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全球气候变迁对大陆经济发展之影响■文/彭启明(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总经理)《交流杂志102年10月号第131期(历史资料)》

气候变迁不是近代才有,实际上可以说是数千年来全球历史传承、朝代更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中国古代历史纪录与古气候数据可知,从唐朝高温多雨的极盛时期开始,南北宋、元、明、清到民国,朝代交替往往和气候连年异常有明显关联,异常偏冷或偏干冲击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不足、饥荒瘟疫,动荡不安的社会氛围间接造成政治上的更替。虽然近半世纪全球化与国际贸易兴起,经由粮食的流通,已较难有饥荒衍生的战乱,但气候异常引发的粮食价格波动,却常造成经济发展的困扰。

从现今掌握的气候变迁科学证据来看,大陆的确是全球天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各种国际灾害调查研究报告均指出,大陆与印度在全球是综合天灾致死风险最高的国家(注1)。虽然异常降雨、热浪和寒害,都不是显而易见的灾害性天气,但常常能造成大规模生命财产损失。天灾也使得不少企业厂房面临营运中断及严重亏损,甚至倒闭,对供应链的冲击更遍及全球。例如二○一一年的泰国水患,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就是人类尚未对气候变迁充分准备导致的结果,也造成全球汽车工业及资讯等产业出现重大危机。不容疏忽的是,全球暖化加剧,气候变迁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往后只会越来越多。

大陆的气候变迁问题

相较于台湾,大陆气象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影响层面也更广,造成的直接损失常可比拟天文数字。根据大陆官方统计,自一九八○年代以来,大陆东部南涝北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华南降水约增加五~一○%,西部降水增加约一五~五○%,华北和东北则大幅减少一○~三○%,使得北方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干旱。同时,大陆大部分地区发生极端天气及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时有严重灾情传出。

自一九○一年以来,大陆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明显上升,增暖速率每十年上升摄氏○‧一度,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幅度。过去六十年间更高达每十年上升摄氏○‧二五度,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增暖幅度。除此之外,大陆主要都市由于开发速度过快,缺乏绿化配套措施,形成热岛效应,夏季热浪发生次数也明显激增,甚至连四大火炉都换地方。过去以地理自然环境来区分的四大火炉分别为南京、重庆、武汉及南昌,近年来由于人为开发,四大火炉改为福州、杭州、重庆及长沙,这些新兴都市每年超过摄氏三十五度的热浪天数达三十七天以上。另一方面,极端低温事件明显减少,近六十年,大陆北方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寒潮事件频率皆显著减少。

旱涝不均、干旱和暴雨则是另一个显著的问题。近六十年来,大陆南方暴雨日数明显上升,北方则明显减少,导致北方干旱更加严重,其中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北部和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增加较明显,东北西部、华北及西北东部等地皆有干旱历时增长、强度增大、范围增加的显著干旱趋势,受旱率和干旱成长率达两到四倍。相较于北方持续扩大的干旱受灾面积,南方地区则是洪涝加重,局部瞬间暴雨、强烈台风、极端高温、冰冻雨雪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加,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长江、珠江和太湖均连续发生多次流域或区域性大洪水。气候变迁不仅导致降雨在空间上的分配不均,在时间上亦然,干旱的北方大河像是松花江、淮河及黄河也偶有大洪水发生。

此外,由于全球暖化,在大陆西南高山上的冰川继续退缩,部分小型冰川已经消失,尤其以喜马拉雅山地区和东南海洋性冰川受到影响较大。冰川消融可能引起河川流量以及湿地系统的季节性和长期变化,对长江流域至中南半岛未来水资源的使用将造成冲击。暖化造成的冰碛湖溃决则可能造成新的洪水灾害,而高原冻土温度显著升高,多年冻土可能继续退化,面积减少速度也可能更快,将严重影响青藏铁路的营运。

气候变迁与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学者(注2)用气象因素引起的产业损失,估算各种天气因素和企业营收的关系,金额达美国GDP的三‧四%,大约为每年五千亿美元。其中矿业和农业对气象变动特别敏感,矿业为一四%,主要是天气会影响大众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的需求,靠天吃饭的农业占一二%,其他敏感的行业包括制造、金融、保险、零售(各为八%)和能源业(七%)。相比之下,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各占约三%)较不敏感。若以这样的方式计算,台湾在农林渔牧业及营造业,也有将近十一~十二%受到天气因素影响。

由于大陆现有统计资料相对欠缺,目前仅能估算灾害损失影响率,在一九九○~二○○○年,大陆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其占GDP的比率将近三%,在二○○○~二○一一年则降至一%,其中二○一一年大陆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人民币三○三○亿元。伤亡人口则由九○年代的每年七千人,逐渐降至二○○○年代的一千人。如以此巨额数字推估大陆的经济发展与气象的关联性,可能高达五~一○%的产业是属于天气敏感型。

