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南海争端之观察:能源安全观点●文/王冠雄(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103年8月号第136期(历史资料)》

二○一四年五月二日,大陆九八一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邻接区海域内开始钻探活动。中方作业开始后,越南方面即出动包括武装船舶在内的大批船舶,强力干扰中方的钻探作业,冲撞在现场执行护航安全保卫任务的大陆公务船,还向该海域派出水下特工人员,大量布放渔网和漂浮物等障碍物,企图阻碍中方的船舶。

 相对地,越南海岸警卫队则宣称,发生在六月二十三日的冲撞造成两名越南船员受到轻伤,一艘越南渔监船严重受损。据称,这艘越南船舶被七艘大陆船舶向石油钻井平台西南方追赶了一一‧五海里,接著又被其中一艘恶意冲撞。

 中越双方新一波南海海上争端爆发,中方透露截至六月底为止,越南冲撞中方公务船的次数已经多达一千七百多次。此为自一九八八年中越两国在赤瓜礁发生冲突以来,双方关系最为低潮的时刻。

 中越之间的冲突是近年来南海争端的一环,仔细分析,南海争端所涉及的议题包括洋中岛屿的主权归属以及周边海域的权利主张,由于岛屿主权主张的持续冲突,造成洋中资源无法被妥善利用,争端也随著资源争夺而白热化。由双方在此波争端过程中对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坚持具有开采权利进行观察,对能源的掠夺实为主角。

冲突主角:能源安全的考量

 南海海域中蕴藏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为普遍接受的事实,但是对于实际的蕴藏量,则是有不同的判断与臆测。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评估,整个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二三○亿吨至三○○亿吨、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十六兆立方公尺,其中约有七○%蕴藏于一五三‧七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区域。而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估计则是南海海域的石油蕴藏介于五十亿至二八○亿桶;至于天然气的评估则更是分歧,可以见到由七十兆立方呎至二九○兆立方呎蕴藏量的推测。

 然而,无论是基于何种评估,面对丰富蕴藏量的潜在可能性,任何处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均难以抗拒此种诱惑。根据美国能源资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的资料,二○一二年时,大陆煤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约四六%,而对煤的消费则为全球消费的四九%。换句话说,光是以煤的消费而论,大陆的消费量约等于全球其他国家的消费量总额。EIA的统计指出,二○一三年大陆的石油生产为每日四三七万桶,消费为九八五万桶;在天然气部分,每日生产三兆六二八○亿立方呎,但每日消费为四兆六二四○亿立方呎。大陆显然对于能源的需求甚为殷切,石油及天然气消费量远超过生产量,隐含意义即在于经济成长率的提升。换句话说,整个国家与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依赖稳定的外来能源供应,若阻断能源进口,将会使大陆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失控,进而造成社会不安,甚至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大陆非常留意对外石油依存度日渐增加所可能引发的问题,特别是对外国的能源依赖,将是未来严重影响内部安全与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建立适当的能源安全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或缓解当前困境,将是必须慎重考虑者。

 相对而言,越南的能源政策则与大陆有所相异。由蕴藏量来看,越南的能源蕴藏丰富,亚洲国家中除了大陆与印度之外,越南为第三大原油蕴藏国。由EIA的统计资料来看,二○一三年越南的石油生产为每日三十六万桶,消费为三十六万桶;在天然气部分,每日生产二七○○亿立方呎,消费为二七○○亿立方呎。可见越南石油与天然气的生产几乎就提供给其国内消费,在经济发展上,越南对于能源的依赖程度显然不及大陆。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投资资金不足,以及开采技术落后,越南在能源领域自主开发利用方面相当不足。为改善此一不足,越南近年来透过与外国合作,积极提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采的技术。在这一方面,越南引进俄罗斯的技术和资金,在越南建造新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并且改造现有的油气设施。二○○九年底,越南总理阮晋勇访问俄罗斯,双方决定推动和发展双方在所有油气领域的投资合作,包括了探勘、开采、加工、储存、运输和分配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并且巩固和发展在研究以及培训领域的合作。除了俄罗斯之外,越南也扩张新的合作伙伴,借此引进其他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比如,法国Total石油公司签署湄公河三角洲的陆上大勘探区块勘探合约,科威特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的石油公司联合对越南海域进行地质探勘等。

