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交流杂志101年12月号第126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时序逐渐入冬,每回下雨,台湾就更增添一分寒意。岁末年终本是感恩与回顾的时刻,十一月世界发生的两件大事,更牵动全球政经局势的发展,让人对未来一年加添几分想像。
对台、美、中三边关系而言,这是关键性的一周。十一月六日,美国总统大选;十一月八日,中共召开第十八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产生新一代的领导人。当今世界两大强权于同一周进行最高领导人的换届,是二十年才有一次的巧合。本期《交流》杂志特别以「美中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为题,探讨美中新一届领导人的政策取向,如何影响世界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
无独有偶,二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台湾一样也面临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台湾,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存在著经济自由化的压力。反观与台湾仅一海之隔的大陆,于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确立改革开放路线,大力吸引外资,推动出口。两岸因历史因素形成的对立,阻碍交流的正常化,除了两岸民众权益难以获得保障,更限制了台湾进行全球布局的能力。
在当时关键的转捩点上,两岸领导人发挥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一个中国涵义」的问题上各退一步,选择「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处理,从此开启两岸对话的时代。在海基会于十一月九日举办的「九二共识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不论是从互信的角度、实用主义的面向,还是目标与过程的关系,高度肯定「九二共识」在两岸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 只是,二○一二年的世界,跟一九九二年的世界相比,全球竞争更为激烈,世界经济更为险峻。美中新一届领导人同时面临著经济成长趋缓的困境,以美中为重要出口市场的台湾,无法置身事外。
诚如本期严震生教授所言,为从低迷的景气中恢复,欧巴马第二任期将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完成出口倍增计划。陈一新教授亦指出,当前我国当务之急在于确保成为美国的「重要安全与经济伙伴」,在强化与大陆经贸关系的同时,也要巩固与美国的关系,以取得美国的安全承诺与「战略再保证」。
为强化与大陆及美国的关系,争取台湾的经济发展空间,政府透过「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便利两岸资金往来,开创两岸金融合作新蓝海;同时亦借由「自由经济示范区」,降低大幅开放的冲击,为台湾加入自由化程度极高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预先做好准备。
以「经济自由化」推升国家竞争力或许重要,但台湾的「文化自由化」更是不容忽视。产品输出的影响力有限,但文化输出可以是无远弗届。丰厚的中华文化人文底蕴以及长久对民主人权的尊重形成的多元文化包容力,早已使台湾在华人世界里拥有高度的文化竞争力。无怪乎本期杨开煌教授特别于文末点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台湾的角色在于「文化」。
美中正以政经硬实力,揭开新一轮权力竞赛的序幕,台湾则以文化巧实力,带动新一波经济成长的动能。美中新形势下台湾的发展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