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峇里岛峰会见证历史◎文/程嘉文(联合报记者)《交流杂志102年12月号第132期(历史资料)》

二○一三年的亚太经合会(APEC)在印尼峇里岛举行,被各媒体点名派往采访的记者,多半会听到同业说:「渡假胜地耶!」他们没料到,此次APEC的重要性,已足以在两岸历史上记上一笔。

王郁琦上阵 引发外界惊奇

八月三十一日,马总统证实,将由前副总统萧万长担任今年的领袖代表,出席今年的APEC。由于过去五年,此一职务都由前副总统连战担任,这次外界多半从连马关系加以解读,认为马总统利用大陆领导人换届的机会,借此换掉连战,拿回两岸交流的大权。当时外界最好奇的是,以往双方互称「连主席」、「胡总书记」,这次将要改为什么称呼?此外似乎没什么人想到,今年的这一步会跨得比想像更大。

如果从报名参加采访团的媒体家数,可以看出台北新闻界到那时为止,并不把今年的APEC与「萧习会」视为太重要。不料九月二十三日,行政院却宣布,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将以顾问身分加入顾问团,随同萧万长前往印尼。原本被视为冷门的APEC,顿时成为媒体关注的当红炸子鸡。

过去几次连战代表我方与会时,大陆国台办主任即随同胡锦涛出席APEC,并且出席两人的会面。在连胡会时代,我方陪同出席的幕僚都非现任官员,这次随著由萧代连,王郁琦也成为首位陪同出席两岸领导人(代表)出席的现任中华民国政务官。以往连胡会的行政、联络事宜,我方由连战办公室负责,外交部不直接介入,如今也改成陆委会直接与大陆国台办联络。

也就是说,APEC作为目前我国少数能够以政府名义参加的国际场合,而大陆国台办主任又在几年前就已固定成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双方的「巧门」,让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创下双方主管两岸事务首长的第一次接触。

王郁琦将去印尼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外界关注,他将如何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互动?对此王郁琦卖关子表示,如果「萧习会」仍然如同往年模式进行,自己将会「在自然情况下」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至于两人单独商谈的「王张会」,只要陆方愿意用官衔「王主委」称呼,就能举行;否则就是「相见不如不见」。

萧习会与王张会

十月五日下午,萧万长搭乘华航专机飞抵峇里岛。当天晚间与媒体茶叙的王郁琦表示,由陆委会接手两岸APEC会商,是「理应如此」的安排,但「不代表过去就是错的」。此外对于萧、习两人如何称呼对方,或是与张志军到底要如何「自然互动」会面,王郁琦都坚不透露,「大家明天可以拭目以待」。

十月六日中午,萧万长前往习近平下榻的拉古纳(Laguna)饭店进行萧习会,双方互称「先生」。但是在习近平发言完毕,萧万长致词到一半时,会场的大陆维安人员进行清场,将媒体全部请出会议室。

会谈结束,张志军送我方代表团离开会场,走到饭店大厅,萧万长当著现场一拥而上的媒体,自动把王、张二人留给媒体,表示:「你们聊聊,作个好朋友。」随即离开。

王郁琦先开口表示:「张主任你好,我们终于见面了。」随后张志军说:「郁琦主委你好。」两人随后一搭一唱,强调两岸交流往来密切,主管机关应该直接沟通,增进了解、减少误会。在会面的终了,双方互邀对方来访。

这场「王张会」就如此完成,不但是双方主管两岸事务的部会首长初次见面,也创下大陆官员在公开场合以正式官衔称呼我方部长级官员的纪录。

陆委会国台办搭起热线不表两会功能丧失

根据王郁琦会后向媒体透露,对于张志军如何称呼自己,陆方事前「已经表达了一些善意」,但不愿把话说清楚。他也是到张志军称呼自己「主委」,心中大石才放下来。如果当时张志军仍不称主委,而用其他称谓,「接下来双方的互动,不会是你们看到的那样子。」

王郁琦也说,陆委会与大陆国台办建立直接沟通管道,某种程度等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建立的「热线」,有助于减少因为误会产生的冲突。不过他强调,在目前的体制下,两岸仍不可能承认对方政权,各项协议的签订,仍需透过「大两会」(海基、海协)推动进行;海基会还有访视与照顾大陆台商、台生等任务,不会因此而弱化功能。

至于这次「王张会」完成,是否代表未来的APEC可能出现「马习会」?萧万长强调,这次与习近平的会面,双方完全没有触及此一部分。我方官员也私下坦承,马习会根本还处于八字没一撇的阶段,双方有待克服的障碍,实在还太多。

另一方面,相对于我方大肆强调王郁琦与张志军的会面,总统府甚至一度表示这是「互不否认治权」的第一步;大陆方面公布的新闻稿以及陆方媒体的配合报导,通篇未提「王张会」,萧万长的头衔也仍是「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反而强调习近平在双方闭门会谈时抛出,两岸之间的政治问题「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

双方各有盘算

海峡两岸的「破冰」,缘于泛蓝在野时代的党际交流,过去一段时间,两岸接触不免带有很强的「党对党」甚至「人对人」的色彩。今年马总统终于决定让交流体制「正常化」,让两岸高层接触制度化,由双方的业务主管机关直接对口负责。

对此,陆方也展现相当的正面回应:不仅接受萧习两人互称「先生」,在场外较不正式的受访场合,张志军甚至直接称呼王郁琦的官方头衔「主委」。对于希望推动「去党职化」与「对等化」的马政府,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

当然北京不是省油的灯,在互动礼仪上大表友善,当然也有自身的考量。中共高层固然珍惜与蓝营大老打下的交情,但体察台湾变化多端的政局及二○一六年大选,此时先跟台湾「政府」建立关系,等于替未来预买保险。

同时,习近平面对萧万长提出深化经贸、人身保障等要求时,却大谈民族大义,更声言政治争议不可能永远拖延。此举等于在提醒台湾,保持友善的条件,就是两岸有朝一日终将统一。对此,萧万长则利用会后记者会强调,只要彼此能够互信互谅,分歧总有一天会解决,但「没人知道要多久」。

总之,整场会面看似一团和气,私下却如鸭子划水,各有盘算。

两岸交流渐入深水区

马总统终于完成将政策权「收归国有」,也代表两岸关系逐渐迈入深水区。以往两岸间的「大老政治」,在某个程度上也成为对台压力的「缓冲垫」。如今双方直接接触,两岸互动对台湾未来的影响,不管是正面或负面,都会比过去更直接、明显。

因此对台湾来说,在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的此时,维持住「底气」比过去更重要,才能继续与北京周旋,甚至持续以「自由中国」之姿,对大陆的改革扮演启蒙与催化角色。反之,如果只务内耗,持续弱化自己的实力,北京对台采取冒进政策的可能性,不排除比过去更大。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