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语》持续开放 稳中求进 奠定和平繁荣基础《交流杂志101年8月号第124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两年前的六月二十九日,两岸两会在重庆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去年六月二十八日,台湾正式开放陆客自由行。这两项政策,有著一个共同的核心理念─开放。开放是台湾必走的路,一个海岛经济的国家唯有开放,才能增加竞争力。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自由化的重要一步。自去年元旦早收清单项目开始实施降税,至今年三月已节省关税超过两亿七千万美元,且早收清单项目的出口成长率较总体出口成长率高。在早收清单实施以后,还有后续的货品贸易、服务贸易等协议要继续洽谈,最终的目标,要达成大多数商品的自由贸易。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协定谈判,也在同步进行。
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对外贸易是经济成长的主力,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下,唯有经济开放,朝自由化的方向迈进,才能增强体质,提升竞争力。
至于陆客自由行,开放至今已满一周年,人数仍不断增加中。去年总计两万九千多人,平均一天大约一百六十人;而今年光一到六月,总计已达五万八千多人,平均一天三百二十六人,成长超过一倍。若从九十七年七月开放陆客以「团进团出」方式来台观光开始计算,至今年六月底止,已有近四百万人次来台,估计陆客已为台湾带来超过新台币两千亿的经济效益。
这些开放的政策,最直接的获益当然是经济效益,促进经济成长,让台湾再一次蜕变。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改变,代表我们不必害怕开放,应勇于面对竞争、接受挑战。相较于大陆,我们的优势在于软实力,在于以「人」为核心所形成的制度与文化。
正如大陆媒体「新周刊」七月份的封面标题,「台湾 最美的风景是人」!虽然我们有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等知名的自然景点,也有收藏中华文化瑰宝的故宫,但我们的优势更在于「人」。「人」包含的概念很广,从国民的人文素养、环保意识、互助精神,到更高层面的文化发展、法治观念、政治制度等。相较于大陆,或许我们没有崇山峻岭、大江大海,但整体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我们引以为傲、更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我们最有竞争力的核心价值。
经济的自由化,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旅行的自由化,有助于提升人民的彼此认识,增加了解。陆客来台观光旅游,短则三、五天,长可达一个月;陆生来台就学,短则一学期,长可达四年以上;而大陆配偶来台,终将落地生根,成为这块土地的一部分。
无论是陆客、陆生还是大陆配偶,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提供机会,让大陆民众认识台湾、了解台湾,甚至进而认同台湾的价值观,展现我们的自信。过去四年,我们创造了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未来,我们要维系两岸继续往和平繁荣的方向迈进,除了增进政治互信之外,如何透过交流,深化两岸人民的进一步了解,拉进彼此的心理距离,更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