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湾加入亚投行的经济金融效益◆文/钟经樊(国立清华大学计量财务金融学系教授)《交流杂志104年8月号第142期(历史资料)》

先提一下大陆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背景,拥有全球六成人口的亚洲在当今世界经济总量占了三分之一,更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但因基础建设资金有限,不少国家与地区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设施还是相当欠缺,对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极大限制。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二○一○年起的十年间,亚洲地区若要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的投资至少需要八兆美元,平均每年八千亿,现有的多边机构完全无法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的总资金约为一千六百亿美元,世界银行也仅有二千二百三十亿美元,目前,两家银行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与地区的资金仅约二百亿美元。

发展亚洲区域经济的双赢效益

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实质上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强调以减贫与发展为主要宗旨,而亚投行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从历史经验看,包括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内的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的设立,不仅没有削弱世界银行等既有全球性多边开发银行的影响力,反而增强多边开发性金融的整体力量,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此外,亚投行更有方向性的致力于大陆所推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计划之互联互通目标下的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沿线亚投行成员国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每年亚洲地区的超额储蓄约三千七百亿美元,经由亚投行中介,将储蓄导入投资,可加速此地区的经济成长。亚洲地区一直是台湾主要经贸伙伴,台湾对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金额占投资全球的比重约百分之七十六,对亚洲出口总值也占我国出口总值近七成,透过对成员国投资,台湾企业在亚洲基础设施领域的连带影响,除可进一步增强未来亚洲地区的经济成长外,将有助于台湾的出口及经济成长。

公私部门伙伴关系模式

传统区域性发展银行的作法,通常是先拟订基础建设计划,再透过认股或发行债券以筹募资金,惟这种模式带动的建设规模有限。全球金融危机后,新起的运作方式则是采取引进公私部门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的模式,经由公部门的资金,搭配引进充沛的民间资金,并结合民间的技术、创新与经营管理等专业能力,扩大建设的规模。PPP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弥补资金缺口,更在于提升公部门管理的效率和资本配置效率,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

近年来APEC及亚洲开发银行皆大力鼓励PPP融资模式,而大陆政府在推动亚投行之初,也体认到引进PPP模式带动基础建设的必要性。可以预期,亚投行除采取传统营运模式外,也会采取新近的PPP模式。

参与国际建设项目及其外溢效果

外界对于台湾参加亚投行的经济利益,多从传统区域性发展银行的运作模式分析。以台湾参加亚银为例,过去台湾挹注认股资金十七点八一亿美元,实缴资本则仅为八千九百万美元,但台湾厂商仅承揽约五点一二亿美元的计划,因此外界认为对台湾并无特别经济效益。 事实上,亚银每年核贷予会员国的贷款案仅约一百八十亿美元,商机自然有限。亚银估计此地区基础建设平均每年所需资金高达八千亿美元,这也是成立亚投行最主要的目的,其所引伸出的商机将十分可观。

过去荣工处、目前的大陆工程及中鼎公司皆已具有参与国外营建的经验;近期,行政院工程会已促成国内厂商成立「工程产业海外发展策略联盟」,并取得新台币四十九亿元的新加坡地铁工程。在国内大型工程建设渐趋饱和情况下,积极争取海外工程商机应为政府与民间业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若台湾加入亚投行,营建业可望争取该行所创造的商机,而工程会也计划派驻常设团队,协助厂商开拓商机。

若进一步考虑亚投行引进的PPP融资模式,吸引各国民间资本、技术及人才参与,亚投行带来的建设规模会较传统亚银模式扩增数倍,将衍生周边产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商机。换言之,台湾厂商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将不再限于营建工程标案,在既有运输、通讯及网路等深具产业技术实力的厂商,亦可从中获益。此外,透过参与亚投行的业务,也能促使台湾产业及人才国际化,攸关台湾未来发展。这些潜在经济利益,值得我们争取参加亚投行(二○一五年三月底,韩国申请加入亚投行,韩国部分钢铁类股票大涨,看好通讯、运输、能源等基础建设领域的前景)。

参与国际金融业务

在亚投行未来运作过程中,将推动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知识共享、能力建设、人员交流、项目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提高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在治理结构、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也将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通行的治理模式与经验,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

为解决「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不仅要靠亚投行透过会员所取得财政资源的先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这就必须立基于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展而出的盈利性金融商品(例如债券以及资产证券化商品),供民间资本参与。

台湾除获取经济利益外,也可获得金融效益。具体而言,亚投行的法定资本虽达一千亿美元,但实收资本会远不足亚洲地区每年所需基础建设的庞大资金,因此亚投行势必将在其会员国发行债券筹措资金。若台湾成为会员,即可争取亚投行于我国发行债券筹资,有利活络债券市场,也能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

以过去的经验为例,亚银历年在台湾发行计约新台币二百九十一亿的债券;中美洲开发银行历年在台湾发行债券金额也达三百零八亿新台币。在欧美采行量化宽松政策下,持有这些国家的债券收益偏低,而亚投行所发行的债券正可提供亚洲国家高品质的投资工具,具有提升报酬率,分散风险的效益。台湾资金丰沛,尤其是保险业,亚投行在台湾发行债券即可提供金融机构另一投资管道。

未来亚投行也将采取公民营部门资金配合的融资模式,以满足庞大的基础建设需求,以台湾金融机构所拥有的充沛资金与丰富的营运管理经验,参与亚投行跨国的融资平台,将可获得更庞大的金融效益。

因势利导,快速调整,强化台湾参与国际财经事务

二○一五年四月十五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五十七个,其中亚洲国家三十七个、亚洲之外国家二十个。东盟十国全数加入,拥有二十八个成员国的欧盟有半数加入, G20中也有十四国加入,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仍可以做为普通成员加入。若我国以加入有二十一个会员国的APEC为重要外交成就,则加入跨出亚太地区的亚投行对于既非世界银行亦非IMF会员的台湾,在国际地位上更具实质意义。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金融局势快速变化,新兴经济体逐渐抬头,亚洲区域经济力量增强,美国或欧洲经济体无法单方面分配全球政经利益。台湾经济和人口规模小,需以全球市场为腹地发展经济,也需尝试在创新和产品开发上能发挥更大作用,在国际经济格局快速变迁情势下,台湾唯一的策略就是因势利导,快速调整,积极加入亚投行。台湾若能加入,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未来参与国际财贸事务的角色,如未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及亚太自由贸易区( FTAAP),所能产生的经济金融效益也将更大。

日本对亚投行的态度值得一提,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选择不加入,但亦深知亚投行的方向正确,影响巨大,因而随之提出针锋相对的策略,要在未来五年为亚洲提供规模达一千一百一十亿美元的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提高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额度,以及日本政府提供的日圆贷款额度。这种单兵作战方式虽不如亚投行的众筹模式,却也是在未加入亚投行后的应变做法。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且有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在背后全力支持的日本,尚且不得不对亚投行的创设做出反应,身处这些巨大板块中的台湾难道只能束手旁观、随波逐流吗?

整体以观,政府对于这个高度专业的议题应未雨绸缪,及早成立因应小组,先行评估我国公民营部门参与的最适程度,及早具体准备调动所需投入的资源,才能面对未来的商机与挑战。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