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华人经济圈:台湾的角色■文/胡春田(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交流杂志101年8月号第124期(历史资料)》

「华人经济圈」是从上个世纪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名词,它一直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开始时是由于大陆沿海特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台湾、香港与中国大陆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由于经贸投资的互补关系,快速发展而引起大家的注意。

当时由于对大陆的经济发展前景和香港回归后的疑虑,以及停滞的两岸关系,基本上都局限于学术范围上的讨论。最近,因为大陆的高速成长以及两岸关系的改善,这个名词又被提起。但是,「华人经济圈」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华人经济圈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关系

如果要定义「华人经济圈」,首先要界定「圈」是什么?我们在文献里找到最相近的词可能就是群体(community)。群体的传统定义是:「一群彼此有互动且住在同一个区域的人」。但是广义的群体并不必然局限于住在同一个地区的人。随著交通进步、资讯发达、网路方便之后,只要是一群人面临共同的目标、问题或利益,而结合在一起共同努力时,这群人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根据这样的定义,我们或可以将「华人经济圈」解释为:具有华裔血统的一群人,面临共同的经济目标而形成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跨越了国家或是地域的疆界。

过去由于历史、地缘、血缘、文化、语言的关系,加上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及台湾厂商寻求外移的结果,使得这个群体逐渐成形,出现在珠三角、香港及台湾。二十多年来,随著经济的发展、两岸关系的和缓以及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群体的范围越来越大,除了中、港、台之外,东南亚国家许多国家,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甚至越南、菲律宾等,似乎都应该纳入在新的或是广义「华人经济圈」的范围内。因为在这些国家中,有超过五○%甚至更高比例的经济,掌握在当地的华裔手中。这些华裔商人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在社会层面,甚或政治层面,他们也具有举足轻重的能力。

如果深一层的研究「华人经济圈」的发展,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区域经济整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注),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实例。所谓的区域经济整合,简单的说就是指:将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过程。它通常涉及到两个以上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国家或地区组成。这些国家或地区为了追求经济(甚或政治上)的目标,经由协商、签订协议加强合作。

初期先消除边境造成的贸易障碍,再借由降低区域内的贸易投资障碍,强化人员资金的流动,从初步的优惠关税、自由贸易区,逐步深化,朝向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演进。欧洲共同市场演进成为欧元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华人经济圈」的发展与当前世界上许多区域经济整合案例有不同也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区域整合的案例,无论最惠国待遇或是自由贸易协定都涉及到由政府主导,但是大陆、台湾、港澳等地区的发展不一样。两岸三地一开始缺乏政府之间的积极合作,然而由于两岸三地的经济具有互补作用:大陆腹地广、人口多、工资廉、市场大;台湾经济基础稳固,资本、技术、人力资源较佳;香港经贸最自由,服务业发达。在市场导向、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发展下,虽然缺乏政府积极的主导,经济依然能够持续蓬勃发展。相对于世界上许多区域的经济整合,虽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可是由于缺乏市场的支持,发展成效并不如两岸三地那么彰显。

尽管,两岸三地华人经济圈的发展初期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随著发展的广化与深化,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政府的公权力。于是制度性的政策协商与合作,顺理成章的浮出台面。无论是大陆与香港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还是两岸之间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以下简称ECFA),都是在这样的大环境需求下产生。所以两岸三地的合作机制,就某种意义而言并无异于其他的区域经济整合机制。

大华人经济圈的形成

一九九○年代世界经济版图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那就是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元区的成立。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地,为了追求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成长,使世界各地区域经济整合蓬勃的发展。两岸三地的华人经济圈也不能故步自封自我设限,对内除了必须深化合作,还要扩大层面;对外更需要寻求新的合作对象,保障自身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从地缘关系而论,「东协加三」(东协十国加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是区域经济整合最自然的延伸。但是日本十多年来疲软的经济始终未见明显的起色,韩国强烈的民族性以及商场上一些不被认同的动作使合作总有一层阴影;反而是「东协加一」(东协十国加中国大陆)的前景最被看好。因为它是一个涵盖十一个国家、十九亿人口、六兆美元GDP的巨大经济体,而且国际观察家认为「东协加一」主要的成员国未来经济发展持续看好。

