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网购商机大 两岸逐鹿中原新战场◎文/林子瑜《交流杂志103年2月号第133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近年来,两岸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都以飞快的速度在成长,特别是在网路购物上,多样的选择、付款的便利、便宜的价格等因素,都引导著民众的消费习惯改变,也造就了两岸的网购业者不断开发其中无限的商机。

大陆有十三亿人口,相较于台湾的两千三百万人,显然市场规模与潜力更大,尽管大陆的网购已经发展成熟,且竞争激烈,但仍有不少台湾业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在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通过后,登陆抢食这块令人心动的大饼,大陆的电子商务市场,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两岸网购市场现况

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统计,大陆的网购交易额自二○○七年的人民币四六二‧六亿元(约为新台币二二二○亿元)到二○一二年突破「兆元」大关达到一‧二兆元(约为新台币六兆元),二○一三年的前三季就打破前一年记录来到一‧二四兆元(约为新台币六‧二兆元),到二○一四年,突破二兆元人民币规模应是轻而易举。

同时,在电子商务人口方面,大陆的规模也相当惊人,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大陆电子商务规模目前已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并呈现爆发式增长,到二○一五年,大陆网路消费者的数量将激增至三‧二九亿人,占城市人口的四四%,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

相较于大陆急速增长,台湾的网购市场成长相对较为平稳,资策会预估,二○一三年台湾网购市场产值可到新台币七六四五亿元,比二○一二年成长一五‧七%,预估到二○一五年,台湾网购市场产值可突破兆元关卡,达到一‧三四兆元。

大陆网购淘宝一家独大

谈到大陆的网购,就不能忽视淘宝。二○○三年成立后,淘宝不断引爆各种话题,以最近的「光棍节」购物来说,二○○九年淘宝内部提出以十一月十一日作为促销活动的日子,当时淘宝商城只有二十七个品牌参加,交易额只有人民币五千万元(约为新台币二‧五亿元),但已经让淘宝商城负责人有超乎预期的喜悦,谁也没料到,光棍节会有这么火红的交易。
  
二○一三年的光棍节刚过不久,不过短短二十四小时,在淘宝天猫上的交易额就高达人民币三五○亿元(约为新台币一七五○亿元),约有一‧五亿件商品被送到大陆各地,以台湾的角度来看,光这一天交易额差不多等同是台湾一季的规模,实在难以想像,也完全反映淘宝在大陆的雄厚实力。

在大陆网购规模排名第二的京东商城,二○一三年全年销售规模,大约在一千亿元(约为新台币五千亿元)。
  
淘宝网购起步早,在大陆网路用户中累积了雄厚的基础,目前淘宝上的注册用户超过四亿,贩卖的商品种类更超过八亿项,加上价格具备了超强的竞争力,以及不断完善的支付系统、迅速的物流,很快的就成为大陆的网购龙头,也让如京东商城、腾讯电商、1号店等后来者苦苦追赶仍然望尘莫及。
  
网路购物不但成为现下流行行业,实质上,也冲击了实体通路的销售。网路发达的今天,有越来越多民众会去实体店面试挑、试穿服饰,然后再到网路店家上去找寻相同款式的服饰,但是价格却更便宜,实体店家变成了消费者的「试衣间」。同时,网购带动相关商品、物流、金融等行业发展,为大陆的扩大内需政策挹注了相当的能量。淘宝的影响力不只在大陆,在台湾,淘宝悄悄的登上了网购的舞台,角色也越来越吃重。早期台湾有些卖家,比照在台湾的模式,在淘宝上注册了帐号,销售小额的商品,但受限于支付与物流,数量少之又少,但从二○一三年下半年,局面为之一改。
  
台湾两大超商龙头7-11与全家,在二○一三年十月都陆续与淘宝签约合作,让台湾民众在淘宝上购物后,可以简单的用信用卡付款,而后结合大陆物流业者运送货品来台,让消费者可以到离家最近的门市取货。此模式不但计重价格有优势,还可做到购买不同卖家的商品,运送至深圳后,统一集运到台湾。
  
同时,从付款到取货,时间最快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搞定,对于台湾民众来说,网购的平台选择又多了一种,以往的限制不再,淘宝上亿种的商品,直接的呈现在台湾民众的眼前。去年十一月的光棍节,淘宝统计港澳台消费虽只占十一亿元,但光台湾交易金额却已经有一八九%的成长,跨境购物后势不容小觑。

台湾网购业者的中国梦

除了台湾民众也开始淘宝以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网购业者,也慢慢的在布局大陆市场,毕竟十三亿人口的市场摆在眼前,面对这样的一块大饼,逐利的商人不可能不心动。
  
在服贸协议签署之前,台湾业者若要在大陆经营网购,持股不能超过四九%,意即对公司没有控制权,但在服贸协议后,业者在福建省则可以持股五五%,经营业务更可以直接面向全大陆,对台湾企业来说,开了一扇大门。
  
虽然目前服贸协议仍躺在立法院,但台湾电商已积极布局没有停下脚步,PChome Online网路家庭、东森都已经表明将申请ICP(网路内容提供者),抢进大陆网购市场,其中,声势最浩大就属PChome Online前营运长谢振豊创办的uitox,自新加坡出发,复制PChome二十四小时到货的成功经验,推广至跨国购物,率先在上海成立飞牛网、新加坡SOON与台湾ASAP,未来还将开创二至三日跨境购物。
  
对于台湾业者来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大陆网购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成了一大课题。有些业者已经与淘宝、天猫合作,在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商馆,这种借平台开馆的模式,也是目前最常见的,以B2C(商家对客户)方式经营,淘宝最先起家的C2C(客户对客户),反而不适用台湾民众销售商品至大陆。
  
二○一三年第三季大陆网购市场中B2C网购市场规模比二○一二年增长六八‧一%,高于网购行业整体及C2C市场增速。台湾业者的作法,恰好搭上了目前大陆网购C2C增速趋缓,B2C却持续成长的现况。但对于大型业者来说,仅仅是在淘宝上开馆,并没有办法满足野心。
  
像是momo购物网以及动作最大的PChome Online、森森等,都希望在大陆市场上,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网购平台,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来吸引大陆用户的注意,提升消费力。

台湾业者独特的竞争力?

服贸协议未来在立法院通过生效后,业者在大陆控股的限制就不复存在,紧接而来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平台上的商品,被大陆消费者所接受,毕竟淘宝上的商品样式多、价格便宜,在消费者购物最先考量的两个因素中,并不具备什么优势。
  
访问过台湾几大网购业者都说,台湾商品「MIT」对于大陆来说,就是品质的保证,虽然价格可能稍微高一点,但相信大陆民众应该还能接受,特别是大陆经济水准提升后,消费能力也越来越惊人。此外,业者也都认为,大陆食品安全问题频传,而台湾的食品、农产品对大陆来说,吸引力也是非常的高,因此价格赢不了,品质就会是竞争的重点。
  
但也有业者提到,大陆「世界工厂」的实力仍在,数不清的商品中,其实「MIT」的比例仍然很少,台湾业者如果有迷思,很可能会被淹没在商品海中。此外,台湾食品在大陆有强大的竞争力,但是食品与农产品仍有通关、保鲜效期的问题要面对,如果两岸能够针对相关的议题签署协议,比如说绿色通道等,对于业者来说,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更高。
  
但更多的业者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已经签了,在电子商务方面更可以看到大陆对台湾的诚意,政府已经帮业者打开门、消除限制,后续的问题,包含物流、金流、人流等,就必须要靠业者自己来面对与解决,要竞争,还得先提高本身的实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