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人才大车拼 远近高低各不同◆文/陈昌宏(台升国际集团董事长秘书室主任)《交流杂志104年8月号第142期(历史资料)》

随著大陆经济崛起,高等教育日渐普及,两岸高级人才的距离逐渐拉近,加上亚洲国家逐渐取代欧美成为世界主要市场,大中华区人才的流动便成为常态,台湾人国际化程度较早也较深,惟近年大陆人也发挥「后发优势」,逐渐向世界各国攻城掠地,同时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过去两岸年轻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不多,即便同文同种,即使距离不远,仍然如咫尺天涯般地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随著两岸开放与直航便捷,现在有非常多的交流机会,过去多是台湾学生赴大陆学校就读,二○一一年起,大陆学生也可赴台湾高校就读,两岸学生不仅一起学习,比邻而坐,也可天南地北交换生活心得,了解彼此差异。

两岸学生学习态度互异

笔者曾经在台湾的大学担任教师,我的班上也有不少大陆来台的交换生,他们上课态度积极,即使不是必修课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每堂下课,会留下来问问题的也多半是大陆学生,他们的努力令我印象深刻。反观台湾学生对于非必修课程的态度则是普遍消极,虽不至于堂堂翘课,相较于陆生的高出席率与积极度,的确相形失色。还记得在一次台湾大学的演讲中,台下的台湾学生问我,如果大陆学生大举来台就读甚至在这工作落地生根,台湾学生该怎么办?我的答案是毋须担心,全球化的过程,人才流动已是常态,我们为什么不会担心日本人,韩国人甚至美国人到台湾就读或找工作?反而害怕同文同种大陆人!我告诉他,台湾人仍然有许多优势。这个心态其实也反映我们对大陆因为了解不够而产生的排斥心理,凸显我们在人才竞争上已经失去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当时教育部对陆生来台就读制订「三限六不」政策,既回应一般民众排斥大陆的心态,也为担心丧失优势的台湾学生留住表面的一线生机。

以笔者在台任教的经验来看,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相比,其实并没有那么悲观,也不存在一面倒的情况。许多人会担心,多半是怕台湾有限的工作,有限的资源被占据。在我看来,台湾的学生在许多方面仍具备优势。首先是创意。台湾的教育环境相对大陆仍是自由的多,且与国际接轨的早,每次聆听同学的期末报告时,他们的创意发想每每令我惊艳,若能将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蓝海策略,将可创造差异化市场。其次则是良好的表达能力。台湾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和台湾的教育理念有关,高等菁英教育多半鼓励学生表现自我,因此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不错。当然,台湾学生具备「单兵作战」的能力,在团体中,个人容易被凸显。但这一点有时未必是优点,尤其在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单打独斗」往往无法在群架中获胜。因此个人能力很强,却未必能够和别人合作而发挥更大的战力。

台湾教育制度犹待改善

许多人关心两岸年轻人在全球化的舞台下是否能够一较高下,分出胜负?我认为两岸学生各有优缺点,各有擅长。身为台湾人,我们都希望台湾能够越来越好,而非每况愈下。关于台湾学生的问题,我认为有先天上的,也有结构性的问题。

首先,台湾学生是不是人才?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人言各殊。除要看你如何定义人才外,还要看你跟谁比。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过去数十年过度膨胀的高等教育使得「能上、不能上,想上、不想上」的高中职生通通进了过去所谓大学的窄门。四年后毕业了,因为顶著大学生光环,有些他们不想做,例如劳力密集的工作。有些工作做不来,例如需要技术或专业技能的工作,因为大学四年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当然这是累积国、民两党执政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共业,大规模扩张学位的授予以及要求大学老师「重研究、不重教学」的政策使得学生没有获得应有教学训练与品质。