「东协加一」正式成立最重要意义,除了将加速整个亚洲甚至全球经济的整合之外,也代表华人经济圈的扩大。这个经济圈的发展未来很明显的将以中国大陆为核心:中国大陆的经济持续成长,周边华人圈经济得利;同样的,如果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出现困难,近邻也将首先遭殃。所以整个东亚的经济圈,基本上是一个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

两岸三地的发展是核心

东亚的经济整合属于国与国之间制度性的安排,虽然可以视为广义的华人圈,但由于范围涵盖面广,各个经济体彼此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不能期待它的发展可以重复过去两岸三地走过的轨迹。但是两岸三地的经验,依然可以做为大中华经济圈发展的基石。

自从CEPA及ECFA顺利签署实施以来,经过多次的补充协议,一个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经济联盟已经成形,未来如果人员、资金可以自由往来的话,两岸三地看起来距离一个共同市场的目标,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然而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各有各的理想与限制,在未来的深化过程里一定会出现一些摩擦与挑战。如何顺利化解分歧、克服摩擦,端赖双方的智慧。摸著石头过河的结果,也将在未来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被他国借镜。所以就某种意义而言,两岸三地未来的协商谈判已经跨越了两岸三地的范畴。

中国大陆的崛起使得华商在各个国家面临排挤,甚或压迫的机率大为下降。东协成员,尤其是华商,势必观察检视两岸三地CEPA及ECFA的运作及成效。换言之,两岸三地在未来经济整合的过程中,能否克服阻力与障碍,达成共识,持续深化经济合作,将对大华人经济圈具有指标性的意义。

台湾的挑战

「东协加一」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对台湾而言是危机也是挑战。由于国际政治的现实,现阶段台湾无法融入这个协议内。如果加一变成加三,对于非成员的台湾而言,很可能因为贸易转移的结果伤害到台湾的经济。台湾在这样严苛的大环境里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将是一种考验。积极寻求贸易伙伴,直接洽签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是理所当然的选项。何况在两岸签署ECFA之后,其他国家与台湾洽商制度性协议的意愿也大增。除此之外,更上一个层次的考量应该在「如何探讨出一个两岸经济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途径」。我们相信大中华区的企业家,尤其是华商,除了乐见两岸的和平发展之外,更欢迎台湾能借由加入区域经贸组织,提升实质的经贸关系。

两岸现阶段的谈判已进入较为困难的阶段,今年的江陈会延期,明显的与投资保障协议的磋商超出预期有关。虽说「与其签的早不如签的好」,但是这件协议的过程也凸显两岸的协商谈判已进入到制度的磨合阶段。就此事项而论,台商需要的是一个确切没有风险的投资环境;如果投资过程出现争议,希望能得到公平公正的仲裁。这种需求,远较短期及不确定的优惠政策更能吸引台商。引进国际仲裁解决争端的目的,是让台商相信争端处理会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

事实上,如果两岸能够发挥智慧,设计出让双方都能接受的争端解决机制,国际仲裁不仅没有必要,对于吸引台商甚至在亚洲的华商到大陆布局,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

总而言之,区域经济整合态势是全球化浪潮下必然的结果。CEPA、ECFA及「东协加一」,象征著大华人经济圈的成型。未来,这个大华人经济圈的发展能否超越欧美,取决于最核心的两岸关系。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的前提下,我们不仅希望见到共创双赢的两岸,更期待各地的华商经由互补合作带动整个大华人经济的繁荣。

注:学理上还有次区域(sub-regional)经济整合,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所属部分区块的经济合作,例如「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包含湄公河沿岸六个国家的区域。本文将次区域经济合作笼统纳入区域经济合作里讨论,并不加以分门别类。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