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全球气候变迁下的两岸气象交流与合作■文/彭启明(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总经理)《交流杂志101年8月号第124期(历史资料)》

两岸虽有台湾海峡之分隔,但天空却畅通无阻,共有东亚之天空,呼吸相同的空气,气象、空气污染上相互共通,例如沙尘暴、酸雨、台风、梅雨锋面及冷气团都相互传递,这些都对两岸居民的生活有相当影响。

中国古代的气象学

对于气象,很多人以为是属于现代的科学,欧美的技术明显领先,但中华民族古代并不是没有气象学,只是近百年来才落后于西方而已。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已有天气观测及占卜预测的纪录。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利用气象知识,以乌龟壳上质地之触感来感觉湿度,预测何时会有大雾,在雾中以草船借箭,或预先掌握大气环流,以借东风方式用天灯及火船攻击来取得优势。

闽南地区信仰的妈祖林默娘,从历史故事中,经由千里眼和顺风耳来学习气象,帮渔民预报天气,可说是两岸间历史上相传最早的民间气象服务,妈祖对于闽南沿海民间信仰有相当深远之影响。

从学术界到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两岸之间气象交流合作相当早,自一九九四年,共同庆祝两岸气象学会成立七十周年开始,至今已有超过六、七十次团体交流活动的纪录。每年大陆气象界来台及台湾气象界组团赴大陆参加相关气象防灾研讨会,已成为两岸气象界的年度盛事。透过双方的气象学术单位(气象学会)轮流举办研讨会,以学术交流的名义,与会人员遍及两岸主要作业、学术及民间气象单位,其中大陆气象局及台湾的中央气象局人员分别以顾问、理事名义参加。

过去在两岸交流过程中,主要是以学术来带动双方官方及民间业务之交流。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已积极推动气象产业,例如刚成立之气象频道,已经超过三千万人之覆盖率。台湾自二○○四年气象法修正后,允许鼓励民间从事气象/海象预报服务,也展开相当多的创新气象加值服务。

最近,两岸合作制作的气象科普节目深圳卫视「气象万千」节目,收视率也名列前茅。以两岸逐渐成型的气象产官学三方来看,实有扩大交流参与的机会与能量,若能彼此增加认识,将有助于双方共同面对区域气象之技术提升,以及共同面对气候变迁之调适能力。

气候变迁下极端天气事件对两岸的影响

以台湾莫拉克风灾(连带造成八八水灾)的雨势为例,不管是山区的两千七百毫米或是平地的八百毫米(七十二小时延时),发生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很严重的灾难。而灾难的发生还需归因为「人」的因素。如果能避免在不稳定的环境中持续开发,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则天然的反馈造成的伤害应属有限。

此外,遇到紧急灾难时的应变也相当重要。如二○○五年美国最大的天灾卡崔娜为例,降雨量仅为两百五十到三百毫米,淹水面积达三百六十三平方公里,远比这次台湾水灾面积小,但却造成将近一千两百五十亿美元的损失,罹难人数将近一千八百人。如果可以提早预防,似乎这些灾难就不会如此严重,但常常事与愿违,受灾的代价便是用更多无辜的生命及经费来弥补及复原。

台湾在莫拉克风灾之后,也面临社会舆情的极大压力。历史上,因为极端气候造成社会动荡,并进一步引发政治动荡的例子屡见不鲜。尤以未来面对全球暖化气候异常机会增多,过去的自然灾害跟随著气候循环,本有一定的规律,但近几年却出现明显异常,同时影响层面扩大的现象。

虽然,人类对于大气的掌握已经有一定的认知,但要有效的预防或是避免,却是爱莫能助。就如同美国卡崔娜飓风灾害,纵使气象资讯掌握的好,且政府防灾或救灾资源陆续到位,但意料之外的灾难往往还是无法避免。

天灾是一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其中某些天灾无法预测,但某些天灾则可以预测(但不一定可以抵抗)。随两岸间的各项交流日趋密切,不论在天灾预测资讯的共享、防灾技术的交流、救灾行动的协同运作等领域,都存有宽广的合作空间,以期共同保障两岸居住及交通往来的人身、财产、环境安全。

两岸灾害防救合作建议

对于气候变迁下两岸未来的灾害防救合作建议,可具体的推动方案如下:

