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民歌四十年◆文/张怡文(中时电子报副总编辑)《交流杂志104年8月号第142期(历史资料)》

每次想到民歌,心中响起的是「微风往事」,套句现代用语那「小清新」的感觉涌上时,彷佛回到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一天的烦闷顿时一扫而空,脑海里还会浮现一些旧画面,像之前和好友们一起在KTV狂飙过的民歌,还有那些快要叫不出名字的民歌手的脸,一一闪过脑海。

提到民歌,你心中响起那一首歌?

原来,民歌的记忆,对四、五年级进入后中年时代的人来说,竟可从脑中捞起这么多的记忆。有人开玩笑说,人老了能拥有两个忆,一是记忆,另一是回忆,虽然不曾把民歌的流传当一回事,却没想到早在年少时期,就被深深植入记忆中,那「阿美阿美」音乐一起,就会唱了,所以当一○一美食街第一次出现「快闪」时,不少人心中忽然被挑起的悸动,难以形容,到今年初板桥车站「民歌快闪」时,这才确认,原来民歌是这群人共同的语言。

虽然喜欢民歌,却从来没有认真学唱过或研究过民歌,反而为了显示跟得上时代,忙著学蔡依琳、周杰伦、五月天的歌,从来没有想过,民歌不用学就自然储存在人脑的旧档中,一直未曾删除。今年转到中时电子报工作,人还没到,就常听到现在的长官大谈民歌,进入新工作没多久,果然因为「民歌四十」演唱会将来临,身为工作人员之一,也就一头栽进民歌世界。

民歌历史从一九七五到一九九○

「一九七五年,先总统 蒋公逝世、微软公司正式创立、香港金钟道正式通车,西洋音乐顽童杰克强森、英伦足球明星贝克汉出生,歌手陈绮贞、蔡健雅、五月天阿信…也都在这一年诞生」,众所期待下诞生的「民歌四十」演唱会,活动前的宣传就是这样写的,因为就在一九七五年六月六日,杨弦在台北中山堂唱自己的歌,校园民歌运动从此滋长萌芽。

从一九九五年的「民歌二十」、二○○五年的「民歌三十」,到二○一五年六、七月刚圆满演出完成的「民歌四十」,更创下演唱时间最长的一次。当中时电子报采访「民歌四十」主办单位,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理事长李建复时,他私下半开玩笑地说,过十年后的民歌五十可能就变成追忆会了。

历经四十年岁月洗礼,民歌手们都已近花甲之年,再十年后能否仍能在舞台上又唱又跳,情况真的又大不相同。也因此,对四、五年级生而言,「民歌四十」是人生退休前最美好的音符。

「民歌四十」的迷人之处

「民歌四十」之所以令人期待,票房比前两次高、甚至一票难求,更让观众在厮喊六个小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除了等待十年时间外,之前所累积的多次惊喜也是让「民歌四十」更迷人、更感动的原因。「惊喜」指的就是二○一三年到二○一五年间的三场大型「惊喜快闪」,从第一场在一○一美食街、第二场在北京国贸到第三场在板桥车站,高达二百多万人次观赏传阅的影片,赚走不少人的泪水,是开心、感动的泪水。

李建复不但是「民歌四十」的主辨人,更是「惊喜快闪」的主要推手。在不满二十岁那年,他的一首「龙的传人」,虽然已在全世界华人区传唱近四十年,但大家都忘了,原来在两岸未开放前,这首歌的词曲创作人侯德健,为了找创作灵感,违法造访大陆,甚至还加入六四天安门学运,这下事情大条了,「龙的传人」也因此在两岸被禁唱多年。

当李建复再提起民歌时代种种往事时,和观众最接近的,应该就是今年农历春节假期前,在板桥车站大厅的第三场「惊喜快闪」,全程皆演唱当年的校园民歌,包括今山古道、微风往事等,就是为了在「民歌四十」前夕,纪念已故的民歌手或创作人,包括李泰祥、马兆骏、黄大城、潘安邦、梁弘志、施碧梧等,当快闪影片在网路疯传,看到的人心中一阵悸动。原来,那民歌带来的感动竟仍如此清晰。

