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用爱灌溉百年树人 张平宜痲疯村兴学记■文/廖珪如(工商时报大陆新闻中心记者)《交流杂志101年10月号第125期(历史资料)》

大陆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村,一个连大陆人都陌生的地方,过去是无人敢踏足的痲疯康复村,却有一名从台湾来的记者,花了十年青春在此办学,将资源带入村落,用爱抚平痲疯病人子女们受到歧视的疮疤。

当时的张平宜,是中国时报奔走两岸痲疯康复村进行调查报导的记者,在看见这么多生命的苦难后,她再也不甘做一个旁观者,毅然辞去记者工作,在康复村办学。

在此兴学已经十二年的张平宜说:「痲疯病会消失,但歧视的烙印却难以消除,我要让孩子们在爱的环境里长大,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

消除歧视的烙印

回忆起二○○○年前后,痲疯康复村一无所有,只有满山的黄土坡,当地彝族人家的家园贫瘠破烂。上凉山的路蜿蜒崎岖,坍方的落石把路途砸的坎坷难行,宛若张平宜耕耘痲疯村小学的生命写照。

大营盘是当时痲疯康复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只有一名苦守学校十五年的代课教师。两间土房搭建的教室挤了七、八十个学生,学生只招收到小学四年级,充其量只能叫做「扫盲班」。那时,学校没有出过一届毕业生,孩子们连身分证都没有,饭也难吃上一顿。

如今,学校有了首届毕业生,且包含外县市来就读的孩子们,全校共有三百二十个国小及国中生。

从无到有的历程总是艰辛,更不用说位在深山内的痲疯村。张平宜辞去记者工作后,为了安排高年级学生就学,先到十五公里外的华阳国小请托当地校长收留较高年级的学生,没想到那位校长听到是康复村来的,马上说:「不行!来一个跑一百个。」

这样的歧视心态,让爱打抱不平的张平宜卯足劲投入大营盘小学建设。

十二年来,她亲手作蜡烛上街义卖,替大营盘小学筹建校舍,还盖了厨房、宿舍、厕所,并招收其他康复村的学生。基础建设之外,原本隶属于高桥村的痲疯康复村,也正式独立为大营盘村,变成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第二百八十八个行政村。学生们在那时才成为正式公民,取得身分证,拥有公民权利。

为孩子争取教育机会

正式设立行政村后,资源也跟著进来。十二年过去了,大营盘小学现在有著纯白色的水泥砖墙,以及新建教室,矗立在山尖,一条水泥路铺得平直,直通校门。自张平宜加入大营盘小学建设以来,前后共毕业了一百二十多个学生。

不过,经济条件变好后,读书这件事却变得比以前还要困难。选择升学的人很少,学生多数被家里叫回去结婚,或外出打工支撑家计,在求学与求生之间拔河。多数的学生选择离开学校,为家里挣钱。

张平宜为了帮孩子们铺垫升学道路,把六年制的学校申请变成九年义务教育,让有心读书的孩子可以一次读完初中。

为了符合九年教育的学生数,张平宜再一次长征,在十五天内翻山越岭五百里路,从其他县招到了六十九名其他康复村的学生越县就读。由于痲疯村多位于地势陡峭的山区,张平宜在招生的五百里路中,甚至跌成重伤,差点难以行走。

参与招生的希望之翼基金会执行秘书葛淑玲说,去年从邻近五个县市带出来六十九个,「有的来不了拉著他们的衣角哭」,面对孩子的哭诉,葛淑玲只能安慰,「今年来不了,明年我们再努力。」

孩子心中的世外桃源

现在的大营盘,不再出现跳蚤肆虐、苍蝇飞成帘幕的种种景象。张平宜用「偶尔来的自来水」创造了一个生态池,校园里开满了花,孩子们在校园里打球、奔跑、嬉闹。一到了吃饭时间,大家奔向厨房排队盛饭,一大碗饭菜可以连扒好几碗。壮阔的山景环抱著大营盘小学,是孩子心中的世外桃源。

张平宜说,「光是前面那些硬体设备,和厨房开伙、让孩子们能够有水洗澡和上学读书,就花了我十年。」和当地政府吵、和孩子们的家人们吵,「终于吵到了现在还算可以的模样。」