一、推动气象资讯的共享及民间各救灾团队作业量能的登录

在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方面,经过台湾之台风常会连带影响大陆东南各省;梅雨期间,大陆东南云系亦影响台湾。若可进行两岸气象雷达即时资料交换及相关灾害事件的相互研商机制,特别是大陆东岸到广东一带,将有利双方气象人员之判读,有助两岸气象预报能力之提升。尤其大陆气象科技近几年明显提升,已成为区域气象中心,若能在相关的资料运用上进行两岸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区域内各类气象的掌握程度及预报之准确性。

合作范围可包含各单位气象预测资料及数据的交换,例如锋面、梅雨及台风等之研判,透过作业单位定期视讯或电话联系方式交换意见,提升区域气象之掌握能力。另外,两岸气象及防灾产业的交流,在ECFA架构下将灾害的危机转为商机,也是可以推动的方向。

两岸民间组织及专业救灾团队甚多,惟各团队的专长项目、装备、作业能力、动员能力等并未事先加以规划,以至于灾害发生后,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委请适当的救难团队前往从事救灾任务。建议未来两岸可分别对于所属之救灾团队进行资料的登录,并交换共享,当未来灾害发生时,即可在最短时间内,依据各团队的专长及实际动员能力,展开合作布署。

二、持续强化灾害预警、灾后研商及救援的联系协调机制

当灾害波及的层面越广,相关的协调、联系事宜必然更加繁复,所需的救难人员、物资、器材的调度亦必须仰赖健全的管道方能达成目标。灾害发生前,两岸如能在平时即针对各类天灾(例如寒潮、梅雨锋面及台风等致灾天候)共同研商对策,或对于重大环境威胁(例如海上漏油、毒物污染)进行联合推演、拟妥适当之救灾需求申报作业及合作流程,则当灾难发生时,应能争取时效,使灾损降至最低。

三、落实灾害防救人员、技术的定期交流及研讨

两岸救灾团队皆各有所长,彼此皆有诸多实际投入救灾任务之经验,若能定期互动、互访,不仅能共同提升两岸救难人员之专业水平,亦有助于培养合作默契。除了救灾专业人员往来之外,两岸对于各项救灾、减灾技术的研发成果,应持续交流研讨、密切合作,如此将有助于提高两岸灾害防救的实质量能。 而灾后的各项安全鉴定、补强及复原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力投入参与,两岸能否在专技人员的合作以及相关评判标准的拟订上,彼此相互研析、参与,亦为后续可以努力的目标。

四、简化专业人员投入灾区救灾的行政程序

灾难发生后的救援必须重视时效,如何能让专业的救难队伍及附属的装备迅速投入灾区,是极为重要的考量项目。两岸主管机关实有必要针对灾后特殊状况,检讨入出境的行政程序,期能在灾后的非常时期加速救难人员的投入。

除了专业救难人员之外,灾区的复建工作往往需要大量民间志工、慈善团体、辅导团体、医疗团队提供受灾民众生活、心灵上的支援及照应,因此上述人员投入灾区的行政程序,应一并加以研商,使灾区民众皆能得到完善的照护。

五、加速救难物资及器材的运输配送

赶赴灾区的救难队伍,必须有良好的后勤支援,方能维系最佳的救灾效率。两岸主管单位皆应思考相关配套物资于运送途中,需要何种的行政支援及协助,亦应简化申请程序,必要时亦可指定单一对口单位负责协助统筹相关资材的申报、配送事宜。

在灾后复原阶段,灾区所需的物资品项、规格、数量等,亦须透过第一线人员与后勤支援人员的密切联系,方能适时、适量、适当的配送至灾区。此一物流运作过程,亦有赖两岸建立相关的协调模式方能进行统筹合作。

两岸联手救灾与防灾

近年来全球各地陆续出现极端异常的天候,各地皆因天灾而造成无法弥补的生命、财产损失,甚至造成社会的不安与动荡。人类虽然已具备相关的灾害防救知识及技术,然而面对极端气候、天灾的侵袭,仍无力抵抗而饱受威胁。灾害的预防往往是高度权衡的课题,在过与不及之间,大大考验著领导者的能力与智慧。

两岸在地理上唇齿相依,在人文上同文同种,在地缘上同属天灾频仍的区域,实有相互依靠、相互沟通与相互协助的必要。两岸若能在平时即建立适当的协调管道、强化气象预测资料的共享、落实人员与技术的交流,以及简化专业人员赴灾区的程序,并拟定适当的处理方案与后勤支援方式,将可使两岸的救难人员、慈善团体、医疗团队的作业量能充分发挥,并争取更迅速的救灾成效。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