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 共创双赢 两岸动漫产业合作商机■文/邓有立(台湾动漫创作协会荣誉理事长)《交流杂志102年2月号第12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动漫产业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以生命周期长、能源消耗低、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成为开发中国家在经济转型期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动漫产业透过创意核心,以动画、漫画形式呈现,产出图书、报刊、电影、电视、手机、电脑、音像制品、舞台剧及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新品种,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及销售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随著经济发展和科技应用进步,动漫产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原创动漫已成文化创意产业中一源多用的明星产业。
蓬勃发展的 大陆动漫产业
近年大陆动漫产业蓬勃发展,二○一一年大陆电视动画生产总时高达二十七万分钟,动漫产值从二○○五年低于人民币一百亿元,提升到二○一一年六二一亿元人民币,二○一二年全年产值初步预估高达一千亿元人民币。
二○一一年大陆国家自主制作完成电视动画片四三五部,动画电影发展更是迅速,二○一一年放映二十四部,二○一二年迄十一月份已达八十九部。从二○一○年至二○一二年连续三年,在大陆地区电视频道高收视率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于二○一三年起每年制作两部,在春节与暑假各上映一部。据统计,每年在大陆地区放映一部九十分钟动画电影长片,平均票房达一亿三千万元人民币。因此动漫产业近年来在大陆如雨后春笋般的成为热门行业。
两岸动漫产业合作
动漫产业七○%的利润营收源自于衍生商品,大陆地区由于产品授权在各行业之间,尚未创造出良好共生共赢的经营模式,且对于商标著作权保护薄弱,倘若大陆地区业界能借鉴台湾超商通路商品授权连锁经营管理方式,遵守著作权行销制度,与台湾原创人才的实务经验结合,便能共创双赢。
动漫产业于两岸的发展上具有优势互补的共利共赢优势。过去两岸以外包加工为主,但近年来都积极发展原创动漫。台湾在动漫辅助电脑软体开发应用和企划行销方面具有较熟练经验,而大陆的动漫产业正在崛起,创意人才队伍逐渐倍数壮大。
一部动漫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讲故事的能力。发展动漫产业,需要培养会说、会写、会画故事的人,人才的培养才是关键。台湾一百六十多所高校中,有近八十所开设了动漫或相关专业。在贵阳举办的亚洲青年动漫大赛近几届比赛中,不难发现两岸新生代人才正逐渐涌现。一部好的动画片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用动漫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使故事生动活泼更加趣味化,不仅能对下一代进行启发和教育,寓教于乐,也是深化两岸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
人才培养是两岸动漫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在两岸人才在数量与质量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出现了原创动画前期制作与后期营销管理人才缺口,而且鲜有动画大师与人才整合制片专业级大师的出现。动漫创作前期策画与后期发行人才的欠缺是造成两岸动漫创新力与营利制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虽然随著产业发展,两岸动漫相关的大专院校和专业制作公司都大幅增多,但是大专院校教育重理论、轻实际操作,导致了大部份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未能符合动漫企业用人需求。两岸大专院校需要改善教学的方式并进行产学实习合作,增强学生的实作能力。
为发展两岸产业合作,两岸往往利用垂直分工整合模式来创造最大的附加价值,这样的模式亦适用两岸的动画产业合作。善用台湾现有的创新研发及技术优势,与大陆充沛的人力结合,共同与全球动画产业进行垂直整合,在行销上建立全球(结合地缘的)行销网络,让两岸动画产业于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关键地位。在台湾设立原创、研发、运筹中心,设计高附加价值作品,整合大陆的充沛人力资源为动画生产制作基地,以大陆广大内需市场来发展自有品牌产品,除满足华人广大动画影片市场需求,也强化两岸竞争优势,迈向国际。
从「少年PI」看台湾投入的隐藏效益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为台湾二○一二年最引以自豪的动画特效电影,从协助拍摄到资金投入,政府大力支持,就是希望能够协助李安导演顺利拍摄。虽然走出台湾之后,或许不会有太多国际观影者知道台湾在这部电影中的投入到底有多少,但就如同当年魔戒在纽西兰拍摄一样,虽然不会在电影上映的当下看到效益,但从事后纽西兰在观光旅游以及电影工业上的成长,可以理解当时纽西兰政府的支持的确产生了「鱼帮水、水帮鱼」的综效。
那么,少年PI对台湾而言获得什么效益?我相信最关键的是「台湾也可以是全球电影产业合作的一个选择」。这次少年PI的隐藏效益其实是对产业界的影响,要先建立起「我们也可以」,才会慢慢建立起「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也许这个过程需要十至二十年的时间,但利用这次的投入,台湾算是很成功的踏出了第一步。
有句话叫做「隔行如隔山」,就算是在同一行,不同国家也是如隔山一般,从创意过程产生的方式到实际的制程上都会不同。透过这次李安导演在中间穿针引线,让台湾的动画特效工作室能够跟其他国家的工作室一同制作,就像是把台湾的火车轨道跟全球的火车轨道接轨,当下或许仅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再次合作,但是当越来越多的电影动画特效人员来到台湾的时候,这些人便能扮演起扩散的效益。
两岸电影产业不约而同的在这几年中快速成长,电影动画特效的需求也会不断的上升,不论在质或量上都会有非常多的需求,在未来的数十年间都会面临到人才供需以及产业定位的挑战,如何把两边火车的轨道衔接,一同把文化输出到国际上去,「少年PI」或许是个答案。
优势互补 走向国际
台湾要发展动漫文化,应加强瞭解动画产业的获利模式、原创动画电视电影所需的人才整合、电脑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以及组织分工。以国际动画电视电影市场来看,目前是美、日独占市场。两岸动画产业的现有优势结合之后,或可互补优势,创造国际等级的动画电影,除广大华人市场之外,也有机会放眼国际。
就两岸动画产业优势互补面向而言,台湾与大陆具同文同种、文化背景相通的优势,加上大陆的政策因素,台湾可望成为欧、美、日进军大陆市场的枢纽。 再者,台湾从早期动画代工王国奠定技术能力,在创意表现上灵活、科技及工具熟悉,使得台湾动漫产业具有国际制作能力,具有与国际接轨、国际合制的要素。大陆的优势则在于拥有广大华人市场及多样性市场。两岸在辅导产业政策上已有松绑,目前不论在政府或民间的合作,应可以磨合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模式,使得动漫产业也能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