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东协:两岸合作新契机■文/徐遵慈(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交流杂志101年8月号第124期(历史资料)》

由东南亚十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协会(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因为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丰沛低廉的劳动力,近年更加速区域内经济整合,与中国大陆、日本、南韩、纽西兰、澳洲与印度陆续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经济发展备受瞩目。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统计,自二○○八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然自二○一○年开始,亚洲经济率先反弹,其中东协国家整体经济表现亮眼,成为带动全球景气反弹的重要力量。

两岸于二○一○年六月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目前除已执行「早收清单」内的货品降税与服务业开放承诺外,并积极进行后续的全面性货品与服务业自由化谈判。两岸经由ECFA与相关协议建构的经济合作架构,已促使两岸经贸交流更趋开放与频繁,并可望基于双方合作互利基础,进行各项领域的合作。

由于台湾因政治问题无法参与东协为核心的经济整合机制,因此东南亚与东亚区域整合进行的调降关税与撤除非关税措施(NTM)行动,已导致台湾竞争力蒙受重大威胁。基此,两岸如能利用当前有利的政策方向扩展加强经贸合作领域,对于两岸与东协区域的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讨论两岸关系改善后,未来可加强与东协国家合作,深化参与亚洲区域经济整合的可能方向。首先,将讨论中国大陆在东南亚地区经贸发展之现状与前景;其次,将提出未来两岸可以加强合作,以加强在东协国家经贸合作的方向;最后将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大陆与东协国家贸易、投资现状与前景

中国大陆近年奉行「睦邻政策」,积极拓展与邻居东南亚国家的整体合作与经贸交流关系,在双边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及其他各种交流上屡有亮眼表现,成长速度超越东协其他「对话伙伴」国家如日本与韩国。根据东协秘书处最新统计,二○一○年中国大陆已成为东协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金额共计二三二○亿美元,其中东协对中国大陆出口一一三○亿美元,自中国大陆进口一一九○亿美元,中国大陆占东协出口、进口金额比重已分别达一○‧六%与一二‧二%。日本则位居欧盟之后,排名东协第三大贸易国,双边贸易金额为二○六六亿美元,其中东协对日本出口一○二九亿美元,自日本进口一○三七亿美元。 在对东协投资方面,二○○八二○一○年中国大陆累计对东协直接投资金额约五十九亿美元,约占同期东协所有外资比率之五‧五%,次于欧盟、日本与美国,排名东协第四大外资来源。不过,相较于日、韩与台湾,中国大陆在东协投资起步甚晚,且截至目前仍以承揽公共工程或投资开发矿产或原物料为主,投资于制造业的比例甚低,因此尚未形成生产网络。惟此种投资模式,因中国大陆生产成本日高,未来大陆企业至东协直接投资布局将渐成趋势,以便利用东协原物料与劳力,强化大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大陆除积极拓展东协国家经贸关系外,亦主导或参与多项区域开发计划。以大湄公河流域计划(GMS)为例,该计画最早为亚洲开发银行(ADB)下通过之开发计画,主要参与成员为泰国、越南、寮国、缅甸、柬埔寨及中国。二○○二年十二月,中国大陆即宣布减免柬、缅、寮、越四国债务,并自二○○四年一月起率先提供柬、缅、寮三国出口至中国大陆的产品零关税优惠待遇。目前,中国大陆与越、缅、柬与寮四国间的贸易、投资活动频仍,除越南以外,中国大陆对缅、柬、寮三国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实凌驾其他邻近国家。

两岸参与东协经济整合之契机与方向

台湾企业早自一九七○年代即积极至东南亚国家投资布局,其后也曾推动南向政策,但在中国大陆经济逐渐改革开放,经济力量渐起后,逐渐转往大陆发展。近年因大陆沿海投资环境受到工资上涨、二○○八年大陆《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素之影响,以致部份大陆台商陆续撤离大陆,转进至东协国家设置生产据点,其中尤其以前往越南、寮国、柬埔寨等投资情形最为明显。近来缅甸政经改革受到国际肯定,包括欧美各国纷纷改善与缅甸经贸往来,台商也因此将投资目标进一步延伸至缅甸,自去年以来前往缅甸考察投资环境的台商可谓络绎不绝。