 此外,越南也尝试引进印度的石油公司进行合作,这使得能源合作的功能性之外,增加了领土主权或主权权利的政治性效应。二○一一年印度国营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海外投资部门与越南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协议,确定双方在石油勘探领域进行合作,然而合作的地点却是位于南海的两块油气田。此一联合能源探勘作为激怒了大陆,使印度卷入大陆和越南之间的南海争端。

 原则上,越南目前在其国内并无石油炼制工业,其所生产之原油全数出口,所需油品再从国外进口。因此,越南必须加强国内石油提炼能力,以减少对外国的依赖。

能源安全的另一考量:运输安全

 为能维持经济成长,如何使石油能源能够不间断又安全地供应国内所需,应是大陆外交政策的重要目的之一。不间断地供应需要的是能源的蕴藏与开采,而安全地供应则涉及能源的运输安全。

 南海位处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地带,是亚洲和大洋洲中继站,也是东北亚国家通往印度、非洲和欧洲各国海上路线的重要门户。南海连接东北亚和西太平洋到印度洋与中东地区,每年跨越南海的国际海上航线,有超过五○%以上的运输量行经南海,超过八○%输往大陆、日本、南韩与我国的石油均会通过此一海域。南海之所以为一争端之地,即在于四周围绕著陆地和岛屿,其中又广泛地散布著许多岛、礁、沙、滩。虽然我国最早使用、命名、纳入管辖,但是仍然无法阻止周边国家的入侵。

 对大陆而言,由于绝大多数进口石油的运输必须通过麻六甲海峡。因此,维持麻六甲海峡的通行将影响到大陆经济命脉的稳定与畅通。这就说明了大陆为何企图避开麻六甲海峡所可能造成的困局,积极寻求其他的途径以克服这些瓶颈。例如,强化海军远洋航行能力,维护海运安全;或是建设陆上输油管线,避开航行的风险。就后者而言,大陆选择与巴基斯坦合作,在瓜达尔(Gwadar)港兴建大型油港,再由该处以输油管连接进入大陆,以避开海上通行所可能遭遇的困境。就地理位置而言,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南部,是巴基斯坦的第三大港口。由于它紧接波斯湾,距离伊朗边界仅有七十二公里,距离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通道荷姆兹海峡约四百公里,具有地缘上的优势。

 大陆此种思考应系对于未来的海上通航安全存有疑虑,此一顾虑并非毫无根据。越南在二○○九年年底与俄罗斯达成总价值约十八亿美元的六艘潜舰采购案,第一艘潜舰已于二○一三年十一月初交舰,第二艘于二○一四年交舰,其他潜舰预计将于二○一六年全部交舰完毕。依据军事分析家所言,越南新采购的潜舰全部交货并完整执行任务之后,其活动范围将会涵盖南海海域的南部,甚至会影响麻六甲海峡的通行,这将会直接冲击东亚国家船舶通行南海海域的航行安全,大陆亦无法排除在外。

国际合作露出曙光

 南海争端自一九七○年代因为周边国家入侵而被凸显出来,所涉及的不止是声索国之间对于岛屿主权的主张与争夺,其背后的重大因素,还是在于对任一岛礁的占领行动均涉及了潜在数量庞大的石油资源探勘与开发利益,也关系著区域外国家高度关切的战略通道与航行安全等传统的国际关系议题。本文由大陆与越南间近来的海上冲突事件进行观察,理解到争端双方在能源安全与运输安全两方面的担忧与思虑。经历数十年来对于岛礁主权的主张,当前情势之发展似乎朝向对资源探采的争夺发展,而由于能源在国民生计与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未来在争端的发展上恐会更加复杂。或许由于此一因素的存在与发酵,诉诸于国际合作与共同开发的必要性似乎也露出曙光。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