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美中新形势下我国因应之道■文/陈一新(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101年12月号第126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美国大选之后,欧巴马总统连任成功,习近平成为大陆新一代领导人。美国对两岸政策走向,马英九政府如何因应,应是众所瞩目的焦点。

美大选后的两岸政策

美大选后的两岸政策将取决于以下因素。首先,国防部长潘尼塔于二○一一年才从中情局长因格毙宾拉登而升任现职,可望继续留任。至于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与欧巴马互动良好,深受信赖,留任或转任其他要职都有可能。如此,则欧巴马政府推动的再平衡或枢纽亚洲的战略应会持续推动。未来数年,美国海军六○%的舰艇将会集中在太平洋,对大陆的崛起应会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当然,面对大陆经济与军事的快速崛起,不免有人质疑华府在大肆削减国防预算之际,又有何资源可与北京抗衡?诚然,美国本身资源并不足以肆应一个崛起的大陆,但从美国近年厉行轮调制度,并与其盟国与伙伴在军事上进行轮训、轮演的规模与频率来看,美国再平衡或枢纽亚洲的战略显然是以利用盟国与伙伴的资源为主,自己最多透过「海空一体战」居中负责协调与支援。在这种情形下,美国本身资源是否足够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盟国能否配合与同心协力。

其次则是国务卿和亚太助卿的人选。由于国务卿柯林顿女士已宣称将在选后离开政府,亚太助卿坎贝尔据称也将共进退,因此,有可能会带动国务院的人事大地震。适合出任国务卿一职者为数不少,包括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现任首席副国务卿柏恩斯、曾在二○○四年代表民主党参选总统的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凯瑞,以及驻联合国大使赖丝等。至于亚太助卿的人选更是多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

虽然柯林顿女士透过「前进部署外交」推动美国重返亚洲政策居功厥伟,却因经常提倡民主与人权挑战北京,而备受中南海抨击。在欧巴马与柯林顿的强势领导之下,美国的再平衡或枢纽亚洲的战略迭有突破,但美中关系与美中互信却也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从美国新的国务卿人选是沿袭旧章还是改弦易辙,或是执两用中,就可进一步看出未来四年美国对大陆甚至对两岸的政策走向。

另一方面,大陆对欧巴马的胜选,抱持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的态度。由于欧巴马已与大陆完成磨合,因此,北京认为欧巴马一旦连任,中美关系将会在既定轨道上运转。第二,针对美国的再平衡或枢纽亚洲的战略,北京愈来愈认为美国并非虚应故事,而认为有必要戒慎恐惧地全力因应。第三,对于美国一面宣称在钓鱼台问题上维持中立,一面又声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尖阁群岛,北京也认为美国战略意图不明,而深感困扰,只有继续派遣海监船与渔政船在钓岛周边海域的巡弋任务,并对日本施加经济压力,希望迫使东京让步。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更重要的是,美国大选后的两岸乃至亚太政策,可能必须从更大的格局来看未来可能的发展。美国鼓励日本「国有化」钓岛显示这是美国重返、再平衡或枢纽亚洲大战略的一环。美国计划在日本北方之外,另行在日本南方与菲律宾各部署一套雷达配合亚洲「飞弹防御计划」,以及美日在关岛海域举行「夺岛」演习,当然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至于美国为何要「剑指大陆」,鼓励日本「国有化」钓岛,则是因为北京继宣称「西藏、新疆、台湾」为其「核心利益」之后,又在不同场合明示或暗示黄海、南海、东海为其「核心利益」,引发美国疑虑,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国家可能因受到他国行为的刺激,而产生疑虑,或是体察国际情势或国家能力的变化,而采取攻势现实主义的策略与战略。

同样地,大陆挟其强势军经实力,不断扩张「核心利益」的范围,则又是受到希拉蕊二○○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在泰国曼谷宣布「美国重返亚洲」的刺激。在日本「国有化」钓岛之后,北京也趁势宣布钓岛领海基线,并将东海部分海域纳入大陆的「专属经济区」(EEZ)。

至于美国之所以要采取重返亚洲的大战略,主要是大陆经济与军事力量崛起,美国再不重返亚洲,就愈来愈难在亚洲维持权力平衡,更不用说在亚洲处于枢纽的地位。从美国角度来看,大陆国防预算逐年增加,军备日新月异,战略意向却不明朗。欧巴马别无选择,只有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纽西兰、菲律宾、南韩等盟国的军事联盟。为扩大声势,美国也将越南、印度、台湾视为伙伴。