其次,台湾学生国际化程度太低。国际化不是意谓要学生出国留学,而是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心与瞭解度太低,因为台湾主流媒体长期对于国际议题关注太少,连带使得学生不认为国际上发生的大事有何重要性,就连对海峡彼端的大陆也关注有限。记得前几年还在大学教书时和学生分享出访大陆的心得,一个学生问我大陆人上厕所是不是都没有门?他们有钱搭车吗?他们吃得饱吗?这几句话听得我心惊胆跳,他有多久没有更新大陆的状况?是什么媒体给他如此落伍的资讯?或许这种学生不是多数,但确实存在,而且为数不少。

台湾学生求职态度缺乏积极性

近期,我为企业向两岸年轻人招募。大陆学生普遍表现积极,台湾学生对于出国工作则意兴阑珊。愿意出来工作的,在企业的表现给人一种「人才谈不上,奴才做不来」的感觉。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结果,让企业在培训上增添非常多困扰。例如,以制造业为主的台资企业急需生产线上的主管,但是在线上的环境多半不佳,因此愿意接受培训的台湾学生相当少,反而大陆学生显得跃跃欲试,不会对恶劣的工厂环境有太多抱怨,该如何做就如何做。因此,在工厂端的情况,大陆人的表现又比台湾人要好一些,当然,之中也有产业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就我了解,这并不是个案,而是许多中高阶台干的普遍看法。虽然大陆人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不若台湾人,但他们在工作期间的贡献度可能比台湾干部要高得多。

我接触很多台湾年轻人,发现他们在乎薪水多寡比在乎这份工作能够带给他们多少机会看得更重;更在乎生活环境的良窳比工作环境优劣;家长在乎的是这份工作能不能给孩子多点照顾而不是多一些学习。在他们进入企业后觉得自己在台资企业中属于少数份子而自视娇贵、顾影自怜。于是出入需乘车、做事要有特权。当然还是有不乏愿意学习的台湾年轻学生,但我必须说这个比例在下降中,他们所在乎的仍然是眼前的小确幸而非未来的满天星斗。

反观大陆学生在接受企业招募时,不仅西装革履,履历表更是洋洋洒洒,准备充足。对于过去的学习与自己的专业,他们多半也能侃侃而谈,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投以高度的关注,相较台湾学生关注的小确幸,他们的确展现高度积极性,也有不少带著尖锐的问题,例如,企业能带给我什么愿景?我的职涯能够在贵公司获得什么样的发展?一年最高能领多少钱?企业的教育训练内容包括哪些?这些问题很现实却也很实际。我很少在台湾学生口中听到这些,尤其刚毕业的台湾学生多半有著「温良恭俭让」的传统中华文化特质,几乎就是公司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其实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是一种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台湾年轻人想要在全球人才激烈竞争中胜出,自然得想办法练就出「十八般武艺」。全球化时代,我们不需要只把大陆人当作唯一的竞争对手,但是身为同文同种的华人很容易被放在同一个天枰下比较。我们看到大陆年轻人勇于冒险勇于创业,虽然失败者众,但一举成名的也不在少数。反观台湾年轻人较为安逸现状,普遍有这样就好的想法。造成两岸年轻人对于职场心态的差异主要还是在于大环境所塑造的氛围。大陆激烈的竞争塑造他们的狼性,台湾的舒适圈反而让我们的学生更看重生活品质而非职场的发展。

台湾长期教育资源配置错误,导致未能做好应有的人才培训,让原本是璞玉的台湾年轻人缺乏精雕,这是台湾教育工程的历史共业,却也是无可回避的问题。我所忧心的是,台湾年轻人未能与国际接轨,现今世界早已经进入太空梭时代,却还有人骑著摩托车环顾周遭而沾沾自喜。大陆年轻人当然也有自身的问题,但现在看到他们屡屡在国际上头角峥嵘,积极展现自我,至于在职场上展现的狼性虽非本文的重点,却也是台湾人应该重视的现象。「人才谈不上,奴才做不来」,是我希望所有台湾人都应该正视的人才危机,如果本质是人才,后来却离人才的特质越来越远,那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警惕,借由看到大陆人才的努力和狼性,思考自身该如何改变,如果只想待在舒适圈安于现状,那么两岸人才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