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林中森董事长连任专访◆文/贺静萍、康彰荣、李书良、赖湘茹(工商时报记者)《交流杂志104年2月号第139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在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二○一四年十二月九日访台及两岸企业家论坛台北峰会前夕,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接受工商时报专访。由于此次九合一选举结果,台湾政局版图丕变,两岸关系能否如常开展?既有协商及交流是否会产生微妙影响?都备受国人关注。对此,林中森一如往常充满信心地表示,双方交流、协商将如常举行,甚至更加紧密。

对于台湾正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林中森在受访时也透露,两岸已敞开心胸,愿意共同研究都能融入国际经济组织,目前问题在于技术面如何合作;更重要的是,此一议题未来将由陆委会和大陆国台办直接商谈,两岸协商将走上官方和两会分进合击的「双轨」协商。

融入区域经济浪潮两岸已敞开心胸

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和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北京举行会谈(王张会),针对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双方会中同意尽速启动共同研究的准备工作,使台湾参与亚太经济整合露出曙光。

林中森指出,两岸共同融入区域经济整合是APEC会议期间两岸事务主管发表的共识,两岸的态度很明确,现在关键是技术面要如何交流。他强调,对于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两岸现在已经敞开心胸」,不再像以往总觉得参加国际组织都很困难,「不管TPP(跨太平洋伙伴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ITA(资讯科技协定)、TISA(服务贸易协定)等,不可能大陆参加台湾就不参加,两岸应该是要共同参加、相互扶持。」

林中森表示,TPP和RCEP都将在今、明两年完成谈判。此两大协议与台湾经贸关系密切,而大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岸加速推动合作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其重要性与迫切性已无需言喻。

他透露,两岸对融入区域经济整合议题,将来由陆委会和大陆国台办直接商谈。王张会从原来的单纯交流,到现在可就具体议题进行商谈,多了官方对官方管道,「是非常好的事,也是很重大突破」。

由于中韩FTA谈判已结束,即将于二○一五年上半年生效,但两岸服贸协议仍在立院卡关,货贸也还在商谈中,财经界担心台湾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对此,林中森表示,中韩FTA包含服贸和货贸,其中服贸部分两岸签得比中韩FTA早。陆方的说法是,在全球化、自由化趋势之下,大陆不能一直等台湾,不过陆方开放给我方的条件,双方会守住不低于韩国的基本原则。

至于货贸方面,二○一四年九月已进行第九次业务沟通,十二月继续沟通,目前问题仍卡在我方争取的石化、工具机、面板、汽车整车的开放、降税,不过陆方给韩国的条件绝对不会优于台湾。

他语重心长地表示,现在台湾民调各方面对服贸赞成比反对的多,就看要不要赶快生效。球在台湾这边,希望立法院能在基于人民最大福祉、产业最大利益的前提下作出决定。「越往后拖,地盘被占走,以后要取回来就不容易了。」

蓝绿版图此消彼长 大陆已懂得换位思考

九合一选举激情已过,面对国人疑虑大陆方面的态度,由于蓝绿版图出现大幅消长的情况,令两岸不少人士担忧国民党选情失利将对两岸关系带来冲击。林中森私下透露,事实上大陆方面已懂得「换位思考」。

他表示,近来两岸关系曾遇到新的考验,但两岸协商交流步调并未因此暂缓或放慢。目前除了两岸两会外,两岸事务主管机关也建立正常化、机制化的联系管道,对于两岸互动中衍生的波澜都能大幅降低误判的机率,「我有几次跟陈德铭见面,大家其实都有共同想法,即两岸和平发展大局不会受到个别事件影响或逆转。不论是香港占中、太阳花事件,还是这次的选举结果,两岸关系的大趋势、大潮流仍会朝著和平发展、加强交流、发展合作的大势前行,不受影响也不会改变。」

过去与大陆人士交流协商的过程中,陆方对于台湾社会思维与政策形成常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譬如,陆方总感觉,为什么两岸服贸协议这么晚还没能过关生效?「当然我们会跟他说明,两岸体制不同,所以双方必须相互理解,有时必须换位思考。」林中森说:「大陆要放在我们的立场、台湾也要放在他们的立场思考,这样才能累积互信,进而达成共识。」

因为工作的关系,林中森较常有机会与陈德铭等大陆人士交换意见、沟通想法。他强调:「我常对他们说,台湾是自由民主的多元化社会,人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此情况下,台湾政府决策上必须要包容、整合多方意见,最终做成符合多数民意期待的决策。」大陆方面现在已充分理解,「所以你看任何媒体去问, 他们都一定说尊重我们的制度。」

陆客中转磋商 台湾不再只闻楼梯响

陆客中转一直被视为影响桃园航空城计画成败的议题,终于在被搁置九个月后,由两岸两会于二○一四年十一月底启动首次工作性商谈。林中森说,我方在第一次工作性商谈中强调陆客中转不涉及「入境」问题,大陆方面已同意研究我方意见。

过去,我方一直极力争取协商,大陆方面始终未积极回应,其根本问题即陆客中转涉及如何查验证件问题,较为敏感而未能有进展。

林中森对此表示,每次与大陆高层会谈,他都会提起陆客中转,终于在二○一四年二月二十日于长沙举行的协议检讨会议,得到陆方的善意回应,愿意就具体作法来商谈;六月第二次「王张会」期间,两方同意再启协商,后因陆方要求若干交换条件,使得商谈再度陷入胶著。

直至二○一四年十一月APEC期间,第三次「王张会」再抛出此议题,与之前不同的是,本次双方政府单位明确授权两会就该项议题展开工作性商谈。林中森说,「这一次打铁趁热,一刻都不要耽搁。」两周后,由海基会召集相关部会飞往北京,双方展开会谈。

林中森表示,目前大陆人士来台需持大通证、入台证,办理费时、不符经济效应,但若持护照入台,又可能涉及主权相关问题,因此还有「技术性方面」问题待沟通。不过,在初次对话后,至少议题已上桌,不致延宕。

除了在两岸协商交流展现「拚命三郎」作风,林中森也对大陆的重大政策高度关注,尤其大陆正积极推动的城镇化建设,让大学时代专攻地政的林中森特别有感觉。

他表示,大陆推展的城镇化,兼具推展经济、内需、工业化、减少贫富差距等多重目标,不再盲目追求超大城市的发展,同时妥善利用土地资源。像这样重大的政策与潮流,正是台商的商机与契机所在,应好好把握。 一贯热心而有「里长伯」称号的林中森,对大陆的经建政策也是摸得很透哪!

海基会全力拼服务 落实二十四小时服务

在专访过程中,林中森更开心地表示,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起,国人赴大陆,一落地就会收到简讯,提供二十四小时紧急电话服务。另外,海基会也正研发一款APP,主打快速流通两岸交流的相关资讯。透过该软体,未来不论是台商、或任何参与两岸交流的人,都可以迅速获得两岸交流的相关讯息;该软体预计二○一五年初正式上路。林中森再三强调,今后民众赴大陆不论经商、求学、旅游,有需要协助者,都可马上与海基会连线。

林中森受访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两岸交流,无一事不是大事,在任何情况下,海基会无役不与,究其根本,便是以为民服务为最大宗旨。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