攻势现实主义

针对二○一二年夏秋以来的钓岛与独岛危机,美国国务卿希拉蕊与助理国务卿康贝尔强调,美国不会在这些争端中扮演调停的角色,建议相关各国搁置主权争议,进行直接对话。由于美国过去在国际冲突中武装介入或是居间协调不乏其例,因此有必要对美国无意协调钓岛与独岛争议的幕后原因做一深入的探讨。

希拉蕊和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南韩外交部长金星焕于九月二十八日举行三方会谈。她指出,美国无意在钓岛与独岛争议扮演居间协调的角色,美方相信相关当事国的双边关系十分稳健,足以解决领土争议,也可透过直接对话让紧张局势冷却。康贝尔也说,大陆和日本双方都认为两国关系相当重要,美方强烈认为双方对话会产生正面的结果。他表示,美国不会在钓鱼台争端中扮演调停的角色,由于解决问题极端困难,搁置主权争议才是明智的作法。

在钓岛与独岛争议中,日本野田佳彦首相采取「国有化」钓鱼台列屿与南韩大统领李明博登上独岛(日本称为竹岛) 宣示主权,当然是强势作为,可用国际关系理论的攻势现实主义来诠释。日本的「大胆妄为」自是受到美国的鼓励,若非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两度发言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尖阁群岛」(钓鱼台列屿),东京未必敢于采取「国有化」钓鱼台列屿的行动。

无疑,攻势现实主义的策略也反映在美国、大陆、日本与南韩的外交攻势之上,这些国家在外交上所做的努力愈大,就愈能配合他们的攻势现实主义策略。此外,在攻势现实主义的攻防战中,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常成为美国的重要诉求。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就常提及台湾的民主成就,希望大陆也能有朝一日走向民主化。希拉蕊在访问缅甸、蒙古共和国与寮国时也高唱民主,暗示大陆应该见贤思齐。

大陆过去数年超德赶日,在经济上稳坐全球第二把交椅,十多年后不无可能与美国并驾齐驱。从攻势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目前的霸权应该竭尽所能干扰崛起大国的经济发展与减缓它的经济成长。由此观之,大国之间的攻防战可从美国要求北京升值人民币,而北京抵死不从,最多敷衍了事,以免步日本升值日元却在经济上失落二十年之后尘。美国邀请大陆参加G—2,共同分担全球经济责任,在北京来看,也有如黄鼠狼向鸡拜年,没安好心。同样地,美国邀请大陆参加「泛太平洋伙伴关系」 (TPP) ,如果北京接受,势必要进一步经济自由化,大陆可能有难以承受之重;若是拒绝,又与亚太地区高阶自由贸易区无缘。美国一直担心「中日韩自由贸易区」(CJKFTA)的成立,所幸钓岛与独岛冲突有如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为美国解围,未来CJKFTA即使成立,也会心有千千结,功效大不如前,已不足为美国患。

我国的因应之道

在美国国安团队人事更迭之际,我国当务之急在于确保柯林顿二○一一年底宣称我国是美国「重要的安全与经济伙伴」之动力于不坠,甚至可能的话,还应全力加把劲,让这项动力持续往前推动。在「和陆、友日、亲美」的大战略原则之下,既享有大陆的经贸关系及庞大市场,也拥有美国的安全承诺与「战略再保证」。

台美关系不进则退,欧巴马二○一一年宣称将会在五年内倍增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如今连任成功,自会与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盟国与伙伴进行谈判,打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并要求各国进一步推动经贸自由化。我国国安团队主其事者,驻美大使金溥聪、国安会秘书长袁健生、总统府秘书长杨进添,允应全力以赴,协助马英九总统,审慎对应美国未来可能的排山倒海压力。

欧巴马连任成功后,或会寻求与大陆改善关系,缓和过去数年双方紧绷的形势,但不会置台湾安全于不顾。虽然习近平说太平洋够大,足以让中美同时遨游,但是,中美两国仍可能因亚太地区结构性矛盾、政治体制及价值观的差异,导致战略互疑持续扩大。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