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论三代台商的发展策略◆文/杜紫宸(工业技术研究院知识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交流杂志104年8月号第142期(历史资料)》

笔者根据多年与大陆台商的接触,将其分为三类,依赴陆投资时间、经营型态、成败要件,以及未来发展策略,分述如下。

第一代台商:指一九八○至一九九○年间,迁移至大陆进行来料加工外销之厂商。未来政府应对这类台商提供技术加持,协助其产品更新与品质升级。

大陆在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后,欢迎以外销为主之国外厂商,利用大陆充沛及廉价土地、劳工进行来料加工等「三来一补」生产,适逢台币升值、产业转型,台商为满足欧美市场成长需求,亟需大量劳力资源,开始将厂房移往大陆;这类台商大多集中在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地区,从事成衣、家具、厨具、机械加工、玩具、小家电、塑胶成型用品、小饰品等生产。近年来这些第一代台商逐渐面临被迫搬离、升级转型不易与第二代接班困难等问题。

由于生产要素逐渐稀缺,大陆在二○○五年左右提出「腾龙换鸟」策略,保留较高附加价值且低污染产业,对低附加价值与高污染产业进行收回土地、强迫搬离等扫荡,不少台商被迫将多年经营成果转换成土地代金,离开发源地。被要求转型升级之台商,由于迁移至内陆需要重新建立新关系,培养干部与供应商,多数仍选择留在原地,追求原地升级与转型。然而,这些台商过往凭藉降低成本来满足欧美市场,本身不具研发基础,难以自我启动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技术升级限制使得台商只好进行营业转型,从原来的工厂生产,转到销售服务,也就是俗称的「二转三」,从二级产业转到三级产业,如经营商场、房地产、连锁加盟品牌、餐厅等。但由于制造业讲求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业讲求差异化,基本上无法依熟悉概念经营,故很多台商在「二转三」过程中失败,被迫再回到本行。

第二种转型是移转海外,基于「中」美贸易逆差隐忧、东协加一自由贸易诱因,部分台商选择将工厂移转至越南、柬埔寨、印尼,但当地投资环境、电力稳定性、官员风气、工商法规、工人熟练度等,仍是整厂搬迁后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代台商另一个问题是接班困难,这些台商的子女对承接父辈事业意愿不高,二代接班人大多希望在大陆从事网路、设计、文创、教育或都会层次的服务业。另一方面,第一代台商长期采人治经营,老板本人从采购、销售到售后服务一手包办,公司内只有执行命令的干部,没有与老板能力相当的经营伙伴,经营者亦不放心引进高阶经理人,故真正由人治转为现代化管理、引进专业经理人成功的大陆台资企业,实为凤毛麟角。我认为,这类台商企业最后终将被迫停止经营或售出,而这代台商将于未来十年内逐渐式微。

政府对此类台商的施力点在于协助升级,进行制造与品质提升的技术移转,协助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例如家具产业之新材料、新黏著技术、新加工方法。但政府担心这些技术流入大陆后,随著员工转移而流出至陆资企业,是以并不鼓励研发型财团法人与大学,主动对台商进行技术升级辅导。但随著工业发展,大陆本土厂商技术已明显提升,台商技术优越性不再,若台湾新制造技术无法传授给在陆台资企业,这些企业将不复存在。若担心新技术被学习,担心竞争力被超赶,或可针对移转对象做集中处理,进行确定方向与对象的「定向移转」。 第二代台商:指一九九○至二○○五年间,将制造基地移转至大陆的大型电子、机械制造等上市柜企业。政府应协助进行其陆厂之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规划。

由于台币升值,加上国际市场持续扩张,在一九九○年后,台湾大型上市柜电子、机械业,开始将制造工厂移转至珠三角与长三角;与第一代台商相比,第二代台商企业规模较大,且企业总部、营业、研发总部仍留在台湾。制造基地的转移,对台商国际化与规模化帮助极大,例如广达、仁宝将笔电制造移往大陆后,生产量扩张至原来在台的十五倍。但这些成功个案也逐渐面临困境。

大陆内需市场逐渐扩大,台资生产企业,除原本代工的海外订单,也想开拓大陆及亚洲新兴市场,销售自有品牌,不过多数并不成功。与第一类台商面临问题相同,在企业「二转三」的过程中,制造与销售服务的成功要素差异明显。