东协与其他国家的FTA陆续实施后,由于关税待遇上之差异,造成台湾产品对东协市场出口竞争条件日渐恶化。然而两岸互动关系调整,对于台商经营东南亚市场可望产生新的契机,未来两岸可携手在东协区域合作的方向如下:

(一)两岸合作共同参与东协区域开发与采购计划

近年来东协国家与「对话伙伴」国家积极推动各类次区域发展计划,除前述之大湄公河流域计划外,其他如中、印度、日、韩协助执行「东协整合机制」(Initiative for ASEAN Integration, IAI)下之多项计划,以及例如涵盖汶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的东部东协成长区域计划(BIMP-EAGA)等。

根据东协高峰会责成亚洲开发银行(ADB)、东协秘书处以及东亚智库「东协暨东亚经济研究院」(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ERIA)研拟之东亚整体开发计划,其初步规画之「亚洲综合开发计画」(Comprehensive Asia Development Plan, CADP),估计开发计画所需经费约一七○○亿美元,涵盖道路、桥梁、港口、机场、工业区、能源、通讯设施等之相关建设。未来,该类计划将开放民间企业参与,两岸可以携手共同开发这些次区域,争取相关的公共工程与采购计划。

(二)两岸合作改善东南亚区域之贫富差距与发展落差(development gap)

东协经济整合迄今,区域内仍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发展落后的新成员国家中,如柬、寮、缅三国平均国民所得低于一千美元,与其余东协国家发展差距极大,成为东协整合与区域安全之一大隐忧。在中国大陆与东协整合过程中,中国大陆提出十一项优先领域,包括能源、运输、文化、公共卫生、观光、农业、资讯科技、双向投资、人力资源发展、湄公河开发及环境议题。为改善东协区域之基础建设及交通运输等之联结,中国大陆更宣布斥资一百亿美元成立「中国—东协投资合作基金」,以资助区域内之基础建设、能源、资源、资通讯建设等计划。

近年来,东协与对话伙伴国家发展出成本分摊的计划模式,共同推动对于这些国家的各项建设计划。由于各国对于援助及技术协助之资源有限,亟须新的资源投入,两岸未来可考虑在弹性参与作法下,双方截长补短,共同推动、执行东协区域内之区域及次区域发展计划,包括中小企业发展、创业育成、资通讯科技合作等。

(三)两岸携手推动软实力经济扩展东协市场

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挑战二○○八: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中被列为重点产业后,已俨然成为台湾将「软实力」行销全球的一项利基产业,包括电影产业、电视内容产业、流行音乐产业、工艺产业、设计产业及数位内容产业,都在引导各国重新认识台湾的「国家行销」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东南亚市场等也屡创佳绩。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文化与语言,将是两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市场基础,两岸如携手推动文创产业,在资源与人才上可互补合作,并可在规划设置创意文化园区、宣扬中华文化与推广品牌认知等方面,建立具体合作关系。

新南向政策

两岸关系逐渐迈入新页,包括实施三通、推动ECFA与后续谈判等,使得两岸交流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也为两岸扩大合作领域至其他国家,带来新的契机。由于长年以来台湾企业在东南亚国家设立各种生产、销售据点,以及绵密的台商与华人网路,两岸合作参与东南亚与东亚区域整合,可加强两岸与其他地区间经济、产业互补合作之关系,将为两岸与东协创造「三赢」的局面。

对此,在两岸关系缓和下,未来两岸可以思考推动结合两岸合作之新南向政策,以加强对东协实质经贸关系,台湾将可借由ECFA南进东协,大陆则可借此深化在东协地区之耕耘与影响力。而为使台湾能够逐渐参与东协整合事务,不致被区域整合潮流完全排除在外,中国大陆更应以开阔的心胸,赞同台湾适时参与东协经贸相关对话与机制,以协助台湾逐渐融入区域整合体系,开创两岸合作的新局面。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