最不像歌星的群星们

要追溯台湾的民歌世代,其实仅约短短十五年,从一九七五开始传唱后,在一九九○年就正式结束。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出自「金韵奖」或「大学城」的校园民歌手,几乎都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他们相继抛出民歌世代火苗后,台湾唱片界开始流行清新派歌曲,十多年后,渐渐被不同世代曲风取代。到一九九○年「向前行」的林强,和陈升等创作成为市场主力后,民歌世代正式宣告结束。

一九七五年后出道的校园歌手,是最不像明星的创作或演唱人,就如李建复所说,「龙的传人」一推出就很红,后来还唱了八点档连续剧主题曲「守著阳光守著你」,跑遍各电视和广播接受访问,但他一张明星照都没有拍,大学毕业后就当兵,当兵后出国念书,在美国工作多年,直到现在都不曾直接从事演艺相关工作,「快闪」和「民歌四十」都是他的业余任务。

当年很多的民歌手也和他一样,出了校园就走自己原本规划的路,留下来的并不多,随著年龄转型,当年的校园民歌手,是最不像歌星的一群爱唱歌的学生,当民歌二十、三十到四十,让这些民歌手们再相聚时,所有民歌记忆再次活化,几乎不用准备歌词,演唱会现场观众都能一路跟著飙唱,也难怪他们说:「我们每个人轮流唱二、三首,现场观众却要连唱五、六个小时,比起现场观众来说,台上演唱人反而轻松多了」。

民歌、快闪、网路世代

「民歌四十」演唱会在台湾从年初热闹到年中,七月初台中加演场划下完美句点,不过,很多人都期待著第四场快闪出现!

「惊喜快闪」是李建复和一群志工好友的杰作,曾担任过台湾雅虎第一任总经理,李建复的「惊喜」真的没让人失望,每次的「惊喜快闪」点阅率都突破二百多万人观赏,其中幕后最大赞助者,是李建复找来「天使投资人」李镇樟,因为没有任何商业模式,让最喜欢研究商业模式的李建复来说,是最让他快乐的地方,正也因为这样,大家才会在网路上疯传、感动。

历经四十个年头,民歌从校园走上了舞台,更透露快闪的演出新模式,直接进入网路世代,李建复说自己还在寻找下一个「天使投资人」,让「民歌四十」能继续快闪,在网路世界中永远流传下去。

两岸校园民主和民歌

想到校园民歌,很多人会将校园民主联想在一起,但台湾民歌的发展,虽和校园民主的酝酿有关,却没有和学运产生直接的关系。台湾民歌兴起于七○年代,那时台湾还没有解严,两岸尚未开放交流,许多心声想借由歌曲演唱来纾发,「龙的传人」、「今山古道」等大山大海的中国风歌曲,就在这种氛围下产生。

七五到九○年间虽是台湾民歌的年代,大多数当年成名或大红的民歌手都不曾参加学运,直到九○年三月台湾第一场大规模学运—野百合学运正式登场,那时台湾民歌高峰期早已过了,而野百合学运出现的歌曲,都是为了这场学运创做的歌。去年的太阳花学运所唱的「岛国天光」等歌曲,也是支持相同理念的音乐人所制作。

相较于大陆的学运,传唱最有名的是「血染的风采」,但这首歌是纪念「中」越战争的歌曲,其他如崔健的「最后一枪」、「黑不再面对」等,都是专门为学运所作,并非早就流传的民歌。香港去年的「占中」学运,传唱最多的是「海阔天空」,那是香港团体Beyound,在九三年纪念自己出道十年来一路的历程。

一九八○年代末期,台湾社会氛围改变,也是校园民歌运动没落的主要因素,开放党禁、解严后,台湾的本土化运动兴起,大学内的氛围转向批判大陆文化霸权,本土草根文化的风格从此取代清新派的「校园民歌」。之后,民歌手如胡德夫和杨祖珺等,继续以歌曲创作,支持台湾学运等各种抗争运动。

台湾民歌世代的民歌手们,就和多数的四、五年级生一样,在民歌的歌声中长大,更一路见证台湾民主进步和发展,四十多年人生的历程,以及台湾或国际社会的飞速演变,今非昔比,这也是为何这么多人再重温民歌旧梦时,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民歌世代虽然早在二十多年前结束,但民歌创作的精神却永远留存,这也是民歌二十、三十到四十演唱会,主辨单位和歌手们最想传承的理念。

回页首