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交流杂志101年10月号第125期(历史资料)》

第八次江陈会谈圆满落幕,众所瞩目的「两岸投保协议」完成签署,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有了更坚实的保障。这在二十 年前的台湾著实难以想像。在两岸互信基础不稳固的九○年代,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想要争取保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奢求,遑论两岸面对面协商。如今协议顺利签署,多数人都归功于协商团队的努力,却甚少人知晓「九二共识」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为了给「九二共识」一个公正的评价,作为两岸协商第一线,完整见证「九二共识」形成过程的海基会,特别在九二共识二十周年之际,除了在十一月九日办理「九二共识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企划「九二共识二十周年」专刊。除了介绍其来龙去脉、内容及贡献外,海基会马绍章副秘书长特别为文,引导读者从「两岸建构信任的过程」来理解。此外,九二共识的历史见证人国政基金会郑安国委员亦亲自为本刊撰文,说明九二共识与两岸和解的关系,而政大国发所赵建民教授更从长远的角度,期许九二共识能扩大其效用,从两岸协商的基础,扩大成为解决两岸所有问题的共同基础。

如果说,九二共识尝试从政治面,搁置对「一个中国」认知的差距,逐步建立起两岸和平稳定的架构,那么,两岸民间公益团体的互动,则尝试由社会面,磨合两岸基层社会的价值观,为上层的政治对话,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民间公益团体因著利他、非政治性、强调人道精神等特性,被海基会朱瓯顾问视为是扩大两岸对话的新领域,而台湾的「志工文化」,更是拉近两岸人民「心的距离」的新途径。

台湾女记者张平宜,花费十年青春,在四川痲疯村兴学,逐步消除歧视的烙印;台湾师范大学,一连举办三届的两岸偏乡课辅活动,效法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为教育资源匮乏的学童,开启一道机会之窗。政治认同或许有文化上的差异性,但爱与希望却是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承载著满满的爱与关怀,台湾人民的良善与真诚早已跨越台湾海峡,大大拉近两岸人民心的距离。

海基海协两会人员,因著协商与交流平台的搭建,同样也让心与心之间零距离。历次的会谈,无数次的交流互访,两会人员从陌生变为熟悉,由猜疑转为信任,而海基会江董事长与海协会陈会长之间的相知相惜,更是为后继者,树下良好的典范。

随著江董事长的辞职退休,以及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八大领导人换届,「江陈会谈」将成为绝响。美国十一月的总统大选结果,也可能为两岸关系增添变数。台美中三方人事更迭或将增加不确定性的风险,但已建立起制度的两会交流与协商,将会是一股稳定的力量,随著继任者的继承与创新,可望为两岸关系开启一个崭新的局面。

九月十九日,金门水头码头上,两会领导人离情依依。在这个见证两岸历史的最前线,两会领导人临别前的拥抱,化解了多少的恩怨,抚平了多少的伤口。两会领导人之间的情谊,无疑成为两岸和解的时代缩影。

政治是一时的,友谊却是永远的。相信两岸关系以「九二共识」为基础搭建的友谊桥梁,也将如九月十九日的谐音一样,持续长长久久,永不间断。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