合(FTA)的趋势?该如何协调与利用各区域经济整合间的相互效益与影响?该如何解决国内即将面临的冲击?以及该如何提升台湾的竞争力以因应新的竞合关系。毕竟区域经济整合(FTA)所带来的除了市场开放,以及市场开放的利益外,也将会为国内带来冲击。这不仅只是台湾会面临,即便韩国与日本也未能避免,由美韩FTA、欧韩FTA、日本加入TPP等国内反弹事件中均可看出韩日所面临的压力。

同时,各区域经济整合(FTA)协定间也存在互补性或「义大利面碗效应(spaghetti bowl effect)」(编按:系指各协定所采用原产地规定各有不同且相当复杂,对进出口商、海关人员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尤其不利于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亦值得注意。对台湾来说,更深的意涵则是,应深自省思如何借助区域协定提升自我的竞争力,才能在更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