对于现代儿童来说,上述这些顺理成章的资源,是张平宜花了十年青春争取来的。

下课时间,孩子们在篮球场上奔跑或采花,大营盘的孩子们笑容好比阳光一样灿烂。因为是少数民族,这里的孩子们多半腼腆,讲话都小小声的。但问他们「喜不喜欢来学校阿?」「喜不喜欢张阿姨阿?」孩子们会卯足力气对著山大喊「很喜欢~」

张平宜说:「我本来只想帮他们盖个像样的教室就离开,但是从一个母亲的心情来看,他们总是比其他孩子缺少什么,所以停不下来,还要继续争取。」

建设虽然累人,但说到要逐渐建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加学习的动力,并坚持下来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又更加困难。张平宜说,「到这一刻,你才真的知道什么叫做『百年树人』。」

天使与魔鬼

张平宜对大营盘的辛苦耕耘,令她成为第一个获得「感动中国奖」的台湾人,她对痲疯康复村无私的付出,感动数以万计的人。今年以来她到大陆各地演讲,在路边、机场常有人认出她来,争相与她合照。这位来自台湾、在四川耕耘的台湾娘子,是许多人心中的美丽天使。

不过,在某些彝族人眼里,张平宜是亲切的张阿姨,也是疯婆子。因为她,村里有了水电,但张平宜要他们洗澡、要他们坚持读书、要他们别走上「娃娃亲」的命运,令许多彝族家庭不能接受,常与张平宜的关系陷入紧张。

二○○○年,张平宜进到大营盘协助办学,但她的身分和动机都让当地官员摸不著头脑,怎么会有一个「台湾人」想跑到「没水没电的痲疯村」,筹钱替孩子盖学校?这种傻瓜怎么会有?因此,当地官员觉得张平宜应该是个「特务」,接踵而至的麻烦,可想而知。

但是,久而久之,当地居民视他为「张阿姨」而不是特务。为了求取水资源,她联合村民到县府前静坐,终于要到一条从八公里外山上流下来的泉水。除了水以外,要煮饭给孩子吃、要念书,都需要有电,政府官员不给,一拖再拖。张平宜去找官员吃饭,饭一上来,张平宜开始掉眼泪,官员们看了,一口饭都吃不下,原本坚持不给电,之后电就这么接上了。

不过,解决了民生问题,接连出现的文化隔阂更加难解。按彝族人的习俗,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各一次,说是为了留住福气。但是这个台湾来的张阿姨,一看到水来了就把孩子们抓去拼命洗澡,让许多彝族人相当莫名。

因此,张平宜在某些彝族人眼里,也像个「疯狂的魔鬼」。

另外,彝族人早婚,从小就订下「娃娃亲」,让许多孩子们在就学时就面临结婚并外出打工的命运。张平宜为了让孩子读书,直奔孩子们家中抢人,苦口婆心劝他们务必坚持读书。这让孩子家长们相当苦恼,因为解除婚约得赔钱。这时张平宜又成了当地人眼中的「疯婆子」。

近几年来,为了追求利润,当地种植烟草的人越来越多,父母们多半希望孩子帮忙种烟草,要不就出外打工。穷怕了的少数民族,宁可要钱不要教育,这看在张平宜眼里「只有心痛」。

不过,双方彼此对这种冲突也逐渐习惯,谈起张平宜,当地族人会嚷著「不让结婚、不让赚钱、还抢走我们的孩子,把他们留在学校,这没有道理嘛!」

但是,如果有人要赶走张阿姨,就连老婆婆都会出面以死要胁,因为,张阿姨为村里带来许多资源,没有张阿姨,村子里可能再度面临随时被断水断电的困境,更没有人照顾这些孩子。

因此,虽然嘴巴上不说,彝族们心里是相当尊敬张阿姨的,没有张平宜,孩子们所散发的才华及光芒,或许会再度黯淡吧。

以母亲的心为心

张平宜说,得到感动中国奖之后,捐款和媒体采访涌入,为大营盘小学带来不少资源,但如此只让她感到肩上的压力更大。张平宜强调,「我并没有觉得我做的事情有多了不起,只是身为一个母亲,看到孩子没有什么,便努力帮他们争取罢了。」

以母亲的心为心,这就是张平宜,一个坚毅却又柔软的台湾奇女子。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