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青年创业之比较与交流合作机遇◆文/李允杰(国立空中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交流杂志104年4月号第140期(历史资料)》

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抛出捐款百亿,拟成立创业基金协助台湾年轻人创业。行政院长毛治国于今(二○一五)年三月十日在立院答询时表示,马云愿意提供一百亿台币的青年创业基金,证明台湾是发掘创意人才的地方,但「钱不是创业过程中唯一重要的因素」,他强调政府做的比马云更多,盼创业青年能选择政府、留在台湾。

从马云创业平台谈起

立委蒋乃辛引用《行政院「青年创业专案」绩效表》指出,所有部会三年的核贷金额仅九十亿,用于青年创业的只有十五亿,其他绩效更是纷纷挂「零」,如何留住台湾人才?毛院长强调政府做的比马云多,政院虽对马云的做法抱持开放态度,但台湾并不缺乏相关资源,而且通盘创造的环境条件会更完整;就算仅针对钱的部分讨论,以「创新创业政策会报」(创创会报)中的创业拔萃方案为例,国内外募集的资金就超过一百亿。

立委廖正井则质疑,哪个市场大,年轻人就往哪里走。马云的平台可深入大陆、亚洲,对年轻人吸引力很大,政府必须评估风险。毛院长回应,资金在台湾相对其他方面,并不是创业最主要的问题,还有很多环节,台湾有其优势,政府要把优势发挥出来。

立委的质询意见与毛院长的答复都没错,两岸青年创业各有擅长,两岸青年创业氛围有极大差异。大陆年轻人敢于投入创业,大陆的市场大、资金雄厚,各地方政府创业措施因地而异;而台湾青年则是具有丰富的创意与软实力,坚持梦想,有永续经营的理念,政府提供的创业配套措施也相对完备。

台湾创新创业的趋势观察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二○一四年最新报告指出,台湾民众想创业的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七,是国际平均百分之十的二倍多,台湾十八至三十四岁有创业意愿的民众更高达百分之四十九‧八,创业意图在创新驱动经济体中排名第二,高于日本、韩国及大陆。

此外,「全球创业精神暨发展指数」(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dex, GEDI)自二○一一年开始进行全球创业发展评比,透过各种指标及问卷访查,评析各国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状况。GEDI指数包含创业态度、创业企图心以及创业能力(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aspirations and activity)三大面向,二○一五年台湾在一百三十个受评国家中排名第八,位居亚洲之首,连续四年排名全球前十大,显示我国对创业的高接受度与开放性,同时也反应台湾是一个对创新产业热忱友善的国家。

台湾青年创业发展与配套措施

平心而论,政府投注在青年创业的资金,或许不如大陆雄厚,但台湾在青年创业贷款及辅导等相关措施,发展较为成熟与完备。以青年创业为例,本人任职行政院青辅会主委期间,与会内同仁透过青创贷款的积极宣导、强化青创组织联系,建构创业辅导平台,整合相关资源网络。

由于政府组织改造缘故,二○一二年青辅会走入历史,「青年创业」整并到经济部,「青年就业」移拨劳动部。面对青年就业与创业的环境挑战日益严峻,政府极需整合跨部会资源,审慎处理决全球化时代下青年的切身问题。

在协助青年创业就业方面,仍亟思有所作为。自二○一四年至二○一六年推动施实「促进青年就业方案」与「青年创业专案」,整合经济部、教育部、劳动部、国发会等各机关资源,投入约一百六十七亿台币,帮助青年创业与就业。为了因应青年使用网路及资料方便取得,强化跨部会合作机制,并建置「青年圆梦网」(http://young.ejob.gov.tw/)单一入口平台,整合各机关单位及连结地方政府资源,提供青年需求的协助与辅导,让青年有机会实现希望与梦想。 两岸创业竞赛与交流