ZARA是世界上少数由「二转三」成功之案例,但有能力自行制造并非发展自有品牌的必要条件,制造成本低廉,亦非发展自有品牌成功的保证。第二类台商必须抛弃制造业的既有思维,建立通路与品牌基础能力,强调设计,理解消费者与市场需求。这点台厂如明碁、宏达电都曾做过尝试,但可惜行销人才及预算,相较于竞争者苹果、三星、小米、华为,明显投入不足。

解决方法之一,或可参考统一集团代理7-11与Starbucks手法,先取得代理权经营,累积商誉与客户忠诚度后再做创新。此外,物流、后台作业、商品管理、销售地点选择等,学问甚大,先替知名品牌代理销售,或可真正一窥其中奥妙。

未来这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面对 「中国制造二○二五」,台厂究竟应该积极加入「红色供应链」,或者自行发展自主「工业4.0」系统?

「红色供应链」近来已成台湾媒体热门名词,大家警觉到很多在大陆的大规模制造工厂,不论是陆资、外资或台资,纷纷提高采购当地生产零组件比例,此举势必降低由台湾供应零组件需求。其实,零组件由当地生产提供,是自然合理的发展。倘若当地提供品质相当,又拥有运输时效优势,即便台湾在大陆生产的厂商也将自然转向当地采购。

大陆规划在十至三十年时间,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未来将大量引用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制造技术,包括销售数据分析的智能连结、生产线物联网、整条供应链的弹性制造调配、少量多样精准生产等。

在陆台厂是否加入大陆自动化与智能化供应链,连结甚或直接采用其系统?或者自组队伍另起炉灶,值得深思。参加其行列,运用其标准,优点是可以得到当地供应链订单,但风险是台商供应链自主性将瓦解。若台厂另起新的智能、自动化系统与供应链,自身掌握程度虽高,但对单一厂商来说,投入的金额与成本过高,可能划不来。

第三代台商:以加盟连锁或集中卖场为主之服务业者。政府未来应可在ECFA投资保障协议框架下,扮演代位协商角色,减少其经商限制与竞争弱势。

这类台商多在一九九五年以后赴大陆设点,其中又以二○○○年至二○一○年为高峰;以经营业态区分为连锁零售,如八五度C、丽婴房、信义房屋,与集中卖场,如大润发等。近年则新增医疗、养生、保险、证券、洗衣、补习教育、旅游代理等不同业种。这类台商特色是位居主要城市,且直接面对消费者。

第三类台商目前面临几个问题:房屋租金、工商登记与税务、营业秘密与竞业禁止。大陆都市店面租金在过去几年上涨超过十倍,房东在制订租约时,对未来租金涨幅度与台商承租者产生期待差落差,很多台商因此被迫从原本成绩亮眼的销售地点撤离,其中一个案例就是北京三里屯太平洋百货。除提高房价外,房东还著眼于该地点的衍生利益与超额利润,刻意赶走原有台商经营者,自己经营取而代之。然而,由于服务业隐性知识繁复,这类房东最后极少成功,结果是两败俱伤。为协助服务业台商解决类似纠纷,建议政府应借由ECFA协议或透过海基会,偕同大陆地方政府,适时进行协调与行政仲裁,使租赁合约能同时考量台商和当地房东双方利益。

在工商登记与税务问题上,由于台湾零售业者率先将跨省市的连锁加盟业态带入大陆,营业税成为经营上一大挑战。大陆营业税原系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故希望业者店面皆依其所在区域,做工商登记及纳税,台商连锁者倘若扩展五百家店就需开设五百个不同公司,这对连锁加盟业经营管理,造成困难。另外一个相类似的困扰是物流,连锁业者货物仓储与运送可能跨省市,但业者无论车牌、过路费、停车等,常遇到许多不合理要求。大陆各地方政府间的围墙,常阻碍跨界商业运行效率,虽然这些界线终将消弭,但台商因为概念先进,具先行者优势,应趁大陆企业仍不熟悉此营运型态之初,提早一步消除这些界线与障碍,追求市场领先优势。

营业秘密的保护及竞业禁止规定,对服务业台商而言至为重要。常见状况是当地员工或合作伙伴,在获取内部行业经营知识后,自行开业,甚或将新店面设置于原企业隔壁直接竞争。建议海基会可培育专人,主动协助台商智财权个案折冲,充分保障服务业台商的品牌商标权益与珍贵的营业秘密。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