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选后欧巴马访问东南亚的检讨■文/左正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交流杂志102年2月号第12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二○一二年十一月五日,欧巴马总统顺利连任,三天之后,白宫宣布欧巴马将访问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柬埔寨三国。在欧巴马访问之前,国务卿希拉蕊(Hilary Clinton)和国防部长潘内达(Leon Panetta)也访问亚太各国,包括澳洲、新加坡、泰国、缅甸和柬埔寨,而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Martin E. Dempsey)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莱(Samuel J. Locklear)也先后访问澳洲。为何美国国安外交选后密集访问亚太?其所透露之亚太安全战略变化为何?其带来的影响又为何?尽管外界多将注意焦点置于欧巴马在缅甸的公开行程,但美国国安外交高层在亚太地区的各项活动,更透露了美国当前对东南亚的战略思维与具体策略。

总统大选后的高层访问

根据美国政府公开的行程及媒体报导,欧巴马于十一月十九日访问泰国,与泰国总理盈拉共同庆祝美泰建交一百八十周年,泰国表示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扮演建设性角色,认为有助于区域和平稳定及长远发展。欧巴马接著访问缅甸,会晤缅甸总统登盛和反对党领袖翁山苏姬,并在仰光大学发表演说。随后前往金边,出席第二十一届年度东协高峰会(ASEAN Summit)和第七届年度东亚高峰会(East Asia Summit)。

希拉蕊的第一站是在西澳伯斯出席美澳年度战略安全会谈(Australia-United States Ministerial Consultations, AUSMIN),接著到阿德雷得(Adelaide)会晤企业友人和参访澳洲最大最先进的造船设施技术港(Techport Australia)。随后,希拉蕊访问新加坡,会晤总理李显龙和外长尚穆根(Kasiviswanathan Shanmugam)。在新加坡之后,希拉蕊到泰国曼谷,与欧巴马总统会合,并陪同欧巴马访问泰、缅、柬,并出席第七届年度东亚高峰会和美国─东协领导人会议(U.S.-ASEAN Leaders Meeting)。至于潘内达则是在澳洲出席美澳战略安全会谈之后,陆续访问泰、柬,在泰国,潘内达会晤泰国国防部长,为美泰国防部长自二○○八年后的首度会谈。在柬埔寨,则出席了东协国防部长会议。

高层访问与实质合作

选后欧巴马政府一系列的高层访问,和二○一二年推出的再平衡策略有密切关系,这得从受访国家个别观察。第一个观察重点是澳洲。首先,澳洲西北部的达尔文港,是美军新近选择的军事设施,在进驻第一批陆战队之后,成效如何,与当地居民的相处及澳洲政府的合作情况如何,需要评估。其次,在美澳年度战略安全会谈期间,美澳双方宣布,将在澳洲建置一套由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画署发展的雷达和警戒望远镜,进行深入的太空侦测。这将是美国首次在南太平洋部署太空侦测设施,潘内达更称呼此举为美国对亚太区域再平衡的新前线(new important frontier)。目前,这套雷达警戒设施位于新墨西哥州的Antigua,预定于二○一四年移到澳洲西部。另外,澳洲今年削减国防预算,引起美国关切,此事也成为美澳会谈的重点。

第二个观察重点是泰国和缅甸。泰国为美国之长期盟友,此次欧巴马访问泰国之前,小布希、柯林顿、詹森和甘迺迪都曾到此访问。然而,泰国近来和大陆日趋紧密的关系,尤其是泰国军方和解放军的合作,早为美国所关切。今年五月,当菲律宾和大陆在黄岩岛对峙时,泰国和大陆双方的海军陆战队则在广东沿海举行联合演习。为提升美泰同盟,美国近来采取多项行动,强化双方在非传统安全的合作,特别是双方在灾难救助的合作。此次潘内达访问泰国和出席东协国防部长会议,即著重于讨论人道援助、防范海盗和防制核子扩散等非传统安全议题。