不过这数据仅代表天气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还不包含未来气候变迁造成的冲击,例如未来长期面对干旱、暴雨、高密度龙卷风或强台的影响,实际上受到气候变迁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适应为主 减碳为辅

大陆随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在十二五的规划当中,针对气候变化,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特别提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为主要的目标。其中在天气与气候监测上,大陆近几年投入相当大的关注,气象预算每年高达两百五十亿人民币,并有高达五万多名气象从业人员,观测站数量、预报能量及预警技术也有显著提升,例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气象播报及服务均有大幅度进展,已经成为近几年全球气象发展大国。

在减碳策略上,大陆虽然明订二○一一~二○一五年将单位生产总值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一七%作为指标,不过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发展水准明显相关,未来十年,GDP还是将保持年均七%的增长速度。二○一一年,大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排碳国,尽管节能的倡导及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碳密集度在下降中,但基于城市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准的需求,未来十年,大陆的能源需求及其二氧化碳排放均将保持增长,大陆排碳量和全球将同步持续增长,可能在二○二三年会达到最高峰。

气候与环境的急遽变化,也导致大陆民众的环保心态改变。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在二○一三年针对大陆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八成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优先于经济发展,约半数民众认为城市气候不正常或非常不正常,近七成民众认为城市污染对他们身体存在不同程度伤害。

同时大陆民众环保意愿度也明显提高,超过八五%的民众表示愿意为环保做出贡献,六七%的民众甚至愿意以捐款、纳税和提高水价的方式出资改善居住城市的环境,大陆民众也愿意将日常生活环保化并养成环保习惯,超过九○%的民众愿意将垃圾分类,八七‧一%的人愿意自备购物袋,七七‧一%的城市居民愿意为环保组织作义工,八五‧六%的受访民众称他们很有可能或有可能在未来一年里节水省电。由此可知,在台湾已成熟发展的环保事业,很有机会在大陆进行开发。

而大陆的公众意识也已经抬头,超过一半民众坚决反对居住区周围建立污染性设施。若居住区周围拟建污染设施,将近八成的受访民众表示会参与请愿活动。若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将近七成民众会直接选择较激烈的方式解决问题,串联邻居或者直接参与群体性事件,仅有两成的民众会选择以个人名义向上反映问题。

大陆气候变迁的冲击与因应

二○一三年八月英美法三国的研究团队共同提出报告(注3)指出,若整合气候变迁、暖化下海平面上升及城市发展等趋势,全球一百三十六个都市,预估在二○五○年,因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会由二○○五年的六十亿美元,上升至一兆美元,如做好调适工作,则可以降低到六千多亿美元。而大陆的广州、深圳、天津、湛江及厦门等沿海重要城市,到二○五○年时,因洪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二○○五年将增加两百多亿美元,其中广州更是名列全球十大洪灾损失最高城市。报告中亦指出,在二○五○年时,虽然所建设的防洪设施会使得洪水发生率低于现况,但一旦洪水发生,所造成的灾情整体损失会比现在多五○%以上。这显示未来在气候变迁及海平面上升的冲击下,沿海城市将显得相当脆弱。

因此,未来两岸在合作交流时,务必要特别注意大陆高速发展下,面临气候变迁可能的冲击损失将急促加剧,虽然其动员撤离能力较佳,每遇到极端事件均能运用公权力降低伤亡人数,但实际的经济损失仍高居不下。

是危机,也是转机,更可能是商机。台商或台湾人在大陆经商或工作,宜特别谨慎,不应只看风水运势,而是必须仔细观察气候变迁下的风水变化。而城市发展速度过快,也常忽略环境承受力,必须要有自身的警觉及面对极端天气的意识,甚至要具备解读及自我防御能力,做好该有的风险管理措施。特别在企业营运上,若气候异常事件导致营运被迫中断,应及早预防及进行危机演练。企业要面对老天不赏脸,最积极的方法是找到营收如何和天气变动相关,降低波动率,积极以天气预测来调整经营策略,而运用保险及正确资产配置来降低风险,也是积极的方法之一。

(本文感谢赖忠玮、刘启文提供相关意见)

注1:Risk and Poverty in a Changing Climate, U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2009. 注2:Lazo, J. K., Lawson, M, Larsen P. H., Waldman D. M., U.S. Economic Sensitivity to Weather Variability, Bull. Amer. Meteor. Soc., 2011. 注3:Stephane Hallegatte, Colin Green, Robert J. Nicholls, Jan Corfee-Morlot, Future Flood Losses in Major Coastal Cities,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3; DOI: 10.1038/nclimate1979.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