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是两岸发展数位出版产业的后盾■文/徐明珠(佛光大学传播学系助理教授)《交流杂志102年2月号第12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美国书业研究集团(Book Industry Study Group, BISG)执行长维拉荷斯(Len Vlahos)曾说:「读者对电子书展现空前接受度。」这样的情形,持续给数位出版产业鼓舞。
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AAP)和美国书业研究集团(BISG)的统计资料显示,二○一一年电子书销售金额约二十亿七千万美元,较二○一○年的八亿六千九百万美元大幅成长,全年销售金额占出版业总营收的六%。面对全球数位出版产业的一片荣景,作为产业后盾的人才培育工作必须加速进行,才能相得益彰。
有人说过:「内容为王」、「内容为关键」。在这「双K」(King, Key)的概念下,没有好的人才,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空有资讯硬体,没有生花妙笔的描述,萤幕装载的不过是空洞的消息;少了生动活泼的互动设计,网页的内容也不过是一个冰冷的框架。
二○一一年十二月书商杂志(The Bookseller)进行「数位图书普查」(Digital Book Census)调查发现,在电子书浪潮中,出版业对数位出版人才吸引力不足,并且缺乏对员工的在职训练。尽管有五一‧一%的出版商设有专门的数位出版部门,也有二二‧二%的员工表示,已因应转型数位出版增加员工的数量;不过,仅一三‧四%的受访者认为,业界重新学习数位技术和管理技能,其转型速度足够因应数位化挑战,凸显数位出版产业人才培训缓不济急。
数位出版是大陆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大陆正式使用「数位出版」这一概念源于二○○五年,此后,数位出版业产值逐年成长。根据《二○一一—二○一二中国数位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二○一一年,大陆数位出版产业全年收入规模达一三七七‧八八亿元,比二○一○年整体收入足足成长了三一%,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推动数位出版产业,大陆新闻出版总署确立了「以加强基地建设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实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等政策。二○一一年四月底,《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目标将实现数位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二五%,在全国建立八到十家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具有特色的国家数位出版基地或国家数位出版产业园区,并打造五到八家能够结合书报杂志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数位内容发送平台,形成二十家左右年收入超过十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位出版骨干企业。
近几年,大陆致力于传统出版转型数位出版,并透过示范企业以及建设数位出版基地等措施,积极发展数位出版企业。二○○八年于上海张江率先设立数位出版基地,后来陆续在杭州、重庆、湖南、天津、湖北、广东、陜西、江苏等地,共计设置了九处的数位出版基地,致使数位出版产业从早期「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迈向集群化的发展格局。二○一一年,九家基地营业收入共计四一九‧七一亿元人民币,占数位出版营业收入的三○‧五%,数位出版已显现产业的集聚效应。
至于台湾,出版产业及数位内容产业列为六大新兴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行政院通过「数位出版产业发展策略与行动计划」,数位出版产业迈入积极推动期,预期的目标将推动十万本华文电子书进入市场,创造一百万数位阅读人口,产业产值达新台币一千亿元。依据经济部数位内容产业推动办公室统计,二○一一年,台湾数位出版与典藏产业产值约为二三‧九亿美元,相较于二○一○年的一六‧四亿美元,成长四五‧二%,其中数位出版产值约为二二‧九亿美元,成长四六‧六八%。受到政策的推波助澜,数位出版产业已成为政府关注及推动之新兴重点产业。
大陆将数位出版列为特设专业
从传统出版转型到数位出版,大陆出版专业的归属也跟著调整。一九九八年,大陆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编辑出版」列入「新闻传播学门」之下,出版专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陆教育部持续争取出版学进入学科目录,二○一○年起,设置专业硕士,以面向产业。因适逢文化创意产业的风潮,业界人士认为,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最大的实体产业之一,在人才需求层次上仅仅设置专业硕士学位尚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数位出版时代来临后,出版专业向数位出版专业方向转型与发展,已是不能回避的课题。
二○○八年,北京印刷学院开始招收传播学(数位出版)本科生,为大陆教育部首批批准之以「数位出版」招生的本科专业。其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艺术基本素养、掌握数位媒体编辑加工基本技术、具备数位媒体出版、传播技能,了解数位媒体产业运作规律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一二年二月,武汉大学也通过教育部审批,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亦在培养互联网出版、数位内容生产发行与管理、新闻传播、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数位内容编辑、产品策划、出版发行、行销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说明了大陆的数位出版已朝向本科专业发展。
二○一二年九月,大陆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二○一二年)》,打破了以往单一性质的专业,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而设置特设专业。该项专业目录已将「数位出版」列为「新闻传播学类」之特设专业,亦显示大陆对数位出版人才培育的迫切性。相较于台湾分布在资讯传播、图文传播、多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文、文化事业等学系,从系的名称来看,大陆明确标举了「数位出版专业」时代的来临。
数位出版需要宽口径的人才
有鉴于数位内容包括文字、图案、声音和影像,数位出版时代的出版人员,除了具备纸本的图文传播能力外,还须要拥有宽口径的声音和影像的能力。诉求多维度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统合,乃成为传达讯息时不可或缺的职能。数位出版人员并应从读者角度思考,在阅读内容设计上具提示和醒目作用,逐步导引内容的方向,同时重视讯息的回馈。诸多的面向,均是培育数位出版人才应有的思考。
面临一个全新的出版环境和技术,数位出版产业需要的人才,必须要懂出版,也要瞭解技术,大学教育应该重新建构符合数位出版所需的课程体系。人才的培养宜打破媒体的划分,而改以整合数位出版价值网的方式培育,并融入新媒体、网页编排等技术,或数位行销、专案及资讯管理等课程,才能够训练出复合式的人才,满足数位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构成的新需求。
数位出版时代,需要的是「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所谓的宽口径,是从内容端、载体端、行销端、阅听端到回馈端均须具备各端职能,包含了内容发想创作、整合新媒体,以及懂得资料库结构,甚至是行销传播的通才。而复合型人才,则是打破传统图文传播的范畴,向声音和影像的制作能力聚合,而成为跨越视觉感官的多面向专业人才。
随著知识的进步和演化,以及新兴科技的推陈出新,数位出版产业对于数位出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数位出版人才培育,必须建构适于数位出版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模组,包括:内容、行销、管理等层面的数位出版相关知识、应用(编辑业务、营销发行、出版管理)以及技术等各种模组的知识和技能三大类,以完整建构数位出版人才所需知识体系。
人才培育 刻不容缓
有鉴于数位出版产业已是时势所趋,不论国外及两岸均重视数位出版产业的发展,大陆为了推动该项产业的发展,更是透过《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设立国家数位出版基地,并将「数位出版」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二○一二年)》「新闻传播学类」之特设专业,以加速培育数位出版人才。在大陆积极展开数位出版人才培育之际,依据「二○一二~二○一四数位内容产业专业人才供需调查」,台湾却出现数位出版编辑、企划师、专案经理及制作人等「关键职缺」。为了因应数位出版的趋势,加速数位出版人才的培育,并确立其专业范畴、职能以及课程体系等,将是台湾发展数位出版产业刻不容缓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