去(二○一四)年中华民国青创总会与福州市政府等单位合作,办理首届海峡两岸(福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共计吸引大陆、台湾及海外一百七十一所大专院校的七百六十八个学生团队报名,经过激烈的初赛与决赛评比,选出三十个奖项,最高奖金二十五万元,而台湾共有九个团队荣获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项,表现相当优异。

团队负责人林英杰表示,「大陆这边的创业环境,可能慢台湾一些起步,但在硬体和投入可能已经超越台湾当地的比赛,大陆同学很多观点胜过来自台湾的一些同学,我们非常希望找他们来当伙伴。我们的一些技术和经验也许可以引进,和当地的伙伴、同学与参赛队伍进行结合,事业更容易有较好的发展。」

青创总会副总会长许登旺长期关注两岸市场,在出席福州竞赛颁奖仪式时指出,两岸未来创业模式,「不只应鼓励台湾的青年到大陆创业,也应鼓励大陆的青年到台湾创业,两岸青年之间的创业交流,可以从两岸学生的交流展开。」

创业竞赛带来最宝贵的收获是可以得到许多在学校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拓展金钱买不到的珍贵经验,包含团队组成、分工合作、开会讨论与简报准备,透过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有计划、决策、执行细节都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信手捻来,必须建立在团队的资料搜集、评估、判断,激荡出创意与共识,不仅能快速训练逻辑思考、系统分析能力,更能把梦想中的创意与创新完整呈现出来。

两岸青年创业的交流合作机遇

央视八套曾播出福建本土剧《青春无极限》,内容讲述两岸创业青年的故事。大陆青年与台湾青年创业有所差异,大陆青年大多选择在大陆创业而台湾青年则选择到大陆或海外创业,毕竟台湾内部市场小,资源比较缺乏。台湾创业青年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成功,就必须走出去开拓市场,这或许是两岸创业差异之处。

台湾服务业属于相对成熟的经济体,有技术、研发、人才与完善的培训制度;大陆则拥有雄厚资金、广大市场与人力。台湾与大陆有语言、文化的共通便利性,不仅可提供所需人力,亦可提供培训的机会,这是台湾在大陆发展服务业的一大优势。

综上所述,台湾应从三方面著手,积极发展「创新型服务业」,抓住两岸服务业的市场机遇。

一、透过ECFA后续服务业协商,建立两岸产业长期、制度性合作,以创新思维引导两岸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将台湾和大陆产能视为整体一并考量,结合各自利基,如资金、技术创新、品牌建立、人才培育与通路经验等,共同拓展服务业的全球市场。尤其不少新兴服务业如医疗、教育、文创等,在两岸都有相当大发展空间,未来将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新焦点。

二、服务业的拓展经常涉及文化、语言、法规、制度、风俗习惯与在地化等问题。尤其大陆缺乏开放经验,其内部规定繁琐,还存有各式各样的「潜规则」文化。因此,两岸需从目前防弊转为兴利的思维,配合法规松绑、人才移动的松绑、国际市场资讯的透明化、补助与租税优惠、人才的培育、品牌通路布建的协助及上市/柜的协助与辅导等措施。唯有如此,两岸服务业才能充分运用合作机会,发挥两岸产业合作的效益。

三、提高服务业的研发资源及租税优惠。长期以来,台湾重制造轻服务,绝大多数产业预算仍落在基础研究、电子资讯业及代工研发方面,对服务业投入的资源及租税优惠和其占国内就业、GDP的比重显不相当。未来应大幅增加服务业创新、研发资源,才可凸显服务业的重要性与加快服务业升级转型的步伐。

未来两岸青年创业的合作,或者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的机会,主要在服务业。「三一八」学运的爆发,让政府惊觉与青年世代出现严重的思维落差。攸关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两岸服贸协议」与「两岸监督条例」,至今仍停滞在立法院。如何透过开拓两岸服务业的市场,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创造更多青年创业与就业机会,解决闷世代的经济压力,是朝野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