潘内达访泰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寻求和缅甸军方建立关系。美军和缅甸军方之间的关系,自一九八○年代之后即已中断。泰国军方长期以来和缅甸军方关系密切,近来更敦促美军和缅军重建关系。此次潘内达访问泰国和柬埔寨,和缅甸军方重建关系,都是重点。虽然,潘内达的行程并未涵盖缅甸,但欧巴马和希拉蕊都将前往缅甸,美国与缅甸的两军关系,必然是此次欧巴马访缅的重要议题。

欧巴马第二任的再平衡

对于这波的高层访问,美国媒体的解读不一。首先,对于欧巴马出访缅甸,尽管是划时代的创举,却带著围堵大陆的强烈色彩,难免波及美「中」关系。而且,缅甸民主转型尚未成熟,国内宗教与种族的动乱仍未平息。这些使得欧巴马的访问,可能成为在缅甸内部诸多不确定情势之下,对缅甸政府的背书,有极高的风险,也再度引起美国国内人权团体对欧巴马过早解除对缅经济管制的指责。其次,希拉蕊出访澳洲,在阿德雷得一处行程,遭媒体质疑出席私人品酒会,以避免在国内受到关于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Benghazi)遇害的调查。同样的,前往澳洲访问的潘内达和邓普西,大概也不愿扯上关于中情局长裴卓斯(David H. Petraeus)绯闻案的调查。

当然,此次出访的时点选择,不会是百分之百的精心计算,因为在柬埔寨的东协高峰会和东亚高峰会,都是早已排定的行程。而欧巴马选后出访,更有可能因为竞选需要而暂缓出访。但毋庸置疑的是,选在总统大选和大陆十八大结束之后,宣布希拉蕊和潘内达的访问行程,的确值得深究。从媒体报导的相关活动来看,二人此行致力于提升美国和其盟邦的军事合作,要向亚洲盟邦宣示再平衡是玩真的,也一定会持续推动。因此,美国总统选后进行,有其政策延续的意义,而在大陆十八大后宣布,则有避免为十八大平添变数的考量。虽然,相关活动本有避险(hedge)之意涵,而美国静待十八大结果公布后,才决定如何发布相关讯息。但是,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美「中」双方对此次相关之军事部署,已有一定默契,十八大后的宣布,正是如此默契的展现。

毫无疑问的,美「中」关系是再平衡的核心元素之一。根据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唐尼隆二○一二年十一月在CSIS的演说,建立稳定而建设性的美「中」关系是美国再平衡的策略之一。这是基于大陆的全球影响力,要有效处理全球问题,必须要能和大陆充分合作和有效管理彼此的竞争。同时,美「中」合作还需致力于制度建立,包括G20、APEC和东亚高峰会。

对照唐尼隆前年的说法,选后的再平衡其针对性已有所降低。二○一一年十一月唐尼隆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明再平衡是致力于贯彻所有国家遵守同样规则,以确保美国和其盟友所追寻的安全、繁荣和尊严。唐尼隆特别说明,遵守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维护商业与航行自由、建立新兴强权和邻邦的信任,以及促进争端和平解决,乃是亚太地区安全之屏障。而美国总统欧巴马在二○一一年的东亚高峰会上,也特别表达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与解决纲领。换句话说,当时的再平衡,可说是以南海问题为核心关切,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一年后唐尼隆的说法,很明显的针对大陆的色彩降低,还强调和大陆已建立有效的沟通管道,也期待与大陆新政府继续合作。

南海问题仍是美中角力点

当然,这并不表示美「中」关系就此走上坦途,更非显示南海问题已从美「中」争执移除。事实上,在南海问题上,美「中」双方都很难乐观。此次美国外交、国防首长出访的路径,南海问题还是隐隐浮现。由于泰国传统上和越南的竞争关系,加上过去十年和大陆愈走愈近,在南海问题上倾向于避免冲突,这就和美国希望运用东协规范大陆的期待出现落差。因此,美国高层陆续访泰,当然希望泰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东协声索国(声明索取其他地区领土主权的国家)立场一致。不过,去年十一月的东协高峰会,最后没有将南海争议列入讨论议题。看来,美国要透过再平衡策略,让东亚高峰会成为有能力处理东亚政治议题的区域制度,其志虽高,但其路尚远。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